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狂卷圣贤,带着赵云打天下 > 第403章 最像曹操的儿子
    曹丕理了理思路。
    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儿以为,即便是等待其他诸侯先吸引火力的时候,我军也应该有所侧重的做好准备。”
    曹操一听。
    嗯?
    是这个思路!
    他之所以到现在还按兵不动。
    等的就是那一个人先动手啊。
    不知道曹丕是不是能猜到,曹操等的这个人是谁呢?
    “丕儿接着往下说。”
    心情大好的曹操,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曹丕。
    示意他大胆的说下去。
    得到父亲鼓励的目光。
    曹丕不再有所犹豫,把心里的想法和盘托出:
    “各路诸侯之中,最能吸引苏家军火力的,或者说最迫切趁着苏烈远征幽州而背地搞事情的……”
    “唯有刘大耳!”
    “刘大耳坐拥卧龙、凤雏两位谋士,岂能甘心蜗居在扬州四郡无所作为?”
    “况且在此之前,刘大耳屡屡在苏烈手下吃瘪,从心理上分析,他也是最急于找回场子的诸侯。”
    稍微停顿了一下。
    曹丕又从军事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而且,扬州四郡为四战之地,一旦苏烈腾出手来,刘大耳势必不能长久。”
    “想必以卧龙、凤雏之能,不会看不到这一点。眼下是他们向外扩张的最好时机。”
    “错过了这一次,就算他们是卧龙、凤雏,恐怕也难以保住刘大耳的势力。”
    “因此孩儿认为,等刘大耳出手之后,我军再出手才是最恰当的时机。”
    “因为刘大耳一动,势必会牵扯到南阳、淮南等多地驻守的苏家军,我军奇袭洛阳就会变的更加容易一些。”
    长长的一番话说完。
    曹操猛地身后拍起了巴掌:
    “好!丕儿的分析已经很详尽了,与我的谋划大差不差。”
    “丕儿有如此远见,令我大感欣慰啊!”
    这两句赞扬可不是曹操随口说说而已。
    他是真的感觉曹丕很不错。
    之前在其他几个兄弟各抒己见的时候。
    曹丕并没有急着发言。
    而是在权衡利弊得失。
    这表示他性格沉稳,是办大事的人。
    之后的分析又十分到位。
    结合曹、苏、刘三方势力的利害关系。
    从中找到了常人难以寻觅的平衡点。
    又能兼顾军事的角度。
    回答令曹操十分满意!
    不动则已。
    动如脱兔。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所有儿子之中。
    曹丕才是最像曹操的那一个啊!
    原本曹操最中意的儿子是幼子曹冲。
    可曹冲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
    若让他作为接班人。
    至少还要等二十年时光。
    曹操可不敢保证自己还能活那么久。
    除了曹冲。
    曹操最看重的就是曹植。
    认为曹植才华盖世。
    有成为一代明君的潜质。
    不过现在看来。
    曹丕才是最适合的继承人啊。
    若是身处盛世。
    曹植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眼下是乱世。
    在乱世中谋生存,单靠浪漫主义和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有计谋、有算计。
    懂得隐忍和选择最恰当的时机出手。
    在这方面。
    曹丕显然比他的另外几个兄弟都要强。
    不过曹操正值鼎盛。
    少说还能扛鼎十几年。
    立储之事倒也不急。
    等考察几年之后再说吧。
    或许数年之后。
    会有新的变化出现呢?
    曹操正在暗自盘算着。
    贴身武将许褚走了进来。
    站在大厅的门口处。
    粗声粗气的禀道:
    “禀司空,摸金校尉传来消息,刘大耳要动手了!”
    曹操猛然看向许褚。
    语气略有些急切的追问道:
    “刘大耳剑指何方?”
    许褚按照摸金校尉的密报据实相告:
    “应该是荆州南部的桂阳、零陵等郡县。”
    曹操立刻站起身来。
    兴高采烈地说道:
    “好!刘备这一动手,我军的战机便出现了!”
    “许褚!火速传令全军,虎豹骑、虎贲军等各部将士立刻集结!随时做好出征的准备!”
    战机稍纵即逝。
    曹操主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
    趁着刘大耳向荆南动兵。
    吸引南阳张辽、长沙徐达等人注意力的时候。
    率领骑兵直奔宛洛!
    要是再拖延几天。
    等张辽、徐达他们完成了布置。
    曹操可就没有机会了!
    许褚立刻转身而去。
    把曹操的命令传达到了各部军中。
    曹仁、夏侯惇等大将纷纷做好了一切的准备。
    短短半天时间。
    便将部队集结完毕。
    与此同时。
    “王佐之才”荀彧为首的四大谋士,把出征所需的粮草、器械同步准备妥当。
    分发到了各部将士手中。
    仅仅相隔一日之后的清晨。
    曹操一身戎装。
    腰悬倚天剑。
    骑在高贵的爪黄飞电战马上。
    来到了许昌城外。
    各部将士按照战斗序列。
    派出整齐的队伍等待着曹操的命令。
    其中一个方阵。
    是独属于黄须儿曹彰的。
    他现在是五千劲卒的主将了。
    单以军职而论。
    已是曹军之中也算是地位较高的武官之一了。
    临出征之前。
    曹操忽然回头看了一眼前来送行的几个儿子。
    临时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
    “我出征在外期间,一切事宜由丕儿监管。”
    这就相当是授予了曹丕极大的权柄。
    等于太子监国了!
    当然了。
    曹操的官职只是三公之一的司空。
    曹丕的身份并非太子。
    但道理是那么个道理。
    没想到一块大蛋糕忽然砸在了自己的头上。
    曹丕明显有些发愣。
    历经最初的蒙圈状态之后。
    曹丕很快便反应了过来。
    内心中狂喜不已。
    脸上却努力保持着镇定、平淡之色。
    尽量用平稳的语调高声答道:
    “孩儿遵命!”
    曹家父子一问一答之中。
    在场的文武众人嗅到了意思不同寻常的味道。
    尤其是荀彧等四大谋士。
    悄悄的看了曹丕一眼。
    随即向曹操郑重行礼:
    “臣等必将尽心竭力,辅助丕公子处理好各项事务,令我方稳如泰山,请司空安心出征。”
    能跻身曹操集团核心高层的人。
    没有一个是傻子。
    他们知道曹操看似随意的临时决定。
    实际上却是对曹丕的巨大考验。
    他若能完美的通过这次考验。
    今后大概率会成为曹操的接班人。
    反之。
    他要是通不过。
    或者交出的答卷不能让曹操满意。
    恐怕日后再也没有成为继承人的希望了。
    曹操收回了落在曹丕身上的目光。
    转头看向洛阳的方向。
    拔出腰间倚天剑奋力向前一挥。
    大声喝道:
    “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