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司农 > 第三百九十二章 撕开一道口子
    同时,五日一次的朝会又开始了。
    这一次,还是议出兵青州的事情,洪瑞跟陈国守将王传打起来了,赵许却带人四处抢劫掠夺,已经过了赤阳河到了丹东境内。
    丹东,那儿可是海盐最大的产地。
    这一回不管朝臣怎么争论,皇帝都毅然决定要出兵。
    “许卿,十万大军前往青州平乱,可动用的粮草有多少。”
    许青起道:“十万大军,国库眼下可抽调半个月的粮草,八月初还能有半个月。”
    一共只有一个月的粮草供应,中州到青州一路上行军都得不少时间,一个月后呢?
    黄怀兴再一次跳了出来:“长宁侯好歹也是从战场上厮杀出来的,难道不知道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十万大军一个月的粮草,两下还不能衔接,还得等你的夏粮收上来才能有,你当出征打仗是儿戏吗?十万将士,吃不饱,拿不动兵器,如何斩杀敌人?”
    许青起看了他一眼:“本侯这是第二次参加朝议,国库空虚,难道是本侯来了之后才空虚的吗?青州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大家都有所耳闻,谁不想立刻挥军南下。但是粮食得从地里面长出来,谁也不能凭空变出来。”
    话刚刚落音,一旁的姬太尉就颤颤巍巍的上前一步站了出来:“臣有罪!”
    许青起说的没错,一个上任不到十天的大司农,如何能变无为有,上任之前,大司农是他啊!国库空虚至此,他有不可推卸的
    责任。
    但是在场的人都清楚,这本身就是个烂摊子,到谁手上也不能好。
    姬炎请罪之后继续道:“如今出兵青州势在必行,粮草不足是眼见的事实,臣愿意将家中名下的商铺,田地,包括官田的收益三层上交国库,为国库的充裕为青州的安宁略尽绵薄之力。”
    此话一出,震惊朝野,在场所有人都朝这位老太尉看过去。
    只有刘谦父子,刘谦虽然站在最前面,但是眼角的余光仍旧忍不住往后看。
    他想过许青起会拿朝臣的产业做文章,但是没想到速度这么快,且走了姬炎的路子。
    姬炎跟随先皇多年,比先皇年长好些,可以说是看着他长大的,在先皇心里的份量举足轻重,在重臣心中的位置也举足轻重无人可替。
    他开口,根本没人敢也没有人愿意开口反驳。
    大将军司徒瑾也跟着站了出来:“太尉大人大义,臣惭愧至极,臣愿意效仿太尉大人,将家中所有收入的三成上交国库,以助军资。同时恳请圣上许臣领兵出兵青州平乱,将青州失地彻底收回。”
    “臣也愿意上交家中所有资产三成,助我大军收复青州,让我大燕早日实现南北一统。”周泽漆也站了出来。
    光禄寺的苟离紧随其后。
    既然要以这种方式表忠心,谁能不跟着表态。皇帝在上面看着呢,他们这些人这会儿但凡迟疑半分,都会被皇帝记在心里。日后稍有差池,今日之事那
    就是催命符。
    还在心里骂娘且观望的人在丞相刘谦也站出来之后纷纷开口,表示都愿意如太尉大人一般将家中田地以及商铺三成收益上交国库。
    许靖承坐在上首不动声色的打量着下面的文武百官,等到但凡来朝的臣子全部表态之后他才开口:“诸卿爱国之心,日月可鉴天地可表,寡人心甚慰之。出兵青州刻不容缓,众人拾柴火焰高,诸卿今日之义举,寡人铭记于心。三年,委屈诸卿三年,名下商铺和田地收成凉城入国库,这三年寡人的私库收入也分两成入国库。寡人与诸卿与大燕共渡难关!”
    皇帝的私库都开了,别人还能说什么呢?
    只是,这事情明显的,不管是姬炎还是皇帝,还是许青起,显然都是提前谋划过的。
    然而一点风声都没有露出来。
    刘谦觉得这是一个很不好的讯号。
    他作为百官之首,怎么能允许有事情脱离他的掌控呢?
    这种事情有一就二,时间长了,他这个丞相就会形同虚设。
    所以,这就是皇帝的最终目的吗?
    比起他想的这么深远,其余大部分人都想的十分的简单。
    姬太尉在位这么长时间,国库空虚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这个时候站出来,十有八九跟长宁侯脱不了关系。但是,长宁侯是怎么说服姬太尉做这个出头鸟的呢?
    虽然皇帝说是两成三年,但是三年之后会怎样没说啊,眼下开了先例就跟那河道开
    了口子一样,有洪水泄出只会一发不可收拾,除非上游干枯断流,否则绝对没有停歇的时候。
    寻常百姓所缴纳的粮税商税所有损耗费用全部算起来差不多就是三成,那么他们这等于变相的跟寻常百姓一样了。
    从夏朝沿用至今的入朝免税的制度就要以这种方式结束了吗?
    两成,好多钱啊!
    这个长宁侯,真的是刀不割在她身上半点不知道疼啊!就她现在的情况谁不知道,她一穷二白有什么产业有多少钱能上交。
    等周围议论纷纷议论够了,刘谦才站出来道:“虽说如此也能缓一缓,但是十万大军出征,粮草运输一路损耗巨大,需要甚多,也是杯水车薪。不知道长宁侯可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本侯以为,出征在外,光靠朝廷供给粮草是不行的。青州本就是产粮大地,洪瑞自立盘踞于此,手底下养着兵马,总不可能都喝西北风。
    赵许等乱民远在青州,不作为第一讨伐对象。大军入青州,先征讨叛军洪瑞,夺回他所占之地,自然可以补给一二。而后平分两路,一路东去平乱,一路继续南下对敌。
    我们都是北地出身,丞相大人更是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以战养战的法子想必比本侯更加清楚。”
    “可是乱民已经过赤阳河水进入丹东城了,丹东靠海口,是最大的海盐产地之一,一旦被他们占据后果不堪设想。”
    司徒瑾毫不犹豫
    的开口:“可从横塘关调派人马增援丹东。”
    产盐重地自然有重兵把守。除了每个郡城本该配备的守军,盐场那边还有另外的士兵镇守。
    若是这样还抵不住乱民,那就只能让横塘关的兵马南下清剿。横塘关从上虞南下,远比从中州发兵要近的多也要快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