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狂卷圣贤,带着赵云打天下 > 第213章 果然内卷了
    加盖了传国玉玺印章的诏书。
    很快便传到了曹操手中。
    坐在徐州城州牧府的正堂上。
    曹操会心一笑:
    “嗯……苏定方这是要一石二鸟啊,也罢,本司空便让他得意一回!”
    言语之中。
    曹操已然把自己当做“三公”之一的司空了。
    虽说苏烈推行新政以来。
    三公早已沦为了虚衔。
    没有任何的权力可言。
    但毕竟是大汉传承了四百年的老牌高职。
    某种意义上来说。
    荣誉和象征意义更多一些。
    因此曹操还是很满意的。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徐州目前的局势。
    陶谦被吓死了。
    刘备也的确是被打跑了。
    可徐州各大家族还在啊!
    刚刚拿下徐州的曹操,还需要一段时间来稳定徐州局势。
    同时把屯田制、九品中正制等制度推行下去。
    徐州向来富庶。
    境内的各大家族势力盘根错节。
    想要让他们乖乖接受曹操的政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还好徐州首富糜家跟着刘备一起跑路了。
    不然阻力更大!
    既然不能在短时间整治好徐州。
    曹操自然也不会贸然出手。
    趁着苏烈和袁绍互怼的时候,偷袭苏烈的地盘了。
    说白了。
    这就是一场利益交换。
    苏烈给曹操满意的官职、地位。
    曹操还以苏烈按兵不动。
    不过,同样收到了天子诏书的刘备可就没曹操这份好心情了。
    要是放在以前。
    能得到朝廷任命的镇东将军职位。
    刘备估计得乐的一个月睡不好觉。
    可他毕
    竟短暂的担任过徐州牧。
    在那个位子上。
    刘备的眼界被拔高了不少。
    镇东将军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的内心野望了。
    更主要的是。
    他若接受了镇东将军之职,袁绍会怎么看他?
    一个被曹操打败之后,前来投靠的败军之将。
    竟然只比袁绍的级别低了那么一丢丢?
    别说袁绍看刘备顺眼不顺眼了。
    就是袁绍手下那些文武将官也不乐意啊!
    大家跟着袁绍拼死拼活的鞍前马后。
    也没够到四镇将军的门槛呀。
    你刘备凭什么?
    果然。
    当刘备出现在袁绍面前时。
    袁绍一点好脸色也没给他。
    反而阴沉着脸阴阳怪气的说道:
    “呦,是镇东将军来啦?来人呐,快给镇东将军看座!怎么能让镇东将军站着呢?”
    一连三个“镇东将军”。
    直接让刘备沙雕了。
    刘备低着头,大着眼珠子滴溜溜暗中一转。
    然后保持着足够谦逊的态度笑道:
    “袁公就别嘲笑我了,谁不知道这是苏烈的诛心之策啊?”
    “他就是不想看到刘备在袁公麾下效力嘛。”
    祸水东引。
    同时表一波忠心。
    刘备的姿态放的很低。
    被刘备的彩虹屁拍的很舒服。
    袁绍的脸色终于好看了一点点:
    “我当然知道这是苏定方的阴谋诡计!还用你来说?”
    “这样吧,我打算半月之后出兵,到时候你就跟在我身边,勉勉强强做个副将吧。”
    脸色是好看了。
    戒备之心却一点也没减少。
    袁绍不放心把刘备放在青
    州。
    干脆就想带着他出征了。
    可袁绍又不愿意给刘备过多的表现机会。
    毕竟张飞的本事,袁绍是很清楚的。
    所以只给了刘备做副将的机会。
    就这。
    爱要不要。
    你刘备不接受的话,从哪来的就回哪去吧。
    我袁绍恕不奉陪了!
    早就料到袁绍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刘备这次来见袁绍。
    没敢把张飞带在身边。
    而是只带来了陈到。
    就是怕张飞忍不住怒火,当场和袁绍撕破脸呐!
    可即便是早有心理准备。
    刘备依旧有些恼怒。
    我堂堂汉室宗亲、镇东将军。
    你就打算让我做个副将?
    深吸了两大口气。
    刘备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然后抬起头,换上难辨真假的虚伪笑容:
    “一切听从袁公安排。”
    没办法啊没办法。
    刘备手下的残兵败将有上万人。
    失去了徐州这块地盘,他拿什么来供养部队?
    单靠糜家的家财又能支撑多久?
    目前只能仰仗袁绍的鼻息了。
    吃点苦、受点委屈都不算啥。
    只要能保住上万人的队伍就行。
    这可是刘备东山再起唯一的资本啊!
    房谋杜断掐算的很准。
    原本即将拧成一股绳的袁绍和刘备。
    面和心不合了。
    互相戒备、互相忌惮。
    内卷十分严重!
    但这就是房谋杜断的全部手段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刚刚处理完刘备的事情。
    袁绍便接到了密报。
    远在易京的麴义要密谋造反!
    这可把袁绍给吓坏了。
    要知道。
    麴义手中握有先登营、大戟
    士两支精锐部队。
    他们可是袁绍花费数年之功。
    撒出去无数钱粮打造出来的王牌啊!
    一旦麴义反了。
    这两支王牌就会成为他手中的两把利刃。
    调转刀锋就要令袁绍受伤啊!
    要说麴义暗中投效苏烈。
    袁绍是坚决不信的。
    可要说麴义想自立门户。
    想想他平时居功自傲的样子。
    袁绍还真有几分怀疑!
    仗着能打仗,在军中威望极高。
    麴义平时就没少顶撞袁绍。
    要不是还要借重麴义的能力攻打幽州。
    袁绍早就把他拿下了!
    再三思考之后。
    袁绍觉得无风不起浪。
    还是要慎重讨论一下这件事。
    于是便心急火燎的派人去召集麾下文武众人。
    共同商议麴义造反这件事的可能性。
    数十位文武将官先后赶来。
    看似人才济济。
    可是没商量一会儿,就把大堂吵成了菜市场。
    差点把房顶给掀翻!
    吵的袁绍都没办法正常思考了。
    草草结束了这次会议。
    幽州边界。
    苏家军驻地。
    房玄龄思路清晰地指点江山:
    “呵呵,袁绍本是汝南人,借着渤海郡而崛起。”
    “这就导致他麾下的众人分为汝南、渤海两个派系。”
    “淳于琼、郭图、荀谌、许攸、辛家兄弟等人,要么出自汝南,要么出自颍川。”
    “两地同属豫州,在地理位置上比较亲近,所以他们都可以算作是汝南派的。”
    杜如晦接着分析道:
    “而袁绍占据了渤海郡之后,趁机招揽了一大批冀州人士。”
    “例如
    沮授、审配、颜良、文丑等人,便是出自冀州。”
    “这些人抱团取暖,与汝南派针锋相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渤海派系。”
    苏烈笑着拍了拍手:
    “偏偏最能打仗的麴义却是西凉人,与这两大派系格格不入,游离于两大派系之外。”
    “所以……当你们散布消息说麴义要拥兵自重时。”
    “袁绍手下没有一个人会为麴义开脱,反而巴不得整垮麴义,分割他的兵权呢。”
    房谋杜断向苏烈拱手行礼。
    面带微笑的送出一记彩虹屁:
    “主公英明!看人真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