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入慕之宾 > 第八十九章 覆辙(上)
    每年暮春之际,端午之前,京城里最热闹的日子就是花市开市。
    兰音儿是喜欢去花市的,不过今年,她更感兴趣的是骊山行宫。
    从广寿寺回来之后,我就乘着宫里派来的车马,带着兰音儿去往骊山行宫。
    兰音儿颇是兴奋,纵然马车摇摇晃晃大半日,她也兴致不减。一路紧赶慢赶,到了骊山行宫的时候,已经是夜里。
    这处行宫,因得先帝并不常来,常年少了些修缮,并不似别的皇家园林那样富丽堂皇。去年还出过山林里的野兽跑出来伤人的事。
    也正是这个原因,景璘用它行凶,很是合宜。出了什么事,只推说常年少了修缮,出事便是天意难违,合当倒霉。
    景璘、太后和明玉已经在行宫中住下了,我去拜见他们的时候,只听宫门之处响起了入阵曲的吹打之声。
    那是太上皇也到了。
    太后望了外头一眼,而后,似没听到一般,只继续问我路上可顺利。
    “骊山离京城本就遥远,道路又难行,难为你竟要赶过来。”她说,“若我不曾记错,今日,是你母亲忌辰。”
    她的记性一向很好,我答道:“禀太后,正是。”
    太后颔首,露出怜惜之色,道:“琅琊王究竟是个孩子脾性,只想着玩耍,从不考虑许多。还是你识得大体,便是有难处,也从不抱怨。这宫中,若是人人都似你一般,便也太平了。”
    这话里话外颇有些指桑骂槐的味道。
    我
    谦逊地答了两句,不由地看向明玉。
    明玉正轻轻往茶杯里吹着气,就跟我太后平日里说话的时候那样,总端着一张冷脸,就算无聊地看自己手指甲,也不会看我一眼。
    “还能为了什么事。”私下里,明玉冷笑,“不过是她想让侄女入宫,被我挡下了。”
    我讶然:“你不是从来不管这些?”
    “谁说我不管。”明玉道,“她那侄女你不是没见过,野心就写在脸上,平日见了我,连行礼都是不情不愿的。把她选进来,还不是初一十五恶心我?我又不是傻子,才不吃眼前的亏。”
    我想了想,道:“你让她进来倒也无妨。”
    “怎讲?”
    “你可想一想,如果她进来了,宫里最不高兴的是谁?”
    明玉狐疑地看着我,过了一会,她眉梢一动。
    “你是说,董淑妃。”
    我颔首:“这宫里,最不肯让人的就是董淑妃。她那脾性,与太后这位侄女可是不遑多让。你只消礼佛去,便能让她们在宫里闹得鸡飞狗跳。”
    明玉看着我,片刻,笑了笑:“你可当真是不放过恶心董裕的任何机会。”
    我说:“我是为了帮你。”
    “得了吧。”明玉顺手拿起一颗瓜子,“啪”一声嗑开,道,“你打的什么算盘我会不知道么。再说了,我才不去礼佛。”
    “为何?”
    “太上皇还在京中。”
    我本能地想翻个白眼,可还没翻起来,却没了兴致。我不说话,伸手向她的琉璃
    盘里,也抓起一把瓜子,嗑了起来。
    明玉看我一眼,道:“你有心事。”
    “是么。”我掰着瓜子壳,“何以见得?”
    “你有心事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从来瞒不过我。”她说,“说吧,出了何事?”
    我沉默片刻,道:“明玉,当年你跟景璘定亲时,曾跟我说,你为了萧家,什么都会做。”
    明玉愣了一下。
    “为何问起这个?”
    “突然想起来,便问了。”我说,“我记得你本来连成亲也不想,何况是跟那最讨厌的人成亲。可为了萧家,你仍然愿意做,不是么?”
    “你今日是来戳我痛处的么?”明玉有些不满,嗑两颗瓜子,叹口气,“不错。我从小就知道,我虽锦衣玉食,但不过是仰仗投了个好胎,一切富贵都是家族给的。家族不好,我也要不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绝无覆巢之下仍存完卵之理。这个,你如今比我更是清楚。”
    兄长被押走之前,看着我朝我说话的样子,似又在眼前。
    “是啊。”好一会,我淡淡笑了笑。
    “你我都是懂事的,可不像你那发小,总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本事。”明玉又恢复讥讽。
    我没心情再说下去,道:“我去歇息了。”
    明玉笑眯眯:“去吧,明日可要起早些,陪我看太上皇。”
    我没理她。
    景璘听我说明日要和景珑去花市,一脸匪夷所思。
    “你不想和朕一起看着他怎么死的?”他说。
    我说:“陛下
    没有把握么?”
    景璘昂着头:“谁说的,朕什么都安排好了,绝无漏网之患。”
    兄长远去的身影,似又在眼前浮起。
    我说:“那又何必非要我看着。再说了,骊山行宫出事,消息传来,京中要有人生乱也不一定。琅琊王是左金吾卫大将军,管着京中警备,这等时候,他能坐镇京城,对陛下才是上好之事。”
    景璘露出深思之色,手轻轻叩着案台。
    “他能站在朕这边,自是善莫大焉。”他说,“你有把握让他为朕做事么?”
    “我答应过陛下的事,何曾食言?”
    景璘似放下心来,却道:“阿黛,你果真喜欢琅琊王么?”
    说这话的时候,他看着我的眼睛,并不像随口打趣。
    我不打算骗他,道:“我一向拿他当弟弟,不过论亲疏,他总比那些我面也没有见过几回的人要好,不是么?”
    景璘仍看着我。
    “说的是。”他微笑。
    ——
    得了景璘的准许,一切便好办了。
    第二日一早,我从箱子里翻出寻常女子穿的衣裳和首饰,换下身上的道姑装束。
    坐在镜前打扮的时候,兰音儿看着我,道:“玄真穿这些衣裳好看。”
    我看着镜子,将一朵宫花插在发髻上,道:“穿道装不好看么?”
    “也好看,只是太素净了些。”兰音儿道,“戴上花和首饰,添几分喜气,衬得玄真也明媚了许多。”
    说罢,她好奇地问:“玄真今日不穿道装去看田猎么?”
    “
    不穿。”我说,“今日那田猎我不去。”
    兰音儿诧异不已。
    看着她,我其实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她今日注定要替我看到不好的事,或许还会成为阴影,让她一辈子挥之不去。
    “兰音儿。”我说,“有一件事我还不曾告诉你。”
    “何事?”
    “你的弟弟妹妹已经找到了,都在荆州。”我说,“秦叔已经派人带着赎金去接了,过些日子,就能回京来。”
    兰音儿登时露出惊喜之色,一下站起来:“真的?”
    “真的。”兰音儿眼睛红红,一下拉着我的手,激动得结结巴巴;“我……娘子……我……”
    “你也不必谢我,”我平静道,“这是你我当初说好的。你弟弟妹妹到京之后,你也不必再为我做事。我会给你一笔钱,你带着他们过自在日子去。从前的事,你也须按约定那般,再也不提,知道么?”
    兰音儿笑起来,泪珠子跟着笑容一起蹦了下来。
    “知道……”她用力点头,一边笑一边擦眼泪,“知道……”
    我拍拍她的手,望向外头。
    早晨的天空有些沉。
    这并不太像田猎该有的明媚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