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狂卷圣贤,带着赵云打天下 > 第454章 天下大丧
    小皇帝刘协。
    在苏烈的注视中死去。
    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留守洛阳的百官们连夜赶到了虎牢关。
    王允、蔡邕等老臣更是心急如焚。
    小皇帝忽然故去。
    留给苏烈的可是一个不好收拾的烂摊子啊!
    小皇帝若在。
    苏烈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小皇帝不在了。
    苏烈虽然有“代行天子事”的权柄。
    可大汉如今连天子都没有了。
    苏烈还代行谁的天子事?
    苏家军的阵地。
    等于是忽然失去了一块坚实的地基。
    陡然间变的风雨飘摇起来。
    “定方,你接下来究竟打算怎么办?”
    王允关切的看着苏烈。
    代替百官们问出了最关心的话题。
    苏烈缓缓抬头看着王允。
    反问道:
    “老大人觉得该怎么办呢?”
    王允毫不犹豫的道:
    “当然是秘不发丧,尽量拖延了。”
    “等你稳定了天下局势,再为陛下发丧也不迟。”
    蔡邕紧跟着说道:
    “是啊,如今天下未定,还有曹操、刘备两个枭雄虎视眈眈。”
    “再远一些,亦有益州刘璋、汉中张鲁蠢蠢欲动。”
    “帝都之南,荆州的局势一片混乱,蔡瑁与刘琮是否还能像以前一样,如今尚未可知。”
    “陛下驾崩的消息,还是先拖拖吧。”
    苏烈思考了许久。
    最终。
    缓缓摇头。
    表达了不同的意见:
    “陛下驾崩,为天下大丧。我若秘而不发,更容易落人口实。”
    “不如隆重的为陛下发丧,让天下人看到我军的态度。”
    刘伯温不在。
    房谋杜断便是首席智囊。
    听到苏烈的话语之后。
    房玄龄有些迟疑:
    “可如此一来,各路诸侯势必会趁势而起,借着陛下驾崩之际。”
    “拼了命的表忠心,顺带为自己加封官职。日后可就不好管控了呀。”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除了误杀小皇帝的曹操。
    其他的诸侯们,一定会像房玄龄所说的。
    大把大把的往帝都送祭品。
    然后在新皇帝出炉之前巧立名目。
    自己为自己加官进爵。
    历史上。
    曹操控制住了刘协。
    自称为魏王。
    蜀、吴两家便看到了机会。
    自封为汉中王、吴王。
    因为率先称王的曹操,已经开了先河。
    而小皇帝又无力控制。
    只好任凭那两家自立为王了。
    眼下的局势比历史上还要糟糕。
    历史上曹操称王之时。
    小皇帝毕竟是活着的。
    但是现在……
    即便如此。
    苏烈还是要坚持为小皇帝发丧。
    “就当是一场考验人心的测验好了,经过此事之后,依旧愿意为我军出力的,便是朋友。”
    “反之……便是敌人!”
    王允、蔡邕以及房谋杜断等人。
    瞬间反应了过来。
    苏烈是要借着这次的机会。
    对天下人进行一番甄别。
    通过撒网式筛选。
    将天下人分为忠于大汉与心怀异志两种。
    根据不同的态度。
    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
    不是量才使用,便是拉踩打压!
    没有妥协的中间地带!
    只是这样一来。
    引起的巨大反应,恐怕会席卷整个神州啊。
    这是一场豪赌。
    也就苏烈有这样的气魄。
    敢在如此豪横的赌局上坐庄了。
    良久。
    杜如晦忽然点了点头:
    “我同意大王的决策。长痛不如短痛,改朝换代从来不是水到渠成的。”
    “既然早晚都要痛上一阵子,倒不如提前让转变的痛苦降临,让潜藏的问题彻底浮出水面。”
    “我们也好针对这些问题,调整日后的宏观布局。”
    杜如晦的话音刚落。
    马云禄便走进了大厅中。
    双手将一封密信递到了苏烈手中。
    恭敬的道:
    “大王,伯温丞相的密函。”
    刘伯温奉苏烈之命。
    前往荆州境内。
    与张辽、徐达等人去钳制刘备。
    不然的话,曹操也不可能在虎牢关掀起这么大的风浪。
    正因为刘伯温不在。
    才会由枪神童渊亲自出马。
    酿成了后来的悲剧。
    得知刘伯温在数百里之外送回了密函。
    苏烈接过来打开一看。
    只见密函内的内容与杜如晦所说差不多。
    具体的谋划还要更加详细一些。
    总而言之。
    就是劝说苏烈要隆重为小皇帝发丧。
    以天子葬礼昭告天下。
    既能显示出苏家军忠于大汉之意。
    也能对天下人进行大体上的阵营划分。
    看完刘伯温的密函。
    苏烈不再有任何犹豫。
    当机立断的下达了命令:
    “明日一早,全军带孝!为陛下与恩师发丧!”
    刘协的事情。
    就此定下了基调。
    没有人再发表反对意见。
    分头去准备明日的丧事了。
    寻常人家发丧。
    顶多是准备一些烧纸、孝带、麻衣之类的。
    刘协毕竟是大汉天子。
    按照天子礼制。
    需要准备的东西可多着呢。
    况且还有童渊的后事要办呢。
    百官们今晚是不用想睡觉了。
    等人们基本散去之后。
    许久未曾见面的苏双。
    缓缓来到苏烈身旁。
    伸手拉起苏烈的手臂。
    轻轻地拍了两下。
    普天之下。
    敢于做这样动作的人。
    怕是也只有苏双一人了。
    换做旁人。
    谁敢以老大哥的姿态,用这样的方式劝慰苏烈?
    此时无声胜有声。
    从小生活在一起的两兄弟。
    不需要语言交流。
    便已明白了彼此的心意。
    童渊年老而故。
    唯有苏双知道,苏烈心里的万分悲痛。
    满朝文武之中。
    唯有苏烈知道,苏双从未把他当做过君主看待。
    “大哥,现实……真的好残酷!”
    在自己的大哥面前。
    苏烈卸下了一切的坚强、果敢、刚毅……
    变回了多年之前,那个只知道跟在苏双身后打转的少年。
    “公子,这么多年来,你一直都在成长。我相信世上没有任何困难,能够击倒你!”
    “抬起头,勇敢的向前走吧。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的脚步!”
    无论时光如何变迁。
    苏双对苏烈的兄弟之情。
    始终固若金汤。
    做兄弟的。
    不一定每天聚在一起。
    但一定是在你最脆弱的时候。
    出现在你身边。
    无条件力挺你的那一个!
    苏双听上去朴实无华的话语。
    逐渐抚平了苏烈波纹迭荡的心潮。
    就像是温暖的治愈之光。
    驱散苏烈心中一切的负面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