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狂卷圣贤,带着赵云打天下 > 第566章 苏烈效仿汉高祖
    刘伯温的建议。
    让苏烈顿时眼前一亮。
    对呀!
    汉中军还没有准备完全。
    可赵云那边的荆州军,已经训练多时了。
    而且当初苏烈收服荆州之时。
    刘琮、蔡瑁畏惧苏家军的兵锋。
    没有什么像样的战斗,直接就投降了。
    荆州士兵的战斗力可以说并未遭受任何损失。
    后来苏家军平定汉中、远征西域的过程中。
    苏烈都没有动用荆州兵。
    赵云一直在荆州那边加强训练呢。
    到了今天,也该检验一下战果了!
    四百多年前,汉高祖刘邦靠斩白蛇传说揭竿而起。
    不斩头也不斩尾。
    直接奔着那条白蛇的腰部去的吗?
    苏烈怎么就不能效仿刘邦,给刘备来个拦腰一斩呢?
    荆南二郡。
    就是白蛇的腰部。
    刘备这大耳贼,就是那条白蛇!
    斩了再说!
    不过,进攻荆南二郡所面对的对手。
    可不是大耳贼本人。
    而是在军事和治政双方面都很厉害的诸葛亮。
    刘备没安好心的入川之前。
    就把诸葛亮留在了大后方。
    让他主掌荆南和扬州西南两地,总共六个郡的一切事务。
    在此之前。
    刘备屡战屡败。
    数次在苏家军的兵锋威慑下仓皇逃窜。
    换成诸葛亮的话,苏家军想要大获全胜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刘伯温显然也想到了这一层。
    所以才会在刚才的计策中,着重提到秘密进行战前筹备。
    等主力部队返回到关中之时。
    再抽调精锐急转之下,前往荆州与赵云联手进攻荆南。
    总而言之就一个宗旨。
    不给诸葛亮任何准备的时间!
    主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
    就算诸葛亮多智近妖,他也不可能未卜先知。
    算到苏烈会舍弃大部队,以小股精锐搭配荆州军的阵容。
    骤然对荆南二郡发难。
    再退一步来讲,即便诸葛亮有所准备也无关紧要。
    反正刘备那边刚刚拿下成都,他还要忙着安稳成都以及益州北部的局面。
    甚至要趁热打铁,把成都以南的地盘收入囊中。
    那边的事情就够他忙乎的了。
    没有精力,更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支援诸葛亮的。
    双方都没办法投入大量的兵马。
    各自背后也都有所制约。
    胜率最少也是五五开嘛。
    怕个球?
    苏烈眼含深意的看向刘伯温:
    “就要去和人中之龙打交道了,紧张不?”
    刘伯温神色轻松地摇动羽扇:
    “卧龙终究是卧龙,他只能趴着,站不起来!”
    神色虽然轻松。
    语气却是坚定!
    别人说起诸葛亮的道号,重点都放在后面那个“龙”字上面。
    唯有到了刘伯温这里。
    卧龙之称的重点,转移到了“卧”字!
    最近这几年。
    卧龙、凤雏两人的名声扶摇直上。
    尤其是诸葛亮。
    他以超人的智慧,帮助刘备快速脱贫。
    大踏步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与其说是刘备给了他施展才华的舞台。
    倒不如说是诸葛亮成就了刘备的基业。
    帮助刘备打下这一片江山。
    因此,诸葛亮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苏家军中老牌的军师。
    刘伯温早就想和卧龙过过招了!
    得卧龙者便可安天下?
    刘伯温表示不服!
    看到刘伯温的神色,苏烈就猜到他在想什么了。
    不由发出一阵豪爽的大笑:
    “哈哈哈……好!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你们也的确该见见面了。”
    “走!朕陪你去南边走一圈,让你亲口告诉诸葛亮,是虎他得趴着,是龙他得卧着!”
    刘伯温的双眼中,爆发出罕见的熊熊战火。
    倒持羽扇,向苏烈郑重说道:
    “臣,遵诏!”
    后续战略方针定了下来。
    关银屏马不停蹄的快速离去。
    安排得力的谛听密探,把苏烈的意思传达向了洛阳和荆州。
    谛听密探的效率很高。
    苏家军主力部队离开玉门关不足三日。
    消息便已秘密送达。
    帝都洛阳城中。
    房玄龄看向度支处尚书王安石:
    “介甫,筹备粮草的事情便交给你了。”
    王安石信心满满的答道:
    “大司空放心,经过这几年的新政变法,府库中的粮草足以支撑五万大军一年之战!”
    房玄龄安心的点了点头。
    他知道王安石这几年可没闲着。
    在苏烈推行的各种新政基础上,王安石可谓殚精竭虑。
    于基础和细节上,对新政一再完善。
    使得新政渐趋完美。
    完美到几乎毫无瑕疵的地步。
    各地百姓安居乐业,农商等各行各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
    即便是支撑连续的大战,依然没有问题。
    这一切的主推手自然是苏烈。
    可王安石也是功不可没的。
    他的变法卓有成效!
    房玄龄的目光在王安石身上掠过,落到了苏双的身上。
    “大人,军饷筹备的事情,就劳烦大人了。”
    谁都知道苏双是苏烈的大哥。
    虽然苏双的官职比房玄龄差了好几个等级。
    房玄龄说话的语气,依旧是十分尊重、十分客气的。
    苏双微微一笑:
    “大司空随时可以派人来调取军饷,我保证一文钱也不会差!”
    苏双的语气很是平淡。
    话却说的财大气粗!
    苏家商会积累那么多财富,是做什么用的?
    就是给苏烈打仗的嘛。
    只要苏烈需要用钱,苏双必定全力以赴!
    其实房玄龄从未担心过军饷的事情。
    有苏双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目光再次转动。
    落到了武穆上将军、司隶校尉岳飞的身上。
    不等房玄龄开口说话。
    岳飞便主动站起来说道:
    “最多五日,保证将兵马筹措到位!”
    行。
    岳飞现在都学会抢答了。
    随着他慷慨激昂的抢答,大殿内顿时变的一片火热。
    苏家军现在要粮有粮,要钱有钱。
    悍不畏死的将士,更甚于钱粮储备。
    正好厮杀!
    相比帝都大殿中的火热。
    荆州治所襄阳城,亦是毫不逊色。
    赵云端坐在州牧座位上。
    庞统、蒯越、蒯良等文官坐于左手边。
    徐达、夏侯兰、陈应等武将坐在右手边。
    人才济济!
    就这阵容,放在讨伐董卓时期。
    足以成为一方诸侯了!
    “诸位,别的话我也不多说了,备战!”
    高位上的赵云,用最简短的开场白直奔主题。
    主题即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