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入慕之宾 > 第一百零七章 同行(上)
    兄长没有骑马,我的车马也不多,一辆放着细软家当,一辆坐人。
    他也不像从前那样讲究,坐到我的马车上,与我同乘。
    马车辚辚走过街道,往最近的城门而去。
    接近中午,街市上已经很是热闹。透过车窗上的细竹卷帘,能看到外头熙熙攘攘的行人。
    兄长注视着,好一会,道:“从前我觉得这街市喧嚣嘈杂,庸俗不堪。可真到了那几百里也不见人烟的地方,却时常会怀念。”
    我说:“辽东如此荒凉么?”
    “何止荒凉。”兄长道,“你若在那边的冬天待过,定会觉得下辈子定要好好做人,绝不作奸犯科。”
    我笑了笑。
    兄长也笑了笑。
    一时间,谁也没出声。
    这是那日不愉快地分别以来,我和他第一次独自坐在一起说话。
    “方才秦先生与你说了什么?”过了一会,他问道,“说你我二人之事么?”
    他敞亮说话,我也不藏着掖着。
    “还说了我和太上皇的婚事。”我说。
    兄长颔首。
    “阿黛,”他说,“你是大人了,自有决断。无论你如何打算,我都不会阻止你。如今,我只想你过得高兴。”
    我沉默片刻,抿抿唇角,道:“我知道。”
    兄长深深地注视着我,伸手摸了摸我的头发。
    就像从前在家时一样。
    正说着话,忽然,街上传来些吹打的声音。
    我循着望去,只见是一队迎亲的队伍正在不远处经过。看阵仗,那应当是个大户人家,随
    从众多,个个穿得喜庆。新郎骑在高头大马上,被众人簇拥在中间。
    蓦地,我觉得那新郎的侧脸有些熟悉。
    心头一紧,我忙掀起帘子细看。
    那队伍经过十步开外的横街,新郎转过脸来,全然陌生。
    莫名的,心头一松。
    兄长诧异地看着我:“怎么了?出了何事?”
    “没什么。”我放下竹帘。
    因得人群拥堵,车马慢下来。
    “……当下不过中午,便要迎亲么?”
    我听到路边有行人议论。
    “这有什么奇怪,必是新妇家在城外,新郎一去一回,须得走上大半日。”
    “啧啧,京城就是京城,迎亲的阵仗都比别处大。”
    “这算什么,要是王公贵胄成婚,阵仗更大。对了,你听说了么?太上皇好像也要成婚了,到那时,恐怕整个京城都要去看的。”
    “太上皇?他娶的是谁?”
    “那可不知道,想来定是个大家闺秀。不过听说他可不止娶一个,宫里要专门开采选。”
    “采选啊……啧啧,那可是太上皇,岂不是人人都要争破头……”
    走过了拥挤之处,马车又重新跑起来,那些声音再也听不见。
    前方,城门的身影已经近在眼前。
    我一直看着外头,有些定定的。
    不知为何,心跳变得比马车经过门洞时的声音更加嘈杂。
    ——就算是为了长久计,娘子也不该抵触这婚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望娘子审慎。
    秦叔跟我说的那些话,一直萦绕在心头。
    “…
    …阿黛?”
    兄长点了点我的额头。
    我回神。
    他无奈地看着我:“你在想什么?我与你说话你也不应。”
    我讪讪,忙道:“兄长要跟我说什么?”
    “我方才问你,你去洛阳之事,可曾与上皇打过招呼?”
    我愣了愣。
    ——娘子对在下说,此生定要完成两件事。一是要找回家人,二是要将那向陷害上官家的人复仇,不知娘子可还记得?
    手指攥了攥。
    “兄长,我有件事想与你商议。”我说。
    “何事。”
    “如果,我说如果。”我望着他,“兄长自己去洛阳,我留下来,兄长可会恼我?”
    “哦?”兄长问,“你为何留下来?”
    我正要答话,马车忽而刹住,我和兄长几乎趔趄。
    “大公子,娘子!”车夫在外头道,“前方有人拦马车。”
    我和兄长皆是讶然,探头望出去。
    只见路边,一个身影赫然出现。
    是吕均。
    我愣了愣,随即看向他身后。
    一队车马停在路边。十几人马,簇拥着一辆马车。
    纵然那些人都穿着寻常布衣,可无论是阵仗还是那些侍从人高马大的体格,都足以让人不敢小觑。来往行人纷纷侧目,经过他们的无不加快脚步,仿佛怀疑那说不定是一伙穷凶极恶的土匪。
    那马车里坐着的是谁,不言自明。
    “大公子,娘子。”吕均笑眯眯,走到马车前行个礼,“我家公子有请。”
    我瞪着眼睛,突然想起了什么,转头看向兄长。
    只见他脸
    上也满是讶色,触到我的眼神,似明白了什么,无奈道:“与我无干,我什么也不知道。”
    当下并非纠结是谁将那人招来的时候,我踌躇片刻,跟着兄长下了马车。
    那队车马的边上,有一处茶棚。
    这里显然被包下了,没有别的客人。
    几名侍卫正在用膳,最里面的一席上,坐着一人,正在喝水。
    目光相触,他放下了手中的杯子。
    “伯俊。”他颔首。
    兄长行个礼:“子烨。”
    说罢,朝里面走去。
    我跟在兄长身后,一声不吭。
    走到那案席前,兄长坐下。我站在他身后,没有动。
    二人一齐看向我。
    太上皇转头向店主人道:“店家,上一壶茶。可有上等阳羡?”
    店家讪讪:“这位公子,小人这茶水铺子小本生意,没有那等名茶,可否换别的?”
    阳羡茶,我和他都喜欢,从前去灞池的时候,他带的总是阳羡茶。
    什么太上皇,一点不知民情。我腹诽。
    见他一时答不上来,我说:“来一壶茉莉茶,花放多些。”
    说罢,我在兄长旁边坐下。
    店主人忙应一声,自去沏茶。
    兄长微笑,问他:“子烨怎来了?”
    “回洛阳。”他将目光从我这里收回,对兄长答道。
    我和兄长皆是讶然。
    看到他的时候,我一度以为,他是来阻止我去洛阳的。没想到,他竟是也要离开京城。
    “哦?为何?”兄长问。
    “京城的事,都处理得差不多了。该看的看了,该见的
    见了。”他说,“我出来日久,洛阳攒了不少政务,也该回去了。”
    兄长问:“那边,都辞别过了?”
    他说的“那边”,自然指的是宫里。
    太上皇道:“留了书,午后,便会有人送过去。”
    兄长明了,道:“子烨行事总是这般雷厉风行,出人意料。他们怕是要不快。”
    “我来的时候也不曾打过招呼,他们会习惯的。”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淡淡道。
    “如此说来,子烨现在也要上路了?”
    “正是。”他没有看我,只看着兄长,“我欲与伯俊同行,未知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