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狂卷圣贤,带着赵云打天下 > 第135章 董卓决定迁都长安
    一整天的战斗下来。
    双方终于鸣金收兵。
    洛阳城下堆叠的尸骨,足有半米高。
    有联军士兵的,也有从城头上掉下来的西凉兵。
    撤退之际。
    苏烈大手一挥。
    八百陷阵营立刻上前。
    人手两坛高度烈酒烧刀子,直接泼洒在了城下的尸体上。
    然后又往上面丢了一大堆的硫磺、木柴。
    最后一把火引燃。
    “腾”的一声。
    洛阳城下瞬间火光冲天。
    在城墙的外面,形成了一道火墙!
    把最后一件礼物送给了董卓。
    苏烈这才带着各路联军徐徐而退。
    返回了联军大营。
    这把大火,既可以消除尸体腐烂后滋生的隐患。
    同时,也是打击西凉兵的战术布置。
    各路联军可以回到大营安心休息。
    你们西凉兵就别想休息了。
    老老实实在城头上站着观赏风景吧。
    只要大火不灭,董卓就不可能让他们退下城头。
    以防火星子随风飘动,引起洛阳火灾。
    防火防盗防苏烈嘛。
    大火足足烧了三个多小时才熄灭。
    这就意味着,来日再战之时。
    西凉兵就要比诸侯联军,少了三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此消彼长之下,西凉兵还能坚持多久?
    疲兵之计,可不是闹着玩的。
    夜幕降临。
    董卓一脸疲惫的回到了寝宫。
    这里原本是刘宏的专属宫殿,他在这里养了数不清的美女。
    自从董卓进入帝都之后。
    一眼就看中了这里。
    不但接管了刘宏的寝殿,顺手还把那些千娇百媚的小浪蹄子也接管了。
    至于堂堂的大汉天子刘协。
    愣是被董卓赶到了一间破败的偏殿居住。
    下雨天不漏水就算是不错了。
    用董卓的话来说。
    陛下年纪还小,身体还没长成的,不应该纵情享乐。
    后宫的美女们,就让咱家先替小皇帝伺候着。
    等小皇帝长大了,再还给他也不迟嘛。
    不过董卓今天没有半点享乐的心思。
    白天的战斗他亲眼看到了。
    前面几波进攻,他并未放在眼里。
    唯独最后由苏家军主导的这波进攻。
    着实犀利!
    连特么奔射神技都用出来了。
    董卓怎么能心安呢?
    攻坚战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作战双方隔着一道城墙。
    凭借洛阳宽厚的城墙,董卓原本是高枕无忧的。
    只要城墙不倒。
    诸侯联军的骑兵就派不上用场。
    看上去二十余万的大军,实际上还要减去至少四分之一的骑兵兵力。
    可现在情况不同了。
    苏家军的精锐竟然会奔射!
    这就代表着,城墙已经无法阻挡苏家军骑兵的参战了。
    会奔射的骑兵,完全可以当做弓箭手来使用。
    而且比步兵弓箭手更加机动、灵活!
    董卓摸不准苏家军中,究竟有多少人会奔射。
    但是苏烈给他的惊喜已经够多的了。
    他实在是害怕,苏家军人人都会奔射呀!
    “太师……”
    沉默之中。
    首席谋士李儒开了口。
    “我听说之前鲜卑人大举犯境,苏烈率军重创了鲜卑人,俘获鲜卑人无数。”
    “想必苏家军的奔射,应该就是这部分鲜
    卑人传过来的。”
    董卓瞪着三角眼怒道:
    “你是没长眼睛吗?苏烈手下那些没戴面罩的骑兵,都是汉人面孔!”
    “哪来的鲜卑骑兵?”
    的确。
    除了燕云十八骑带着猛兽面罩,看不清面容之外。
    两千白袍军全部都是汉人组成。
    并不是鲜卑人的相貌。
    李儒连忙解释道:
    “我的意思是,他们的奔射有可能是鲜卑人传授的。”
    “而且……会奔射的鲜卑人,苏烈今天并没有派上场。”
    董卓的弟弟董旻皱着眉头说道:
    “依你的意思,苏烈手上会奔射的骑兵,不止今天的这些?”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被他雪藏了?”
    李儒点了点头:
    “苏烈诡计多端,狡猾如狐。他很清楚各路诸侯联军心怀鬼胎。”
    “怎么可能一开始就亮出所有底牌呢?我猜测,苏烈今天亮在明面上的实力,很可能不足他全部实力的三分之一。”
    董旻敲了敲脑门,郁闷的道: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可就麻烦了。”
    李儒叹了一口气:
    “真正的麻烦还不在于此。我看苏烈其人,拉拢旁人的手段相当高明,一盘散沙的诸侯联军,被他制的服服帖帖。”
    “若是再给他一些时间,让他把各路联军真正打磨成型,那才叫真麻烦呢。”
    一盘散沙的状态,就能和西凉兵打个难分伯仲了。
    要是苏烈把各路诸侯临时拧成一股绳。
    对付起来就更困难了。
    李儒也知道各路诸侯不可能真正听命
    于苏烈。
    可是直到现在,各路诸侯也没有任何分裂的迹象。
    反而在苏烈的统一调度下。
    越来越有模有样了。
    不由得让李儒十分担心啊!
    毕竟二十余万诸侯联军的基数,实在是太庞大了。
    苏烈只要能凝聚起50℅的向心力。
    那就是十万开外的兵马。
    再加上英勇善战的数万苏家军将士。
    西凉兵拿什么抵挡?
    董卓的三角眼中爆发出狠毒的神色。
    恶狠狠的道:
    “麻烦?哼!咱家可不会再给他制造麻烦的机会!”
    “明日早朝,咱家将在朝堂上提出迁都的决意,带着小皇帝到长安去!”
    洛阳位于中原核心。
    南、北、东三个方向都是各路诸侯的地盘。
    就算这次击退了诸侯联军的围攻。
    谁能保证没有下一次?
    唯有西边靠近西凉。
    那里是董卓的地盘。
    迁都长安的话,他随时可以从西凉调兵运粮。
    补给线也将会缩短一大截儿。
    到时候就算再有十八镇诸侯联军来围攻。
    他也不用束手束脚了。
    背靠自家大本营。
    依仗函谷关天险,还用得着忌惮苏烈?
    函谷关是西进关中的必经之地。
    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战国时期,秦国凭借此关之险。
    硬生生阻挡住了其他六国的联合进攻。
    董卓完全可以效仿秦国。
    依托函谷关,扼守八百里秦川的咽喉。
    让各路诸侯望而兴叹。
    李儒和董旻对视了一眼。
    觉得也没有其他的好办法了。
    或许迁都长安,是唯一能够摆脱困
    境的出路。
    先把苏烈等诸侯挡在函谷关之外。
    然后在西凉、关中苦心经营上几年。
    等积攒够了力量。
    将来卷土重来亦为可知。
    得关中者的天下,只要关中的八百里秦川在手。
    其他的事情,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