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狂卷圣贤,带着赵云打天下 > 第457章 苏烈决定主动出击
    大汉帝都洛阳。
    德阳殿内。
    苏烈一身白衣。
    静静地站在童渊灵牌面前。
    脑海中不由自主的回想着往昔的一幕一幕。
    “童师一路辛苦,弟子苏烈恭候多时了,请童师指点。”
    “知易行难,大道至简,化腐朽为神奇!看来你这几年的确是下了苦功的。”
    “童师,弟子的这套枪法怎么样?”
    “你这套枪法着实是……不错!”
    “那……童师可愿正式收归弟子于门墙?”
    “为师决定了了,从今日开始,收你为关门弟子!只要是为师会的,定将毫不保留倾囊传授于你!”
    “拜见师父!弟子日后定不负师父厚望,必将我门功法发扬光大!”
    “谁说收了关门弟子就不能再收了?我说能收几个,就能收几个!”
    “对了,烈儿是不是还没有取字?既然已经正式拜我为师,不如就让我来给烈儿取字可好?”
    “那敢情好,有劳师父了。”
    “烈儿苦练武艺的目的,为师多少也能猜到一些。是否为了安邦定国,威服四方?”
    “既然如此,就叫定方吧!”
    那一天。
    童渊口中说出了“定方”二字。
    苏烈从此就有了苏定方之名。
    不知不觉间。
    “苏定方”三个字已是誉满天下、威震天下。
    可当初为他取字、传授枪法的恩师。
    却已经不在人世间了。
    一个多月以来。
    苏烈从无一日卸下白衣。
    坚持着为童渊挂孝。
    因为恩师授予他的东西。
    远不是一个月的披麻戴孝可以偿还的!
    静默之中。
    苏烈身后脚步声响起。
    马云禄独自一人走进了德阳殿。
    这间大殿本是大汉历代天子朝会之所。
    小皇帝刘协死于流矢。
    大汉便再无天子。
    苏烈在百官们的推举下。
    暂时入主德阳殿。
    凭着代行天子事的特权。
    维持着大汉风雨飘摇的江山。
    “大王……”
    轻轻的呼唤声响起。
    马云禄望着苏烈有些落寞的背影。
    心里说不出的伤感。
    她是苏烈一手提拔起来的。
    准确来说。
    马家所有的人,几乎都是苏烈提拔起来的。
    没有苏烈。
    就没有马家的今天。
    这份恩情,以马超、马云禄为首的马家人。
    是永远也不可能忘记的。
    再者。
    马云禄倾心于年长她十岁的赵云。
    某种意义上来说。
    她也算是童渊的子媳。
    每次见到大王在老师的灵位前默然不语。
    马云禄都会感到一阵心塞。
    苏烈缓缓转过身。
    看向身后的马云禄。
    勉强挤出一丝笑意:
    “什么事?”
    马云禄收摄心神。
    把心头的各种情绪统统压了下去。
    强行让自己恢复了冷静。
    她时时刻刻不曾忘记,自己是谛听密探的大首领。
    肩负为大王刺探天下情报的重任。
    永远不能失去冷静!
    “大王,伯温丞相派人送来了密信,刘备那边似乎有些异常。”
    虎牢关之战凶险万分。
    是刘备侵夺荆州、扩大势力的最佳时节。
    可偏偏刘备一反常态。
    根本没有进攻荆州的意思。
    不用想也知道。
    这一定是卧龙、凤雏的主意。
    他们是打算等局势明朗化之后。
    再决定下一步的动向啊。
    之前进攻江夏,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的佯攻。
    目的只是牵制刘伯温、张辽等人。
    让他们不能及时回援虎牢关罢了。
    刘备的家底相对单薄。
    根本禁不起折腾。
    没有十足的把握。
    诸葛亮与庞统是不会轻易出手的。
    后世的史学家在评论诸葛亮时。
    认为诸葛亮是千年难得一见的英才。
    硬要在鸡蛋里挑骨头的话。
    便是对诸葛亮的谨小慎微,略有一些微词。
    其实。
    这也是刘备家底薄弱造就的。
    诸葛亮只能小心小心再小心。
    谨慎谨慎再谨慎。
    才能凭着一己之力,硬撑了蜀国数十年。
    而在虎牢关之战过后。
    曹军……额,魏军损失惨重。
    可苏家军就一点损伤也没有吗?
    当然不可能!
    光是普通士兵。
    便损失了两万人之多!
    诸葛亮和庞统看到了这一点。
    而且他们还知道。
    因为童渊与刘协之死。
    苏烈这次没有收纳魏军降兵。
    五万魏军,被苏家军集体斩杀于战场!
    苏家军兵力遭受了损失。
    又没有大批降兵可以补充兵力。
    之前还远征幽州。
    和乌桓人打了一场激烈的大战。
    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
    此刻便是苏家军最为脆弱的时机。
    这样的机会摆在眼前。
    诸葛亮和庞统岂能错过?
    甚至在一开始。
    他们便定下了驱虎吞狼的计划。
    牵制刘伯温等人的兵力。
    看似是在暗中帮助曹操。
    实际上。
    是挑起苏烈与曹操二虎相争啊!
    两败俱伤之后。
    就该轮到刘备闪亮登场了!
    通过刘伯温在密信中的阐述与剖析。
    苏烈立刻猜到了卧龙、凤雏的心思。
    “召集所有人来德阳殿议事!”
    苏烈收起了密信。
    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位上。
    静待百官们到来。
    时间不长。
    文武官员们陆续到来。
    按照文武序列,站成了整整齐齐的四排。
    文官为左边两排。
    武将站到了右边两排。
    四品以上官员站在前面一排。
    五品以下官员站到了后面那排。
    苏烈没有任何废话。
    开门见山的道:
    “刘大耳又要犯贱!”
    “你们说,是该狠狠地怼他,还是狠狠地怼他?”
    百官们一听。
    怼他和怼他这两个选择。
    有什么区别吗?
    看来大王早已打定了主意。
    要给大耳贼一点颜色看看了!
    别说苏烈。
    就是苏家军出身的文臣武将。
    也早就看大耳贼不顺眼多时了!
    刘备这大耳贼,没有胆量明刀明枪的来战斗。
    只会搞些暗地里的小动作。
    太龌龊!
    就说这一次。
    要不是他牵制了苏家军的兵力。
    童师岂能活活累死在虎牢关上?
    曹操自然是元凶。
    刘备这个帮凶,也逃不脱责任!
    不怼的他亲妈都不认识。
    对不起童师在天之灵!
    负责协理军务的枢密院大司空房玄龄。
    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禀大王!我军虽然连续苦战,兵力多有损伤,但八关之内仍有三万将士可以投入战斗。”
    “加上我军各部精锐,集合六七万兵力并非难事!”
    以核算钱粮为主业的知政院大司马杜如晦。
    紧随其后走出班列:
    “禀大王!我军钱粮还算充沛,足以支撑六万大军十个月的用度!”
    “臣在后面五日之内,再加紧筹备一些,支撑一年毫无问题!”
    工部尚书陶弘景是苏烈的心腹老人了。
    他最知道苏烈的心意。
    毫不犹豫的昂首说道:
    “禀大王!大战之后,老臣加紧督促营缮处、将作监、武备司等各部,重新锻造出了一批武器装备。”
    “装备三万大军绰绰有余!”
    ……
    苏烈握紧了拳头。
    重重砸在了王座扶手上。
    万事俱备。
    无需犹豫!
    刘备……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