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狂卷圣贤,带着赵云打天下 > 第684章 一代枭雄归天
    第684章 一代枭雄归天
    权杖交接完成的第二天。
    在曹丕的痛哭声中,曹操一命归天。
    走的潦草又突然。
    这位一代枭雄,不是承受不起失败的苦楚。
    而是时间不允许他东山再起了。
    在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的时代,六十岁的曹操已经算是高寿了。
    只不过,苏烈连施妙计令曹操接连惨败。
    加剧了曹操走向油尽灯枯的节奏。
    让他比历史上早了五年时间老去。
    可就算他还能再活五年,甚至是十年。
    也不可能再成功翻身,把苏烈压制在身下了。
    正是因为曹操看不到半点希望,终于在无尽的苦闷中抑郁而终。
    走完了他辉煌而又充满质疑的一生。
    生当为人杰,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
    死亦做鬼雄,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曹操这一生,究竟是汉贼还是乱世中杰出的军事家。
    没有人能说的清楚。
    恐怕连他自己,在走到生命尽头的这一刻。
    亦不知自己毕生到底在追求些什么。
    曹操故去的消息是瞒不住的。
    谛听密探,犹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
    当天晚上,消息便传到了苏烈的耳中。
    苏烈甚至怀疑是谛听密探听错了。
    或者是曹操以假死施展反攻的策略。
    派出更多的谛听密探详细侦查。
    再三确认消息。
    他才确信曹操已经亡故的事实。
    一时之间,苏烈说不出是什么感受。
    按理说,生平最强大的敌人不在了。
    他应该感到高兴才是。
    可苏烈的心中,莫名生出一丝悲凉之感。
    提笔写下了那联千古名句: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最后一笔收尾,苏烈将手中狼毫投掷在地。
    低沉的喝道:
    “来人!将朕这副字,派人送到曹操灵位之前。”
    马云禄从外面走来,看了一眼笔力刚劲的大字。
    乖巧的行礼言道:
    “诺!”
    夜幕降临。
    曹丕守在曹操的棺椁前,配随着明灭不定的烛火。
    一丝倦意悄然袭来。
    今夜,已经是他连续三天为曹操守灵了。
    三日来寸步不离。
    曹丕不可避免的有些困倦,加上心情郁结。
    眼皮上就像挂了千斤重担一般。
    不知不觉的进入假寐状态。
    昏昏沉沉中。
    曹丕感到一阵凉风吹过。
    立即从假寐中清醒过来,抬头看向了曹操的棺椁。
    无意之中,却在棺椁上看到了一副凭空出现的大字。
    曹丕急忙打起精神,站起身来上前观看。
    这一看,顿时惊的他倦意全无。
    因为,这幅字竟然是苏烈亲笔所书!
    虽然没有加盖任何印章,但曹丕还是立刻猜到了写这副字的人。
    那字里行间透出的睥睨天下之气。
    除了苏烈还能是谁?
    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这幅字是何时出现在这里的?
    换句话说。
    送来这幅字的人,究竟是想送字。
    还是要收割曹丕的人头?
    如果曹丕再迟一些醒来,他会不会变成一具无头尸体?
    会不会也和曹操一样,躺进棺椁之中?
    “来人!快来人!”
    曹丕感到背后一阵发冷。
    额头上“噌噌”的冷汗直流。
    就像是被猜到了尾巴的小野猫,撒着欢的蹦起高来。
    在他开口说话的这一刻。
    烛火照耀不到的阴暗角落里,两柄锋利的短刀迅速收起。
    握刀之人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了夜幕之下。
    关银屏的确是想刺杀曹丕,一劳永逸的。
    只可惜曹丕醒来的太是时候了,自己救了自己一命。
    见事不可为,关银屏便趁机退去。
    顺便带走了附近所有的谛听密探。
    收到了惊吓的曹丕,下一步一定会大肆搜捕潜伏在附近的谛听密探。
    让他们留下,就等于是让他们去面对暴露的风险。
    得不偿失。
    还是趁着魏军没有行动之前,暂时撤走为妙。
    曹丕的呼喊声中。
    虎背熊腰的典韦大步走进灵堂。
    “少主,有什么吩咐?”
    曹丕暴怒的喝道:
    “看见这副字了吗?这是苏烈派人送来的!我的脑袋已经悬在苏烈的刀锋之下了!”
    典韦不识字。
    但他知道曹丕不会胡言乱语。
    所以,典韦很清楚自己该怎么做。
    “少主……魏公放心!末将连夜将潜伏之人全部挖出!”
    称呼上的改变,代表着典韦的决心。
    言罢。
    典韦转身来到灵堂之外,呼喊着附近的虎贲军去彻查此事。
    不过,典韦却并未就此离去。
    而是扛着双戟,带领一队虎贲军亲自守在灵堂之外。
    保护着里面的新老两代主人。
    虎卫双雄,是曹操留给曹丕的一笔财富。
    只可惜,在曹操故去的那一天。
    身为虎卫双雄之一的许褚,因为悲伤过度而痛哭不已。
    当场哭晕在了灵堂上。
    现在还没有醒来。
    典韦既要肩负起贴身武将的职责,又要负责追查谛听密探。
    实在是分身乏术。
    只好让虎贲军去四处查探,而他自己留下来保护曹丕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
    关银屏从容的带领谛听密探撤走。
    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以至于虎贲军接连忙乎了一日一夜。
    始终未能找到半个谛听密探的人影。
    两日后。
    刺杀失败的关银屏回到了东海郡。
    苏烈并没有怪罪她,反而大大的夸奖了她一番。
    正所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关银屏在曹丕和魏军文武的心中,种下了畏惧的种子。
    这正是苏烈最想要的!
    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
    让这颗畏惧的种子生根发芽,比战场上的刀枪还要好使!
    充分利用好这一点。
    就能让整个魏军再无翻身的可能!
    苏烈召集刘伯温等人,顺着刚才所想的思路发散思维。
    众人很快便商定好了下一步作战计划。
    大概宗旨就一条:
    把魏军上上下下的胆气,按在地上来回摩擦!
    直到让他们胆气全无为止!
    马云禄和关银屏按照苏烈制定的计划。
    在所有的谛听密探中,挑选最善于伪装、刺杀的好手。
    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潜伏到各地。
    准备掀起一场令魏军闻风丧胆的斩首计划。
    而在斩首计划正式开展之前。
    苏烈的诏令先一步传递到了北边。
    号令冀州以北的各地将士,重兵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