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狂卷圣贤,带着赵云打天下 > 第330章 效仿霍骠骑狂卷三千里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在苏家军将士们震天的怒吼声中。
    跪在地上的鲜卑降兵,把头垂的更低了。
    在漠北草原上。
    他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灌输。
    汉人是和小绵羊永久性挂钩的。
    可是当他们真正和苏家军对抗过之后才发现。
    这他喵的是小绵羊?
    披着羊皮的恶虎吧!
    恶虎都没苏家军这么猛的!
    简直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地狱恶魔!
    鲜卑降兵被震慑的不敢抬头。
    苏烈表示很满意。
    他伸手指向大汉的北疆、大漠的深处。
    朗声大喝道:
    “昔日,霍骠骑深入大漠三千里,令匈奴异族嫁妇无颜色、六畜不蕃息,彰显了我大汉男儿的本色!”
    “如今,我军虽然击溃了轲比能和他的部下,但还有东、西两部鲜卑,始终是我大汉北疆的两根刺。”
    “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做?”
    苏家军将士们的情绪完全被调动了起来。
    一个个扯着脖子嘶吼道:
    “深入大漠击溃东西两部鲜卑!”
    “效仿霍骠骑,纵横漠北三千里!”
    “让鲜卑人嫁妇无颜色、六畜不蕃息!”
    咕噜——
    跪在地上的鲜卑降兵被震惊到了。
    一个个无比震惊的抬起头。
    不可思议的看向了苏烈。
    这家伙,不会是疯了吧?
    深入大漠三千里?
    他可真敢想!
    鲜卑人盘踞在大汉北疆。
    已经不是十年八年的事情了。
    足可以追溯到数百年之前。
    这么久的时间以来。
    曾经还算鼎盛的大汉,为什么始终没能让鲜卑人臣服?
    因为要彻底击败鲜卑人。
    不光要面对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强悍。
    更要克服水土不服、遍地黄沙的恶劣自然条件。
    那绝不是靠着喊喊口号、一腔热血就能做到的。
    别的不说。
    就说取水这一件事儿。
    连一些上了年纪的鲜卑人。
    都不一定能在荒漠中成功找到水源。
    苏家军怎么可能找的到?
    他们又没有千里眼、顺风耳。
    一旦找不到水源。
    数以万计的大军怎么解决饮水问题?
    没有水。
    在炎炎烈日之下的大漠中。
    那就是个死!
    深入大漠作战,和苏家军在大汉的地盘上作战。
    完全就不是一码事儿!
    所以……
    疯了。
    苏烈他一定是疯了!
    可苏烈真的疯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他不是不知道,深入大漠作战的凶险。
    而且他还知道。
    韩遂连同轲比能的祸乱。
    就是曹操暗中挑起来的。
    曹操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进军青州创造战机。
    让苏烈腾不出手去关注青州方面。
    这些苏烈都知道。
    但他还是决意要彻底解决鲜卑隐患!
    原因何在?
    鲜卑人为祸边疆近百年。
    早已成了不得不拔除的脓疮。
    这个脓疮之下。
    不知荼毒了多少代汉人。
    若是让鲜卑人再自由发展下去。
    只会让越来越多的汉人遭受苦难。
    苏烈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虽然深入大漠征讨鲜卑。
    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
    可也并非一点优势都没有。
    苏家军刚刚全歼了中部鲜卑三万大军。
    对内。
    战意正盛。
    借着这股劲儿,就算是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将士们也能咬着牙撑下来。
    对外。
    中部鲜卑的溃败。
    对东、西两部鲜卑而言,无疑是巨大的震慑。
    让他们没办法鼓起十足的勇气来面对苏家军。
    只要妥善解决饮水问题。
    其他的一切都不是问题!
    水土不服?
    有神医张仲景和药王孙思邈在。
    哪来的水土不服?
    不服也得服!
    至于饮水这一块儿。
    苏烈其实早就着手准备了。
    在出征西凉之前。
    他就和善于机关术的陶弘景、善于锻造术的张鸦九进行了深入研讨。
    神机营的能工巧匠们。
    根据苏烈所描绘的图纸。
    打造了一批专门用来运送清水的“水麒麟”机关兽。
    “水麒麟”是苏烈仿照后世圆明园中,定时喷水十二尊雕像研究出来的。
    在没有电力的年代。
    当时的工匠们充分利用“鼓风机原理”。
    建造了圆明园中定时喷水的奇景。
    把这个原理运用到“水麒麟”上。
    不要求能够定时喷水。
    只用来运送清水,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陶弘景和张鸦九前前后后忙乎了三个多月。
    打造出了一千多个“水麒麟”机关兽。
    如果不计算路上损耗或者意外因素的话。
    足够五万人的大军半个月饮水了。
    只要在半个月内能找到稳定的水源。
    用“水麒麟”及时把清水运送到前线。
    再加上一些对大漠环境比较熟悉的向导。
    问题不大。
    这就是苏烈敢于进击大漠的最大底牌。
    他的这个构想。
    则曾遭到麾下文臣们的质疑。
    不少人认为。
    攘外必先安内。
    动用大军去攻打鲜卑。
    还不如调转兵锋去青州坐山观虎斗,然后左手渔翁之利呢。
    实话讲。
    苏烈不是没想过该不该去青州。
    可是战机稍纵即逝。
    中部鲜卑被彻底击溃这件事,影响力最多持续一年半载。
    过了这段时间。
    东西两部鲜卑人在面对苏家军的时候。
    就不会那么畏惧了。
    到时候再想彻底稳定边疆。
    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眼下正是最好的时机!
    再往远了说。
    一举拔除东西鲜卑这两块毒瘤。
    表面上看苏烈得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可有一点事不能忽略的。
    那就是民心。
    黄河以北的大汉子民们。
    谁不想彻底铲除屡屡侵犯边疆的鲜卑人?
    身为大汉的子民。
    谁又能不敬仰为大汉开疆扩土的英雄?
    苏烈若能平定鲜卑。
    把北疆大漠纳入大汉的版图。
    那么,他就是众多大汉子民心目中的英雄。
    是救世主!
    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影响。
    将会对苏家军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苏家军所到之处。
    必定会受到当地人的拥护。
    苏家军缺少兵员之时。
    各地青壮必会踊跃从军。
    苏家军物资初现短缺。
    百姓们定当慷慨相助……
    这些隐形的实惠。
    绝不比拿下一个青州少多少。
    因此,苏烈衡量再三。
    还是决定先平北疆。
    至于青州那边。
    就让曹操和袁绍去争个头破血流吧。
    袁绍在青州这么多年、花这么多钱、养这么多人。
    底蕴还是有的。
    即便曹操能够在他的手里夺下青州。
    估计也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等他俩打的两败俱伤了。
    北疆也平定了。
    苏烈在站出来收拾残局。
    坐收渔翁之利不香吗?
    最终。
    麾下的文武众人被苏烈所说服。
    所以才会有苏烈激励将士们的这一幕。
    他就是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
    纵横大漠三千里的。
    不止有昔年的霍骠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