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司农 > 第一百四十四章 归家
    “这话万万不能乱讲,我哪里喜欢阿起了?”
    老太太笑眯眯的看着他:“老婆子只是老了,不是瞎了。你比她还要稍微年长一些,但是从小就喜欢跟她凑一块,她不在家的时候你念叨的最多的都是她,甚至于她要去从军你也跟着去,这不是喜欢是什么?原本她跟陈家有婚约,我们自然是不能提,但是这婚约作罢,还是能提一提的。你们一起长大,情分在那里。我们家里就这么几个人也简单,没有那些规矩,再合适不过了。”
    汪嗣成瞠目结舌:“我什么时候喜欢跟她凑一块了?”他那是被揍怕了不得不凑一块好吗?至于念叨,他自己都记不得,他祖母这一把年纪了是怎么把这种小事情记的这么清楚的?无中生有是吧?
    参军,那更是荒谬啊,他压根就是脑子一热决定的。
    “阿起从小就比我厉害,就是参军之后也比我厉害啊,我就是军营里面的一个小兵,她跟着大将军已经是战功赫赫,此番我能回来还能在家呆这么些时日全靠她周旋,否则根本就不行。所以祖母您是怎么想的?”
    老太太还能怎么想,当然是希望能在自己有生之年看着两个孙子都能成家立业,最好是能多生几个,让汪家人丁兴旺啊!
    大概是要过年了,到处都是如此的其乐融融之景,就连前往伏云岭剿匪的士兵也从山岭各处撤了下来,在山下整装准备回营。
    这个
    时候,一行十余人,几辆马车从赤水河畔缓缓进山,进了牛头山地界的山岭之中。
    这是一行带着货物打算去横塘关的商贾,因为听说了关市的事情,想吃头汤面得到人,打算趁着大家都还没重视那块地方的时候先去看一看,结果刚刚进了牛头岭不久,连人带货都没了踪影。
    腊月二十八,离过年还有两日,城里面却已经热闹起来。
    许青起闲的无聊,在城里面支了个摊子摇身一变成了小商贩。
    也不能说是小商贩。她是帮人代写对联,家书之类的东西。
    虽然不挣钱,甚至还要亏些笔墨钱,但是她的生意好啊,跟前排起了好长好长的队。
    从吃过早饭摊子摆开一直到下午罢市,她那张桌子前面围着的人依旧久久不散。
    就连大军回来她也无暇顾及。
    孟珩过来的时候老远就看见那围着的人,不好挤进去插队,跟在后面等了半天才轮到他。
    许青起头都没抬,张口就问道:“是写对联还是家书啊!”
    孟珩看着她:“家书吧!”
    听见熟悉的声音,许青起微微一愣,随即抬眼看着他,眸里带笑:“回来了啊!”
    “回来了!许大人看起来很忙啊,需要在下帮忙吗?”
    许青起不客气的起身将手里的东西递出去:“求之不得!”从早上到现在几乎没停过,有人分担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城里的人有很多人不认识许青起,但是孟珩,还是有不少人认得的
    。
    当初横塘关破,死的人不计其数,孟珩带人破城夺回横塘关,入城的那一刻,关内的百姓就记住了他的名字记住了他的脸。
    这会儿他亲自帮人写对联写家书啊,一时间影响力可不小,很快人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一直到暮色至,人群才不得不散去。
    程诺跟杨懋跑来帮忙收拾,许青起就跟他在街上缓缓并行。
    “怎么突然想到在街上帮人写对联了?”
    许青起道:“闲来无事,总要找点事情做。”说完,看了他一眼:“我以为你年前回不来了。”
    “说好的事情,怎么可能变卦呢?肯定是要回来的。”
    “收获如何?”
    孟珩道:“尚可,但是想要将七十二寨彻底清剿,并非朝夕就能办到的,需要徐徐图之。”至少,他已经将好几处小寨子都清理了,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有新的贼匪能凝聚起来了了。至于主寨,是一块难啃的硬石头,想要拿下,需要一些时间和一些手段了。
    而且,说不定得跟平桓那边禀告一声,毕竟七十二寨里面的人并非都是一些小贼匪。不仅早就成了气候,手段也是十分的了得。他带人剿匪的事情怕是早就传到了对方的耳朵里,贸然出动只能让许多的士兵白白丢了性命。
    “关市,朝廷派人来了?”
    许青起嗯了一声:“挺好,陈平此人做事圆滑,很有想法,他在关市那处跟北夷人和那些商贾打交道比我更为合适。”
    这点,孟珩十分赞同。
    那种费心费力又不讨好的事情有人愿意去做那简直太好不过了。
    “什么时候回曲阳?”
    许青起想了想:“既然你回来了,那就明日。”
    次日一早,天刚刚大亮,太阳还未冒头,大地就亮堂堂的了,俨然是一个非常好的天气。
    一夜之间,原本就没解冻的道路又被冻了一次,越发的坚硬。
    两人骑马一起从南城门离开,朝曲阳赶去。
    曲阳城里面许家外面的牌匾早就撤了下来。诺大的宅院里面只有两个仆人在里面看门负责洒扫。哪怕马上就要过年了,也不如临街那些门前那般热闹。没有灯笼,也没有对联,静悄悄的。
    许青起回来了,许家才算是有了一丝烟火气。
    许家是开镖局的,养的人多,所以在当地即便赫赫有名也依旧算不上多富裕。宅子虽然大,但是跟那些富贵人家的庭院也不尽相同。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致,要非说有那就是前院特别大,演武场特别大,比横塘关将军府还大,大到不止可以射箭,甚至能跑马。
    除了主院,还有一处处单独的小院子,都是原本那些镖师活着住的地方。
    “以前每次只要不走镖,家里就特别的热闹,那些叔叔伯伯们不是在一起喝酒就是在比试。人虽然多,也各有缺点和脾气,但是从来都不乱。”
    那是孟珩想不出来的样子,他目光所及之处因为没人所以分外的萧条。
    “雁门关那
    边过年,热闹吗?”
    这个问题倒是把孟珩给问住了,半响他才道:“热闹,很多人。”虽然他跟谁都不亲近,不是把自己关在院子里练武就是在杀敌,但是过年的时候那顿团圆饭还是要去吃的,几个成家的哥哥家中但凡有小崽子的,他也会准备礼物大年初一送出去,一年里头也就是那个时候算是比较放松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