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司农 > 第四百零一章 暂时落幕
    中州这边虽然不是真正的南边,但是雨明显比雁门关横塘关一带要多太多了,一下起来就没完没了。
    赵晏将一群人弄在廷尉府大牢,三日时间不到该招的都招了,拔萝卜带泥的审出来的可不仅仅是伏击许青起这一件事情。
    这十年八年里面,上位者昏聩,都城里面乱象横生,但凡稍微有头有脸的,就没有几个干净的,更有甚者除了强占田地商铺房舍,还有人。手上犯下的人命可不止一条两条。
    赵晏冒着雨将厚厚一沓供词送进了宫。许靖承一点点的看的前所未有的仔细。
    等她全部过目一遍之后才道:“让陈思齐来一趟。”
    赵晏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的暗自思量,喊陈思齐,怕不是要陈思齐带人围了这些府邸,然后开始动刀子了?
    他想的没错,许靖承就是这个意思,陈思齐一来他就将事情交代出去:“关于长宁侯遇刺一事如今已经水落石出,但凡参与过的,这几家,全部带人抄了,仔细一些。”都是钱。
    “家中不论老少全部打入大牢等候发落。还有这几家,将人拿了,交给廷尉府,择日斩首示众,从犯关进大牢,暗自放出风声去,让他们家里想办法来赎人,而后削去原有的爵位,全部贬为庶民。”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人的爵位是夏朝皇帝给的,眼下不过是在各处无关紧要的位置上混日子,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半点用处还要被
    供养,他这个皇帝看起来长的像冤大头吗?
    因为纳税的事情就敢当街杀朝廷重臣,这不仅仅是对长宁侯不满,这也是对他这个皇帝不满。若是不严惩,今日杀臣子,明日就敢狗胆包天的杀他这个皇帝。
    这些旧贵之间盘根错节,原本不好动,这一回可算是师出有名了。
    陈思齐领旨迅速回卫尉府,而后带人出了宫。
    在宫门口兵分几路,穿着蓑衣带着斗笠的士兵骑马冒雨穿过驰道很快就按着指令将要围的地方全部围了起来,陈思齐亲自带人一家家的抄。
    许青起虽然“重伤”没有出门,但是消息还是源源不断的传了进来。
    抄出来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商铺田庄契书,一箱一箱的全部送进了司农府,由刘钰负责登记造册入库。
    雨过天晴,该抄的也抄的差不多了。
    重伤的许青起精神抖擞的到了勤政殿参加朝议,震惊了一众朝臣。
    要知道,被近百个人伏击,据可靠消息,京兆尹和卫尉府那些人是后来才赶到的,伏击的人基本全部当场击杀。
    所以在大家看来,长宁侯重伤或者死了才合理啊!
    如若不然,皇帝为什么会发那么大的怒火,以雷霆手段收拾了那么多人。
    但是现在人好端端的,毫发无损。
    在朝堂上混的哪个不是八百个心眼子,很快就明白过来,再看许青起,目光就变了。是男是女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是个狠人。
    今日朝
    议一共两件事情,一是青州那边的战事,首战告捷,司徒瑾拿下了一郡,将叛臣洪瑞往南狠狠的压了一段。
    这边的粮草要尽快上路,毕竟送过去还要一段时间。
    这会儿说起这个事情许青起就有些底气了。
    果然,发财最快的路子就是抄家。
    最近国库可以说是最近两年来最充裕的时候。
    查抄上来的米粮铺子就好几处,还有各处私人庄子上的粮仓。这件事情许青起负责,如今手头宽裕了,议起来也很快。接下来才是另一桩重头戏,那就是对犯事的人的处罚。财产是查抄了,但是人怎么处理还是要议一议的。
    上位者想要长远,必须恩威并施,一味的打压,到了极致也会适得其反。
    “查抄过的这几家,男子发配怀古沟为奴, 女子充做官伎。另外手上有人命的,杀人偿命,择日处斩。剩余的由廷尉府来判,该关的关,该罚的罚。另外,寡人想在城中建立一所官学,供城中世家子弟学习,此时寡人只是有这么一个笼统的想法,需要诸位详议,暂时就交由太常寺和光禄寺共同负责,尽快给=寡人一份详细的章程。”
    夏朝就实行科举制,但是在世家的压制之下又完全不重视科举,给天下人造了个梦,到跟前好多都是黄粱一梦。
    许靖承觉得,举荐制有利有弊,但是科举制也十分重要,二者可以相结合,而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最重要的是
    ,此刻在都城重新建立官学让所有世家子弟都能入学就等于施恩。
    只要愿意上进的人,在官学里面经过层层考核之后就有再次为官的希望。
    人,最怕的就是没有希望。只要能看见希望,不管是跌落尘埃还是置身于烂泥之中,都会有一股子向上的信念的。
    许青起不知道皇帝这一手是临时起意还是蓄谋已久,该她做的都做了,这些事情暂时与她无关,她就不必冒那个头,听着就好。
    朝会结束之后,皇帝将她单独留了下来。
    许青起跟在皇帝身后一起从勤政殿去了南书房。
    “坐下说!”
    许青起道谢之后落座,随即就听见皇帝问自己:“伤的真不严重?”
    许青起回道:“比起原先在战场上受的伤,这回真的不算重了。”
    许靖承叹了一口气:“这回寡人又欠了你人情。”
    许青起忙不迭的站起来:“圣上严重了,为君分忧乃是为人臣子的本分。能暂时解了眼下的困境,臣也是那个受益的人。”这话字字句句都所言不虚。
    许靖承挥了挥手示意她坐下来:“就坐着说,自在些。我听三哥说你们已经交换了庚帖,过不了多长时间就要纳吉,所以我给你们写了婚书,不过已经交给了三哥,因为我觉得由他给你更加合适一些。”
    许青起再次道谢。
    许靖承有些好奇的问她:“要是你们成亲之后,你是去逍遥侯府还是他去长宁侯府呢?依照三哥的性
    子,你若是要留在长宁侯府他也定然会同意的。”
    许青起看了他一眼,这是皇帝该管的事情吗?这么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