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入慕之宾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医馆(下)
    对于那匹马,他倒是无所谓的样子,只“嗯”一声,却道:“郎中何时才能把剑还我?”
    “他说何时离开,何时就还你。”我说,“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
    “何事?”
    “我们如今已是身无分文。”我说,“若是离开这医馆,我们就连吃饭的钱也没有了。”
    他的目光定了定。
    我想,他大约从没遇到过真正身无分文的时候,对此毫无警惕。
    沉吟片刻,他看着我:“你的意思……”
    “你那宝剑看着值钱得很,不如……”
    “不可。”他断然拒绝。
    我耐心道:“我想过了,你我可去弄一身破旧些布衣,扮作寻常村人上路,免得引人注目。只要做得严谨些,可躲过追兵的眼线。你那宝剑,我看能换不少钱。若你实在觉得不能少了防身兵器,可去买一把寻常些的替代,也费不了几个钱……”
    “我说不可便是不可。”他说,“此事,我会解决,你不必操心。”
    我狐疑地看着他,想问他打算如何解决。
    是直接到官府去,告诉他们他是太上皇?还是凭着这张脸到大街上去卖艺?
    又想了想,我觉得至少第一条路他走不了。
    毕竟他一只手暂且废了,没有人会相信这样落魄的人是太上皇。
    正说话间,李郎中来了。
    “郎君醒了?”他看着太上皇,似乎对这病人恢复得如此之快很是诧异。
    李郎中探了探他的额头,又给他把脉,还听了心跳,看了眼
    白舌苔。
    “郎君这等体魄,确是少有的好。”最终,他感慨道,“若是好好走正道,也不至于会送到老夫这医馆里来。”
    太上皇眉梢微动,随即将目光扫向我。
    我撇开眼睛,望向房梁。
    李郎中又嘀嘀咕咕一阵,让药童将熬好的药端到他面前。
    “用了膳之后,这药也就不烫了。”他说,“整晚服尽,夜里还有。”
    “多谢先生。”太上皇道。
    李郎中道:“你二人可在舍下住一夜,明日一早,便离开吧。老夫这医馆每日都要收治病人,可是惹不起那些追债杀人的。”
    他的眉梢又动了动。
    我继续望着房梁。
    “在下明白。”只听他淡淡道,“多谢先生。”
    李郎中走后,那目光随即转向我。
    “我也是无法。”我随即解释道,“他看你的伤口,便断定出了伤你的不是等闲之辈。我总不能说你是太上皇,只好顺着他的话圆下去。我说你在京城欠了巨债,惹了不得了的仇家,被道上的人追杀至此。”
    他沉吟片刻,忽而道:“那么你呢?”
    “自是你的未婚妻。”我说,“出身良家,却被你拐着私定终身,抛弃父母,跟着你一道逃亡至此。”
    太上皇:“……”
    我眨眨眼,颇有些得意:“这也不是我本意。他一看我就说我是个好出身,还劝我回头,莫与你这等亡命之徒为伍。我不忍让他失望,只好也跟着圆了下去。”
    他的嘴角微微抽了抽,思索
    片刻,道:“这郎中,竟能从箭伤判断出来历?”
    看着他若有所思的样子,我愣了愣:“你要做什么?”
    ——
    虽然刚刚捡了性命回来,但他毕竟伤的是手臂,可下地走路。
    用过膳吃过药之后,他让我待在病舍里歇息,自己却去了堂上。
    我不知他要做什么,在病舍里待了一会,见他还没回来,便走出门去看。
    这医馆,黄昏之后就关门了,没有闲杂之人。
    还没走到堂上,我就听到了里面传出的笑声。
    在门后窥觑,出乎我意料,竟是李郎中和他坐在榻上说话。李郎中笑眯眯的,像是遇到了什么喜事,满面红光。
    “……万万不曾想,郎君竟是当年齐王麾下?”他叹道,“老夫当年在并州军府之中做医官做了几十年,将要告老之际,遇上乱事。老夫虽老,却也有一腔报国壮志,听闻齐王一路势如破竹且不扰百姓,便知那是个走正道的明主。若不是这腿脚实在不行了,老夫也是要投齐王麾下去的。后来,也只能劝说两个儿子去追随齐王。”
    我心下诧异,没想到,这李郎中竟还有这等渊源。
    “哦?”只听太上皇问道,“不知先生的两位公子,现在何处?”
    “上皇移驾洛阳之后,他们就仍追随上皇,到洛阳去了。”李郎中道,“现在洛阳羽林之中,各当了小小的军吏。”
    说罢,他问道:“看郎君这番履历,当年也是追随了齐王的,又生
    得一表人才,怎落得今日境地?老夫听说,上皇对麾下将士颇为优待,尤其是打了胜仗的。我听那位小娘子和郎君口音,都是京城人氏,更当如鱼得水才是,莫非郎君竟不曾得上皇封赏么?”
    太上皇道:“封赏是有,在下也曾想留在京中,可家中出了些变故。兄长去世,侄子争产,在下不愿起许多纷扰,便抛下一切,去洛阳自谋生路。”
    我听着,一时怔忡。
    “哦?”只听李郎中道,“郎君在洛阳做了些什么?”
    “也没什么,做做生意,挣些衣食罢了。”
    “据那位小娘子所言,郎君后来还是回了京城?”
    “正是。”他说,“为了回去跟她成亲。”
    心头被什么戳了一下,我耳根一热,真能编。
    李郎中发出会心的笑声。
    “不知在下的未婚妻,如何与先生说起此事。”他好奇问道。
    “小娘子说,她出身官宦之家,这婚事,家中极力反对。可她一时迷了心,看上郎君,与郎君私定终身,又跟着郎君出奔而走。”说罢,李郎中叹口气,“郎君,老夫多说一句,此事,郎君做得着实不妥。郎君当下惹了麻烦,定是要漂泊些日子的,怎好带着这么个小娘子上路,让她受苦?女子没有了名节,将来可是难了。”
    我想,这李郎中脾气怪归怪,倒是个正直之人。
    “可我就是喜欢他。”却听太上皇的声音一本正经,“郎中有所不知,我和她乃青
    梅竹马,自幼两情相悦。我放不下她,她也放不下我。便是再苦再难,我们二人也誓要在一起。”
    耳根愈加热,我瞪起了眼睛。
    谁要誓跟他在一起!我不在他就敢如此信口雌黄!
    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