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狂卷圣贤,带着赵云打天下 > 第291章 惩罚的太表面
    闪烁着慑人寒芒的各种战场杀器。
    最终还是把刘备劝退了。
    再说的准确点。
    是徐达一人之威,导致刘备知难而退。
    刘备本以为徐达名不见经传。
    是个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呢。
    不然的话,苏烈正在和袁术交战,为什么不启用徐达?
    反而把他丢到鄱阳来练兵?
    结果。
    事情根本不是刘备想的那样。
    徐达不但有勇有谋,更他喵的是能说会道。
    苏烈把他安排在鄱阳,从结果来反推,其实就是为了阻止刘备的啊!
    用一个苏家军中不太出名的武将。
    苏烈就笃定刘备无法寸进,不但是对徐达能力的认可。
    更是对刘备赤果果的藐视有木有?
    刘备仿佛已经听到了苏烈的隔空喊话:
    刘玄德!
    别以为你在荆州混的有模有样,就真把自己当盘菜了。
    我苏烈麾下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让你无功而返!
    不信?
    那你来试试呀!
    刘备委屈的表示。
    他还真不敢去试试。
    好不容易攒起了这些家底儿。
    转眼就被徐达灭了最精锐的一支。
    刘备还敢伸手照量?
    万一把辛辛苦苦攒起来的家底打没了呢?
    这次从荆州出来。
    刘备的目的就是要做大做强。
    成为能和刘表平起平坐的一方诸侯。
    日后也好有足够的实力接管荆州。
    毕竟刘表已是年老体衰,又被小妾蔡氏天天消磨体力。
    指不定哪天,忽然就死在蔡氏的肚皮上了呢?
    此时要是跟徐达死磕到底,日后可就没有争夺荆州的
    资本了。
    手里的家底就那么多。
    刘备当然是要用在刀刃上啊。
    思来想去。
    量权相害取其轻。
    刘备还是憋憋屈屈的撤退了。
    面子掉了一地。
    好歹算是保住里子了。
    撤退的路上。
    刘备神色懊恼的看向鲁肃:
    “子敬,我之前没有听你的劝说,执意率军北上,如今落到这般田地,实在是我咎由自取啊。”
    鲁肃连忙劝说道:
    “主公不必自责,我军虽然损失了五千精锐,但根基还在。”
    “此番南下占据建南郡并非难事,到时主公手握扬州南部数郡,强如刘表也不敢再对主公随意呼来喝去了。”
    “以手中数郡为根基,徐徐发展,未必不能在日后争霸天下!”
    诸葛瑾也跟着说道:
    “扬州南部这几个郡,固然有贫瘠的劣势,但也有远离中原的优势。”
    “正因为地处偏远,又有荆州作为西、北两个方向的屏障,苏烈和曹操很难把触手伸过来。”
    “主公可以趁着这段时间迅速发展,等到时机成熟之时,南下攻占交州,则霸业可成!”
    扬州南部和交州等地,再穷也是地盘啊。
    总比一块儿地盘都没有要强。
    经过鲁肃、诸葛瑾的劝说。
    刘备的心里舒服多了。
    但还是无法彻底摆脱被徐达吓退的屈辱。
    忍不住说道:
    “我军将士抱着拳拳赤子之心,前往征讨叛贼,却被苏烈无故阻拦,难道我们就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了吗?”
    善于玩政治手段的张昭暗暗表示
    。
    嗯……是时候该我出场了。
    刚才在徐达面前,张昭一直没捞到开口的机会。
    撤退的路途中,他就一直盘算着该怎么找补回自己的面子呢。
    听到刘备这句话,他赶紧抓住了机会:
    “主公,征讨叛贼乃天下人之大义,不该被一纸诏书所束缚。”
    “当初董卓祸国乱政之时,各镇诸侯蜂拥而起之际,不也没有天子诏书吗?”
    “虽说后来苏烈拿出了天子诏书,但那时候各路诸侯早已汇聚到了酸枣。”
    “可以说他们是先发兵,后来才拿到的诏书。”
    “既然苏烈当初可以这样做,今日却要对主公横加阻拦,这明显于理不合。”
    “主公若是将今日之事,发文通告天下,就算无法改变事实,也能让苏烈的名声大受损失。”
    刘备一听这话。
    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没错!
    事实已经是事情。
    谁也无法改变。
    但要是能恶心恶心苏烈,也算是出了胸中一口恶气啊!
    打不过苏烈,还恶心不过苏烈吗?
    刘备停下了战马。
    选了一处平坦的地方。
    命人支起桌案。
    由张昭在旁磨墨、措词。
    刘备拿起笔来。
    结合着张昭的构思。
    洋洋洒洒的写了近千字的檄文。
    把心中的怨怼、不满、委屈等等情绪。
    全部抒发进了檄文中。
    若是不知道内情的人看到这篇檄文。
    肯定会被刘备的“情真意切”所感动。
    站在刘备这边,对苏烈发出指责。
    同情弱者,本来就是人类的天性嘛。
    只
    可惜让刘备没想到的是。
    他这边刚刚落笔。
    还来不及欣赏一下自己的大作呢。
    陈到便拿着一封公告,苦着脸来到了刘备面前。
    “主公,苏烈抢先一步发布了告示,在告示中怒斥徐达不顾大局,私自阻拦了我军……”
    什么?
    刘备顿时就有亿点点傻眼。
    按照陈到刚才所说的,苏烈手脚麻利的把锅甩给了徐达呗?
    换言之。
    徐达阻拦刘备这件事,被归结成了私人行动?
    与苏烈没有关系?
    苏定方!
    你能不能要点脸?
    我刘备刚被徐达强行劝退,你那边的告示就发出来了。
    你敢说和徐达不是商量好的?
    你要真的事先不知情,怎么可能知道徐达的强力阻拦?
    你他喵的有千里眼还是有顺风耳啊?
    三步并作两步。
    刘备快速上前,劈手夺过陈到手里的告示。
    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告示的内容其实很简单。
    用两句话就可以进行总结归纳。
    其一,苏烈安排徐达到鄱阳是去练兵的,没有让他阻拦任何人的意思。
    至于徐达阻拦了谁,完全是他自作主张的结果。
    其二,因徐达的自作主张,苏烈对徐达做出了严厉的惩罚。
    什么惩罚呢?
    罚徐达两年之内不得回帝都,就留在鄱阳面湖……额,面壁思过。
    并且剥夺徐达在三年之内,从朝廷领取的所有俸禄。
    看完了告示。
    刘备气的把告示扔在了地上。
    狠狠地踩了好几脚。
    苏定方你是真不要脸啊!
    什么面壁思过?
    反
    正徐达是要留在鄱阳练兵的。
    两年之内原本就是不可能回帝都的!
    与其说是让徐达面壁思过,还不如说是把他留下来,继续威慑刘备呢。
    什么罚俸三年?
    朝廷哪有钱发俸禄?
    苏家军自上而下的军饷、俸禄,不都是你苏烈出的钱吗?
    罚本身就拿不到的空饷也算是罚?
    告示的正面。
    苏烈似乎是重罚了徐达。
    但告示的反面。
    却又似乎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惩罚的太表面了吧?
    这手阴阳合同,苏定方你玩的挺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