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入慕之宾 > 第七十章 旧事(四十二)
    “洛阳?”我吃一惊,“为何?”
    “你外祖父甚是想念你。”他说,“先前他见到你兄长时,总问起你。如今天气暖和些了,你也该去看看他。”
    我望着父亲,犹疑片刻,道:“父亲让我去洛阳,果真只是为了探望外祖父?”
    父亲看着我,脸上有些疲惫之色。
    “不尽然。”他说,“太子的事你也知道了。近来朝中有些不太平,你去洛阳,可避一避风头。”
    我说:“父亲和兄长也去洛阳么?”
    “不去,京中还有许多事物,我和你兄长走不开。”
    “那我也不去。”我说,“父亲,不过是些闲言碎语罢了,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想说什么便由他们说去,能奈我何?太子被废了就被废了,我与他又不曾定下婚约,又与我何干?我此时去洛阳,反而像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更惹人说三道四。人正不怕影子歪,父亲和兄长在何处,我就在何处,我不必躲。”
    父亲看着我,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
    不过,他没有让步。
    “不是要你去躲,而是要你远离这是非之地,对你有好处。”他说,“此事,我意已决,你明日就启程。今夜收拾收拾,早些歇息。”
    说罢,他不多言,转身而去。
    我望着他的背影,怔怔的,突然想起一件事。
    现在已经入夜,我该如何将这个告诉子烨?
    父亲这决定很是突然,并且行动得很是迅速。第二日一早,车马就已
    经备好,我在侍婢的簇拥之下,上了马车。护送的家奴有十几人,都骑马,颇有些像模像样的阵仗。
    我知道,这情形,是无论如何不能去找子烨了。于是,我只能在途中以要去向姑母还愿为由,强行让他们带我去一趟青霄观,趁着给姑母擦拭牌位的机会,将事先写好的信塞到牌位后面。
    而后,我真心实意地向她拜了三拜,求她保佑我和子烨可一切顺利。
    去洛阳,没有一个月是回不来的。
    离开京城时,我望着远去的城门,满脑子想的都是子烨。
    我倒是不担心他找不到信,只是这般要紧的时候,我竟是不在。
    不知道他会不会按照先前计议的那样,去向父亲提亲?
    父亲会不会答应?
    失落之间,忽而有一个念头。
    我要是再大胆一下,昨夜直接跟父亲说我和子烨的事,他会不会就不让我去洛阳了?
    再想了想,这念头随即打消。
    父亲要是知道我竟敢在他一心一意要把我嫁给太子的时候,跟别人私定终身,他一定会把我的腿打折。
    从小,我就很喜欢洛阳。不过这一次来洛阳,我感觉每天都过得很是漫长。
    外祖父很喜欢我。洛阳的舅父舅母、姨父姨母以及表兄妹们,也时常来看我,带我到各处去玩耍。
    然而我总是心不在焉。
    每天早上起来,我都会问侍婢,京城那边有没有捎信来?
    侍婢每每都是摇头,只说没有。
    我很是失望,一天一天地
    数着日子,猜测子烨在做什么。
    他是不是也在想我?会不会跑来洛阳看我?
    想着这些,我的心头总是不由悸动。侍婢们看着我,叹气摇头,说娘子你还是想开些,切莫为了太子忽悲忽喜,过度伤神。
    外祖父和一干亲戚们自然也是能看出来我不对劲的,不过,他们和侍婢们的理解一样。我的表姊妹们甚至对我很是同情,宽慰我说,就算嫁不成太子,我将来的夫婿也定然是人中龙凤,让我切莫忧心。
    听得这话,我颇为满意。
    子烨是不是人中龙凤?他当然是。
    可我左等右等,始终没有任何关于他的消息。按道理,要是他向父亲提亲,父亲应许了,那么一定会很快派人将好消息送来。
    可一个月过去了,京城里始终没有动静。就连兄长也没有给我写信,跟我说一说京中有什么事。
    直到一个月又七天的时候,我终于听到了京中的消息。
    这却不是家人给我的,而是舅父来探望外祖父时,向外祖父说起的。子烨的老师杜行楷,被撤职下狱了。
    我端着茶,正要送进去,忽而听到他们提起了杜行楷的名字。
    “杜行楷?”外祖父道,“我想起来了,可是文皇帝时的那个杜行楷?”
    “正是。”舅父道。
    “他竟是还在朝中?”
    “先前是被文皇帝下了狱,可没多久就放了出来。后来,穆皇帝让他做了齐王的老师。这位齐王,父亲是知道的,如今可谓
    世人皆称颂,杜行楷也因此又得了朝中青睐。就在开年之后,圣上将他提拔为了御史大夫。”舅父说着,叹口气,“此人也是仕途多舛,上任还不到三个月就开罪了许多人。据说这次被撤职下狱,还跟太子有关。”
    “哦?”
    “太子被废之时,有一条,是勾结党羽,陷害忠良。”舅父道,“这杜行楷,就是党羽之一。杜行楷在任上一连参了好几名大员,撤换下马。如今这账都算到了太子头上,杜行楷勾结太子行不义之事,自也不能免罪。”
    外祖父沉吟片刻,道:“杜行楷这个人,我以前见过。是个刚正的性子,也颇有见识和才能。只是行事未免激烈了些,故而当年触怒了文皇帝,被整治了一番。不想这么些年过去,他仍是如此。”
    舅父不以为然:“我看,便是如此才足证他没什么见识和才能。凡贤能之人,必是性情通透,遇事进退有度。父亲是没看过他给朝廷的那些革新方略,那些关乎税收、改制什么的,哪一条做出来不是要得罪一大片,朝臣们岂能容他如此胡闹?就算他这次倒霉是因得圣上收拾太子而借题发挥,我看他也不冤枉。”
    “话不可这么说,要革除弊政,手段不激烈些,总难有成果……”
    我站在外面听着,只觉心乱如麻。
    子烨十分敬重杜行楷,如今他出事了,子烨会怎么做?
    我望着外头阴沉的天空,忽而有了
    很不好的预感。
    <hr class=\"authorwords\" author=\"海青拿天鹅\" identityid=\"b22b18b1b27ba78847b9e86e41c000cb\" />
    今天还是一章,鹅出门办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