88读书网 > 重生1988:靠投资国库券发家致富 > 第1079章风云际会
    一百六十亿元的投资项目即便是放在后期也绝对是超级大项目了,更何况是一九九七年。
    革钢的规划设计出笼之后,第一时间就汇报给了冶金部,李振山审阅之后马上上报给了上级领导。
    领导看完这个规划,当即拍板,由冶金部牵头,连同国家计委、粤东省、革钢、羊城几个地区部门,立刻展开和海外华商的谈判工作,尽快确定下股权分配的比例。
    计委主任龙继海,冶金部部长李振山,革钢董事长靳华英先后来到羊城。
    与此同时,南洋的张致才,黄明忠,米红普也从辛加坡出发,飞往羊城。
    三月的羊城,风云际会。
    ******
    粤东迎宾馆,餐厅。
    今天是谭光文,方易同宴请来羊城一众领导的日子。
    偌大的包房里只坐了八个人,也就是说,除了谭光文和方易同外,只有六个人有资格进入这个包房。
    除了本地的羊城市副市长席信瑞外,龙继海,李振山,靳华英,林致远都算是客人,最后一个是高层领导特意从外贸部门借调来的商务谈判专家鲁建平。
    鲁建平在外贸系统工作了二十多年,具有极其丰富的谈判经验,尤其对南洋地区的经济情况非常了解,现任商业部对外贸易司综合处处长。
    谭光文请各位就座之后,笑容满面,举起酒杯,“欢迎各位来到粤东,我代表粤东省政府向各位致以最诚挚的欢迎……”
    谭光文致完简单的敬酒辞之后,在座几位的话题自然而然就引向了三天之后的正式谈判。
    “鲁处长,你可是商务谈判的专家,这次领导专门把你派过来,肯定是要由你主导这次谈判的,我们都依仗你了。”
    鲁建平今年四十多岁,从他入座之后,双眉一直紧锁,听谭光文说完,这才稍微舒展一些,“谭省长,这次的任务很艰巨啊,说实话,我心里也没底,毕竟我之前参与的都是外贸领域的谈判,像这种投资股权类的商业谈判我也是第一次接触,深感责任重大。”
    龙继海哈哈一笑,“老鲁,你就别谦虚了,谁不知道你是咱们国家外贸战线第一谈判高手,这次领导专门把你派过来,就足以说明你的能力了。”
    鲁建平只能苦笑。这些领导高帽子一顶接一顶的往自己头上戴,看来自己这次不拼命是不行的。
    “几位领导,先别忙着吹捧,我初来乍到,还不了解具体情况,趁着今天人齐,能不能简单给我介绍一下情况,我好做到心中有数。”
    几位领导一起把目光对准了林致远。
    李振山开口了,“致远,整个情况你最清楚,就由你向鲁处长介绍吧!”
    “好,鲁处长,羊城分公司项目总造价为一百六十亿元,涉及到的建设项目为港口、铁路、公路以及炼铁厂,炼焦厂,炼钢厂,氧气厂,发电厂,中厚板厂,大型厂,线材厂……”这些数据都在林致远脑中装着呢,张口就来。
    鲁建平点了点头,“来的时候我就听说了,革钢的林总是这个项目的倡议者和发起者,能力出众,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鲁建平的脸色随之变得严肃起来,“来的时候领导专门找我谈过话,他给了我一条红线,那就是这个项目只能由咱们控股,总造价一百六十亿,想要控股的话,股权比例至少要达到百分之五十一,折合成现金就是八十一亿六千万,不知道革钢和羊城的准备工作做的怎么样?你们打算为这个项目注入多少资产?”
    方易同看了一眼席信瑞,席信瑞会意,“鲁处长,我们羊城这边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打算用沙南港一个专用泊位,一个存储码头以及沙南钢铁厂,羊城钢铁厂以及附属土地入股,这些资产大约折价为三十亿,另外羊城准备再拿出二十亿现金,合计五十亿。”
    “就不知道南洋华商能不能接受,毕竟土地港口这些固定资产不是现金,伸缩的弹性很大……”鲁建平似乎在自言自语。
    方易同说话了,“卢处长你放心,港口和土地的价值我们正在找审计专家认真核算,肯定会在谈判之前把准确的数据拿出来。”
    鲁建平又看向林致远和靳华英,“革钢这边呢?”
    靳华英看了一眼林致远,林致远开口道:“卢处长,革钢准备拿出价值三十亿的生产设备,另外我们也准备了十亿现金……”
    林致远的话还没说完,鲁建平就点了点头,“四十亿,再加上羊城这边的五十亿,这已经可以控股了……”
    “鲁处长,我话还没说完呢!羊城分公司这个项目最缺乏的其实还是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人才,革钢准备派出一千名干部职工,这其中包括管理技术人员以及一部分熟练工人,这些可以折算成二十亿,所以我们革钢总投资额是六十亿元。”
    鲁建平很吃惊,“一千个人折算成二十亿,那岂不是每个人值二十万?”
    林致远坚定的点了点头,“其实这个估值是有点低的,不过考虑到和海外华商合作,革钢就吃点亏吧!”
    这还是革钢第一次抛出他的投资方案,在座各位领导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其实也不怪大家有这种反应,九十年代的时候,重视人才只是体现在口号上,并没有落在实处,反正神州有的是人。
    人还能折算成资产,简直闻所未闻。
    幸亏在座坐的都是领导,都很有涵养,不然肯定会有人忍不住当面质疑林致远。
    林致远不慌不忙,作出了解释,“各位领导,培养一个熟练工人,需要在技校学习三年,然后在工作单位再锻炼三五年,总计加起来是六至八年。培养一个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或者技术人员时间更长。我现在做一个假设,如果革钢不派出这一千人,就在羊城本地招募,我敢打包票,就算钢铁厂建好了,也没人操作,即便是强行运转,也得是事故频发,到那时候,损失的又何止是二十亿。”
    众人一想,林致远说的确实有道理。
    “那也好,暂时先这样,等到谈判的时候,如果南洋华商提出异议,咱们再见招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