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狂卷圣贤,带着赵云打天下 > 第524章 西域四大区域
    靖康二年三月初一。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帝都洛阳城外。
    三层高的点将台上。
    许久未曾披挂银龙雪麟甲的苏烈,昂首站在点将台中间。
    李元霸扛着一双大锤。
    高宠攥着北霸枪。
    如影随形般位于苏烈身后。
    点将台下。
    各路兵马早已集结完毕。
    列成一座座方阵,等待着天子检阅。
    点兵点将之前。
    苏烈想要先做一件事情。
    只见他大手一挥。
    一副巨大的地形图。
    便在燕云十八骑的控制下,好似瀑布一般从点将台上倾泻而下。
    悬挂在了点将台的横切面上。
    无比清晰的呈现在了各部将士们眼前。
    “将士们!西域之地,自古以来便是我大汉的疆土,神圣不容侵犯!”
    “朕有生之年,绝不允许任何人分裂大汉疆土!因此,命人绘制了这幅西域地形图。”
    “朕将西域三十六国划分成四域,分别命名为一域到四域。”
    苏烈于点将台上指点江山。
    引导着全军将士们的目光在巨大地形图上游览。
    “一域,以鄯善为中心,囊括车师,若羌、焉耆、狐胡、墨山、蒲类等九个小国。”
    “这片区域位于我大汉的东边,与凉州接壤,是西域四大区域中距离我大汉最近的一个。”
    鄯善原名楼兰。
    唐朝大诗人王昌龄曾经留下传世佳作: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指的就是玉门关西边的异族人,也就是这个时代的鄯善。
    两百余年前,楼兰古国还是西域三十六国中最强盛的国家。
    得益于跟大汉接壤,楼兰古国近水楼台先得月。
    借鉴大汉的经济、文化与建设,更受益于丝绸之路带来的繁荣。
    那个时候的楼兰,堪称冠绝西域。
    不过。
    在西域与大汉三绝三通的过程中。
    大汉先后数次派兵征讨西域。
    由于地理位置上,楼兰和大汉最为接近。
    因此,楼兰每次都是首当其冲。
    最先遭到大汉精兵的镇压。
    经济、人口等各方面,全部呈献迅速下滑的自由落体趋势。
    实在混不下去了,不得不改名为鄯善。
    企图得到大汉王朝的宽恕。
    时至今日,鄯善早已不复当初楼兰古国的风采。
    沦落为继龟兹、乌孙之后的第三号国家。
    但在苏烈划分最为靠近大汉的第一片区域中。
    鄯善依旧能够稳坐头把交椅。
    仍是西域三十六国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第一大区域,就是以鄯善为中心,和另外八个小国共同组成的。
    此次远征西域。
    苏烈将会兵分两路。
    他自己率领主力军为南路大军。
    哥舒翰率领苏家军漠州部,自漠州出发直击西域北部。
    他那一路便是北路大军。
    两路大军约定好时间同时出兵。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西域第一域展开雷霆一击。
    力争在其他西域小国做出反应之前。
    迅速荡平第一域的九个对手。
    至少,也要将九个对手灭掉一半。
    实现就地补给的粮草自由。
    讲解完第一域,苏烈隔空指向了第二域。
    相比第一域,第二域明显要难对付一些。
    因为第二域的核心,就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目前综合实力最强的龟兹。
    苏烈把西域三十六国,按照东南西北的方位。
    分成了四个大区域。
    这第二域,就在西域的北边。
    之所以说难对付,不仅因为龟兹实力较强。
    影响附近其他的几个小国向心力比较高。
    更主要的原因。
    是因为靠近北边的第二域,与北匈奴势力犬牙交错。
    北匈奴的触手,甚至已经遍布第二域的每一个角落。
    与其说是和龟兹等第二域九个小国交战。
    不如说是与北匈奴之间的一次直接对话。
    对话的结果。
    将会直接影响到后续战斗的走向。
    “第二域,明面上是龟兹等小国,实际的控制者却是北匈奴。”
    “我大汉与匈奴之间,从来就没有友谊赛!”
    “到时候,朕希望看到每一名将士都拿出应有的气势,不要辱没了霍骠骑等先烈们留下的荣光!”
    苏烈猛地抄起屠龙锥。
    直指苍穹。
    王者之气扑面而来!
    点将台下。
    以关羽为首的将士们,立刻发出热血誓言: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苏烈满意的点了点头。
    把屠龙锥丢给了高宠。
    手臂移向地形图上的第三域:
    “第三域,位于西域南部,以疏勒为核心,由、姑墨、卑陆、劫国、温宿等效果共同组成。”
    “相对来说,疏勒是西域四大强国中,实力最弱的那一个。”
    “我军以雷霆之势横扫第一域,必将让第三域产生剧烈动摇。”
    “再以无可匹敌之态击溃第二域,则第三域产生的地震程度,是不可估量的。”
    “这一阶段的战斗,应该是我军最为轻松的阶段。”
    其实苏烈早就和刘伯温他们商量过了。
    第三域限于实力不济,应该是很好拿捏的。
    前两域还在的时候,以疏勒为首的第三域,或许还敢蹦跶蹦跶。
    前两域被荡平之后。
    第三域便再无依仗,只能直面苏家军的兵锋。
    采用威慑策略,迫使第三域主动投降。
    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苏烈历来主掌民族大融合。
    总不能把西域的人都赶尽杀绝啊!
    不然还叫什么民族大融合?
    杀掉不听话的。
    留下听话的。
    更有利于大汉子民吸收不同型号的新鲜血液。
    向多元化、稳定化的方向发展嘛。
    第四域。
    距离大汉最远,位于西域的最西边。
    以乌孙为核心,由莎车、渠勒、西夜、蒲犁等小国组成。
    这里是最让苏烈头疼的一个区域。
    万里黄沙铺就通往第四域之路。
    物资补给、粮草供应等等都是问题。
    但这绝不会减少苏烈将打击贯彻到底的决心!
    刚才将士们不是说了嘛。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再远的路途。
    也不能阻挡苏家军征服的脚步!
    苏烈既然决定要出手了。
    就要把西域三十六国彻底打疼。
    让他们知道谁是老大!
    后世不是有那么一句名言嘛。
    你不狠狠的干他。
    他怎么会跪地唱征服?
    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