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超神文明从暗能科技民用开始 > 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九 二百章 制裁分解水的

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九 二百章 制裁分解水的

    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九 二百章 制裁分解水的植物,芯片科技
    随着时间的流逝,国内国外因为百能石墨烯电池,出现了开发新产品的浪潮,每天都有新的项目、新的电子产品出现,特别是手机、平板等高价产品,更是数不胜数,好像一个月间很多公司开始推出新产品。
    虽然产品没有完全设计好,但各个公司都开始为自己的公司造势。
    盘古薪火也不例外,而且盘古薪火公司的势头更猛。
    农行公司在每一个镇上都有化肥店,水果店更是化肥店的几倍,在这些店铺中,挂上一个液晶显示屏,就是非常好的广告位。
    除了店里的广告,还有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的广告。
    在姜凡的建议下,每一间化肥店和水果店都有两个视频号,几个直播号。
    每天开店的时候,顺便在各大直播平台上开直播,晚上关店的时候顺便把白天的录像剪辑一下放短视频平台。
    店员不是专业主播和专业剪辑师,直播间和短视频或许没什么人看,但量大啊!
    全国几万家店,就算一个短视频只有500浏览量,那也是500万以上的流量。
    况且那么多00后店员,只要有一个00后用心,发挥他们骚的才智,弄出一个火的短视频,然后其他店铺开抄,这流量不就来了吗?
    在这一年中,农兴公司就用这种模式在短频和直播平台中占据一席之地。
    然后各地的水果店久不久发布一个水果活动,什么消费满100就抽奖之类的活动,隔几天就来一次。
    这些活动都是通过短视频提前说,为了知道水果店什么时候搞活动,人们都会随手点个关注。
    一番操作下来,农兴公司虽然没有出现什么大网红,但还是有一些几万关注的小博主,甚至还有几个几十万级别的小网红。
    获得了水果西施的称号。
    当然这些小有名气的账号都是公司,对起势的博主和网红,公司也立即提高了待遇,并按照短视频市场价签订分红合同。
    所有短视频账号的关注量加起来,已经达到了几十亿的关注量,是的,就是几十亿,这个很正常,如果不追求水果的卖相的话,现在的水果是好吃又便宜,国民买水果的频率更高了,买水果的人多了,关注量自然就上来了。
    几十亿关注量,就算其中有重复关注的,真实关注也有几亿。
    在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农兴公司做到了以量取胜。
    农兴公司已经掌握了自己的广告宣传渠道。
    这个渠道给了乔国进巨大的便利,打广告什么的不需要找其他网红了,自己公司的账号就能胜任。
    当其他公司在为自己的新产品预热的时候,农兴公司也开始为自己的产品进行预热,打开预约渠道。
    预约效果也不错,处于不上不下的中游水平。
    能处于中游,首先是因为公司的广告渠道有几亿的关注量,其次是盘古薪火的形象不错,高吸能太阳能板真的就是给农民发福利,现在又有新产品出现了自然要关注一下。
    到不了定,自然是因为盘古薪火大部分行业都是刚刚入行,人们对盘古薪火的产品心存疑虑。
    综合下来,也就处于中游。
    对于这个结果,盘古薪火集团非常的满意了,不是垫底,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外边神魔共舞,姜凡则是认真的研究分解水的植物。
    三个月之后,姜凡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创造了无数失败的植物,在辅助智脑的协助下,终于创造出了可以分解水的植物。
    成功的植物是一个藤蔓类植物,植物根部进行一系列的化合反应后,会成为电势的负极;植物的叶片经过一系列的化合反应会成为电势的正极;两个电势通过一条电阻较小的导管跟分界室链接,分界室里边都是水。
    水杯分解之后,会有两个气囊将氢气和氧气收集起来,好在氢气和氧气的密度不同,免去了分离的步骤。
    这个成功的植物其实效率并不高,还没到电器十分之一的效率,但好歹是成功了。
    当成功的刹那,辅助智脑立即给出了十个学分的奖励,然后给出了接下来可学习的科技。
    首先是姜凡一直都在学习的植物科技线,在这条科技线走下去,接下来出现的就是植物工业,就是一个现代工业的翻版,现代工业能做到的,植物工业也能做到。
    可惜蓝星走的不是植物科技,虽然植物科技看起来很环保,但不适合蓝星。
    如果姜凡硬要选择植物科技的话,蓝星未来搞不好变成半植物半机械,这样有点不伦不类,所以姜凡果断放弃了。
    他看向其他可选的科技,没有过多犹豫,他选择最先查看宇宙飞船科技。
    这是他早先的打算,整个科技的目的就是造出宇宙飞船,而且科技最终可以造s级宇宙飞船。
    他点开宇宙飞船科技,开始查看分支科技,果然如他所料,分支科技有很多,包含了芯片科技、材料科技、能源科技、武器科技等等。
    只要是宇宙飞船上出现了,分支科技都有。
    当然,跟之前一样,姜凡需要一项一项的慢慢学习。
    他浏览了一下,决定选择芯片科技。
    外国的芯片法案就是针对芯片的封锁,目的就是让盘古薪火无芯片所用。
    国内公司联合起来,搞了一个芯片原材料限制出口,对锑、稀土、钨、锡、镓、锗等相关矿物实施出口管制,给予了芯片法案致命一击。
    针锋相对之下,双方进行了和谈,和谈的结果就是开放百能石墨烯电池的国际贸易。
    现在芯片贸易正常了,也给姜凡埋了一根刺,现在国内公司可以联合限制那些矿物的国际流通,但外国也不是吃素的,外国的财团估计已经开始相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了。
    等外国财团拜托了原材料的限制,搞不好再来一波芯片限制。
    所以还是自力更生为好。
    而且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公司运营,强大的算力都是姜凡需要。
    每一个大型公司,都会想办法建立属于自己的超算中心。
    常见的做法是建立在水库底下,通过水库的水来散热。
    乔国进之前也提过这样的计划,只是姜凡手握辅助智脑,当然不甘心建立一般的超算中心,他要建世界上最先进的超算中心。
    姜凡开始浏览辅助智脑提供的芯片科技。
    跟之前的科技一样,芯片科技的起手科技是在蓝星科技的基础上改进。
    当然后边也有更先进的芯片科技,不过姜凡没有好高骛远。
    单单是蓝星的改进科技,就已经超越蓝星芯片科技的最高水平,这个暂时够用了。
    姜凡决定先弄出一个运算力强大的超算,先提供给全公司员工使用。
    以蓝星现有的科技为基础,要提升超算的算力,除了加运算阵列外,最关键是提升芯片的性能。
    以辅助智脑改进的芯片科技,超算中心的算力肯定能超越其他公司几个量级。
    对蓝星的芯片科技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光刻机。
    蓝星现有的光刻技术就是把芯片所需要的线路与功能做出来。
    简单来说芯片设计人员设计的线路与功能区“印进”晶圆(单晶硅片)之中,类似照相机照相。
    照相机拍摄的照片是印在底片上,而光刻刻的不是照片,而是电路图和其他电子元件。
    目前最为先进的光刻机叫euv光刻机,euv技术也叫紫外光刻(extreme ultraviolet lithography),它以波长为10-14纳米的极紫外光作为光源的光刻技术。
    具体为采用波长为13.4nm的紫外线,目前1-4代光刻机使用的光源都属于深紫外光,而5代euv光刻机则属于极紫外光。
    而辅助智脑的第一个改进就是将紫外线改为x射线,顾名思义光的波长越短,光刻机就越先进。
    现有的光刻机技术已经把紫外线的波长缩短到极致,连‘极紫外线’这个称呼都出来了。
    辅助智脑提供的改进科技是直接用x射线。
    x射线的波长是0.001~10纳米,比紫光短多了。
    其实以前也有x射线的光刻机,但既然x射线光刻机被淘汰,肯定是有原因的。
    这次跟之前不一样,姜凡需要一个老师,以前的植物科技跟蓝星科技有些不符,再加上之前刚刚起步,没有科研团队,姜凡也就没有找老师。
    现在不一样啊!
    他现在有一个航天基地,基地也有一个高科技团队,里边就有擅长芯片的。
    姜凡立即联系航天基地的负责人尚英,基地虽然没建成,但基地已经有一个航天飞船设计团队,还有一个建造模拟飞船的项目,姜凡就安排人管理航天基地,尚英就是负责航天基地的总经理,航天基地也正式更名为天梦航天基地。
    尚英的办事效率很高,第二天尚英就带来了一个名为沈坤的中年男子。
    几个月过去,农兴公司已经搬入了天梦科技园,盘古薪火的总部也在天梦科技园中。
    在21楼顶层办公室,姜凡仔细打量着尚英和沈坤。
    沈坤秃头,一看就很有智慧,身穿笔挺的西装,是一名神采奕奕的中年男人。
    姜凡没有过多寒暄,对沈坤直言道:“我是姜凡,这个科研基地的管理者,我让你过来是想研发更先进的光刻机。”
    沈坤疑惑道:“能知道你研究光刻机是为了什么吗?”
    他昨天被尚英从实验室拉出来,乘飞机来到了这个基地,嗯,十几米的高墙,在他眼里就是基地,除了没有机枪高射炮和军人,这个基地跟军事基地差不多。
    他也知道面前的人就是盘古薪火的老板,也是天梦航天的老板,是他项目的金主,为了研究资金,他乐于为姜凡服务。
    为了更好的服务,他想知道姜凡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他才更好的给出建议。
    “我想造超级计算机中心,需要更高级的芯片,提升计算机的算力。”姜凡开口说道。
    跟以前不一样,他不需要隐藏自己的目的。
    沈坤沉吟了一下,说道:“老板,量子计算机的算力更强,您为什么不用量子计算机?”
    他这么说是有私心的,他想顺便研究一下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也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但我想先研究纳米芯片,研究出更先进的芯片,我们可以大量生产,并且立刻在各行各业应用起来。”
    凡事先易后难,按照辅助智脑提供的芯片科技,当然是先做纳米芯片。
    而且循序渐进,对芯片技术的应用也更加方便,不会被人怀疑,也能更快的投入市场。
    世界上应用硅基芯片的电器很多,基于硅基纳米芯片的产业链已经很成熟,制造出来更先进的芯片可以立刻应用到各行各业。
    而不像量子计算机、量子芯片这些都只是刚刚开始,一般都是实验室专用,还不够完善,无法大规模的应用。
    姜凡虽然是搞科研的,但他也要考虑公司,量子计算机、量子芯片等可以慢慢研究,他先要发明出更先进的硅基芯片。
    他看着沈坤解释道:“硅基芯片还没有到极限,所以我将实验的重点放到硅基芯片上,量子芯片可以以后再研究。”
    沈坤眉头一皱,询问道:“老板,您说的极限是1nm芯片吗?”
    “当然不是,硅原子的直径是0.12纳米,就算到不了0.12,至少也得到0.24吧!”
    沈坤无语的看着姜凡,说道:“老板,现在最先进的2nm纳米芯片,如果是1纳米芯片,我还能帮忙,0.24纳米,我做不到。”
    姜凡摆摆手,说道:“整个项目由我亲自带队研发,你只是辅助,我找伱只是向你咨询相关的知识。”
    “现在你先给我介绍一下被淘汰的x射线光刻机。”
    “说一下x射线光刻机为什么被淘汰。”
    这……
    沈坤还以为他要负责整个项目的研究呢!
    姜凡应该不擅长芯片领域才对,他张口道:“老板,在芯片研究方面,我是专业的,要不项目由我负责?”
    “我保证研究出1nm的硅基芯片,至于0.24nm的芯片,其实没必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