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司农 > 第一百一十一章涂山会盟
    协议在巴图鲁的呈表之上做了部分改动。
    大夏接受与涂山部联姻,涂山部不以嫁妆的名义赠送大夏战马两千匹,牛羊五千头,皮毛若干。
    涂山部三月之内安排人送嫁,将公主送往大夏,送亲人员暂时留在无定河以南,共同修建吊桥,开通关市。
    关市一应规则由大夏主导,双方共同制定。
    这个事情,说是答应了,但是本朝还没有先列,许靖承还得修书一封前去靖宁,跟许怀信呈情申请。
    夏朝的人第一次正大光明堂而皇之的进了涂山部的王庭,与他们一起焚香祭祀,叩拜天神,随后拟定了盟约。
    许青起跟在孟珩身后见到了萨仁。
    小丫头跟以前不一样了,眼里再没有原先那细细碎碎的光亮,脸上再没了笑容,整个人都变得木讷起来。
    关于明夷部和阿史部,要不要夏军留下来一部分人协助,这个看巴图鲁的意思。
    周泽漆只是提出来,但是巴图鲁却拒绝了。夏人狡诈,诡计多端,他怕请神容易送神来。
    “只要有足够得到布匹粮食,让我们能抵抗风霜寒冬,我相信我们会很快壮大起来。
    即便是他们眼下来犯,涂山部暂且也有一拼之力。若真的不敌,大不了我们南迁,在无定河以北的绿地安顿下来。说实话,若是不好违背先祖得到意愿,我觉得那地方比神山这里更加适合我们的族人。”
    许青起没有说话的权力,但是却有在心里想的权
    力。
    无定河边上那肯定好,但是夏国怎么会允许北夷人大规模的迁徙到那里呢?除非真的彻底并入大夏疆域,否则绝对没有可能。
    被拒绝的毫不意外,巴图鲁此人绝非面上那么简单,只要给他时间,兄弟二人联手,假以时日必成一方枭雄。
    此番结盟,在大夏风雨飘摇的时刻为北方的长治久安添上了重要的一笔,更是开通互市,发展北地的重要举措的基石。史称“涂山会盟。”
    出兵之时,横塘关的风还带着浓郁的凉意,归来的时候已经到了最热的酷暑时节。
    许青起骑着马儿跟在后面,总觉得大军前行的速度实在慢了些。
    一群人在到了无定河的时候再也忍不住,直接翻身下马纷纷跳进无定河,让河水冲去满身尘土和铅华。
    许青起也想,可惜到底还是忍住了,站在竹筏上先行渡江。
    与孟珩一起,看着凯旋归来的士兵,再看看渐行渐远的对岸,心头畅快的同时更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恍惚感。
    他们最终胜了,活着回来了,但却有很多人永远的留在了那片贫瘠荒凉的土地上,再也回不来了。
    带着热气的风卷来,给人平添一份燥意,即便是脚下擦着清凉的河水都没丝毫的改变。
    许青起嘟囔了一声:“北边这地方真的是,冬天死命的冷,夏天死命的热,就不能让人多舒坦几天。”她觉得这个气候当真是北地如此荒凉贫瘠的罪魁祸首。
    孟珩
    道:“不然人人都想往南边跑呢,据说那边气候好,四季如春。”
    许青起转脸看着他:“你想不想?”
    孟珩微微一怔,随即回答:“若是有机会,自然是想去看看的。”
    大军过无定河之后在南岸重新整装就花了大半日的时间,消息早就已经传到了横塘关内。
    关内的百姓奔走相告,他们的将士,去攻打北夷的将士凯旋归来啦!这么多年,北夷人年年南下掠夺,他们失去的不止是财物,还有很多亲人的性命。此番他们的将军带士兵主动出击,大获全胜,也算是给那些死去的人报仇雪恨了,也算是让他们扬眉吐气了。
    过了无定河之后一路就再也没漠北那股子荒凉的感觉了,虽然这儿也是北方,可眼下正是生机盎然的季节,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耕种过的地里面也是绿油油一片。
    许青起觉得连路边那一人多高的杂草都好亲切。边走边四下张望,可不单单是在赏景,她想起了之前说的凿渠引流的事情,这一晃又过去大半年了。前往横塘关军营的官道一侧她确实看见了凿出来的渠,一丈宽的样子,里面有水,但是不深,凿出来的水渠这也才没多久,但是两边湿润的地方就已经有不少的植被长了起来。
    凿渠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相当不容易。
    除了水渠,隔四五里地都要凿出蓄水的池塘,并且从池塘的另外一段再凿可以将水引出去
    的小渠。最重要的是,这里的水引到关城附近之后要通向哪里。
    旱季的时候可以引渠灌溉,但若是汛期呢?北方雨虽然不多,但是一年里面也总有那么一段时间大雨连绵,无定河里面的水都会暴涨,那么引来关城这边的水的流向就是个大问题了。
    因此这水渠开凿了大半年了,离城关还远的很。八月底九月初,北地的汛期每年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了,若是不将水渠主干道排好掏出来,一旦大雨来了之后,就眼下这么一些池塘和直流怕是没办法排洪,除非暂时将无定河那边的口子给堵上。
    她想到的,孟珩也想到了,只不过这会儿暂时还没法说,一切都要等将士兵送回军营安置,将此次出征的伤亡人数统计下来,抚恤金下发之后才能有时间来琢磨这个事情。
    如果近期没有好的方案,那就只能在变天之前将无定河那边的口子提前堵上。
    郭要等人带着士兵进了军营,而孟珩许靖承等人只需要带亲兵直接回城即可。
    风尘仆仆的人刚刚到城门口,紧闭的关城大门就被打开。城门之后全部都是城内的百姓,见着人到了跟前,不知道人群之中谁带的头喊了一声:“恭迎将军回城!”声音刚落,马上就有人跟着附和,随后声音越来越多,起初杂乱无章,最后竟然自发的拧在了一起,那声音不亚于在战场上杀敌冲锋时将士的声音,颇有气吞山
    河之势。
    许青起跟在后面骑着马看着两旁夹道相迎的百姓,心头百感交集。
    他们回来了,活着回来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莫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