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 172.第172章 年味儿
    第172章 年味儿
    “要说三大爷也是,你说吃也吃我的了,拿也拿我的了,也就别说了。嘿,当着人面儿,捅我一刀,你什么玩意儿你说这是。”
    秦淮茹听出话里味儿来了。
    忍着脸上涌出的一抹笑,问道:“冉老师不理伱了?”
    冉老师如果跟何雨柱没戏,那秦京茹的事儿……
    这红娘不就又成了么。
    “骑车颠儿了。”
    何雨柱一副‘那肯定啊’的态度,说道。
    秦淮茹眼神变了。
    看何雨柱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大堆饭盒。
    装满了金华火腿肠的饭盒。
    嘴角就忍不住咧开了。
    其实面对别人家的悲哀,她知道自己不应该笑。
    但谁让她没受过专业训练呢。
    那话咋说来着,除非忍不住。
    于是,就没有忍住。
    “乐什么啊?”
    何雨柱无语道。
    “你呀,这辈子就是没媳妇的命!人冉老师,是看你这人不错,替棒梗交了学费,是吧?人家没别的意思,没跟你搞对象的意思,啊。”
    “不不不,不不不,我,我不这么认为,我不这么认为……”
    何雨柱一激动,嘴都瓢了:“所以说,您还得帮我一忙,你呐,帮我去学校,给冉老师那儿解释解释……”
    马上就过年了,何雨柱想秦淮茹帮他去学校跟冉老师解释,那也得年后。
    可只要应承了,就得做。
    这是诚信问题。
    何雨柱就想先落实了,省的心里一直惦记着。
    “我不管。”
    秦淮茹此时心里乐呵着呢。
    替你跟冉老师解释,那我表妹的事儿不就又黄了?
    自己还得当这个媒人呢。
    没有恩惠,怎么好再给家里倒腾他的盒饭啊。
    小女人的心思,容易钻牛角尖。
    昨个儿贾张氏一直惦念着傻柱家的饭盒,再加上昨晚苏木那铁疙瘩一样的心性……
    “别介啊,这大年三十还一块包饺子呢。”
    秦淮茹也是听一大爷提过一嘴。
    几家凑一起过年,肯定是每家都出点东西。
    秦淮茹还想着省一点是一点呢,随口就说:“你买肉啊?”
    如果何雨柱再买肉馅儿,那么自家有面,有白菜,和萝卜,都是现成的。
    也就更没压力了。
    一切都是为了生活。
    “一块钱馅儿。”
    何雨柱伸出左手,做发誓状,话是说的斩钉截铁。
    为了再争取冉秋叶冉老师,何雨柱是真的下了狠心了。
    秦淮茹低头搓衣服,心里正琢磨呢。
    秦京茹的事儿成不成还不一定,但去学校帮何雨柱解释一下他跟三大爷的事儿倒也轻松。
    过年的事儿可是眼巴前的。
    而且,轧钢厂关饷放假了,盒饭怎么也得过年上工之后的事儿了。
    于是就有点心动。
    “二块钱的。”
    这时,伺候好了聋老太太的一大爷易中海手揣口袋也走了回来,搭话说道。
    “我出一块,到时候把聋老太太叫上,咱们四家一块过年。”
    何雨柱和秦淮茹都转身看了过去。
    “那好啊,剁馅儿,和面儿,我都包了。”
    “行!”何雨柱见一大爷也过来了,恨恨的指了指前院的方向,咬着后槽牙道:“三大爷绝不能痛快了……”
    “这,他这又是怎么了?”
    “一大爷,别提了,他呀,就是个没媳妇的命!”
    秦淮茹也没什么好遮掩的:“这棒梗他老师,不冉老师嘛,不来咱们院了吗,我还以为这回跟傻柱能成,结果又出岔子了,都让三大爷给搅合了……”
    听秦淮茹这么说,易中海反而觉得心头更轻松了。
    没成好。
    没成,可不是就更好了啊。
    ……
    苏木顺手帮了聋老太太后,就骑车直奔西城区部队大院。
    大院每逢过年,管理科都会给每户军人军属家分发‘小炒’的优惠券。
    优惠券根据职级不同有多寡之分,但各家凭每张券都可以从食堂打一盘如:熘肝尖、木须肉、回锅肉等甲菜。
    如果有特殊想吃的年夜饭,也可以提前在食堂缴费预定。
    苏木家虽然不住大院,但只要还有家人在京城,就绝对不会漏过。
    而且呢,大院的初一到初三,家家户户几乎都是全去食堂就餐,一家人围坐一张八仙桌,与邻里共聚一堂,大家有说有笑的,其乐融融。
    毕竟军人大院,几乎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外地人’。
    今年初二,院内大食堂要举办婚礼。
    苏木的拜年计划就要被搁浅。
    索性就今天走一遭。
    顺便打算去食堂的豆腐房弄点豆腐。
    在外面买的,都是一小块一小块,想要多买还不给。
    而苏木是打算包圆儿一笼。
    反正他领了小炒的票,明儿也用不上,干脆就通融通融,换了它。
    其实苏木还挺喜欢部队大院的过年氛围的。
    但苏川柏不在京城,大哥大嫂也远在山东。
    之前打过电话,今年过年期间任务重,回不来。
    大哥不动身,嫂子跟孩子也就不回来了。
    来到李伯伯家。
    正巧一家人连同警卫员们都在忙着打扫卫生呢。
    大院氛围跟外面不同。
    管理科每次都会通知各家各户打扫卫生,之后还会挨家挨户检查,每年的今天,是大院组织卫生评比的最后时刻。
    各家各户都很重视的活动之一。
    田妈妈正在厨房搓洗不比她半边身子小的大案板。
    看样子是很久没用了。
    苏木也不客套,挽起袖子就接过来。
    “我后天就不过来啦,提前给您们送点年货,想着一会儿去赵叔叔、孔叔叔和肖叔叔他们那边也转一圈……”
    年三十中午之后,食堂的黑板就会贴出来帮厨通知。
    田妈妈等人都是积极踊跃分子之一。
    到时候就得抄起自家的盖帘、擀面杖等,然后伙同邻里的这群家属阿姨们去食堂帮着包饺子。
    因为食堂除了赶制过年饺子,还要组织春节游艺活动。
    扯一长溜的铅丝,写谜语,挂贴灯谜,
    钓竿顺空酒瓶、
    蒙眼摸寿星等各种式游戏……
    苏木形单影只,刚脱离了硝烟弥漫的战斗洗礼,对这种热闹欣赏却又敬而远之。
    田妈妈暖心的拍了拍苏木的肩膀。
    弄完了案板和盖帘后,苏木跟着从厨房出来,去二楼跟老李伯伯打招呼,推门就看到趴在书桌下面的老李同志撅着屁股在擦抽屉下面。
    一生要强的老红军同志,去年一时不查,卫生评选中丢了个人,今年是卯着劲儿呢。
    从老李家出来,苏木又去了隔壁院子的赵叔叔家,再回来去看望了孔叔叔,举家搬迁后还有老人驻留隔壁的胡叔叔家的老人,最后才来到肖家。
    自己素描绘画专业的大徒弟,已经凭借自己的勤奋和爱好,就要青出于蓝了。
    一圈绕下来。
    时间就来到了傍晚。
    午饭是在孔叔叔家吃的。
    喝了小半斤的酒。
    晚饭就自然落在肖叔叔这边。
    苏木也没客套。
    他每家给的年货都很硬。
    中午孔叔叔那边切了酱肘子。
    晚饭肖叔叔这边,也把其中的一大块腊肉和白菜粉条给炖了。
    其实从昨天起,大院的食堂就已经很忙了。
    所以军属们也都默契的很少去开小灶,尽可能自己在家解决。
    苏木额外送了肖春生和肖艳秋礼物。
    一本画册,是送给肖春生的。
    是苏木出任务的闲暇之余随手画的,既能扩宽春生的眼界,又能让他对当兵心向往之,还能让他通过画作再提升自己的技巧。
    三全其美。
    送给艳秋的,同样是出自苏木手的一个b5大小的本子。
    前面几页有苏木的示范,后面则是留给艳秋自己涂鸦的空间。
    一本手账。
    女孩子嘛,管钱挺好的。
    艳秋本就是肖家的小管家婆,艳秋对这个手账很是喜欢。
    饭后,苏木回了对门自己屋子待了一会儿。
    在这里待的时间不多,但却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穿越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光中,自己命运的转折,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和感动,是从这里开始的。
    夜幕降临。
    苏木骑车离开大院。
    回了西吉祥胡同。
    要过年了。
    年三十的清晨,他希望睁眼时,身边有个雪茹姐陪伴。
    想来一定挺幸福的吧。
    ……
    年三十。
    各家都有各家忙。
    原本按照往年的流程,三个大爷是要从后院聋老太太开始,给四合院贴对联的。
    一大爷和二大爷组织,三大爷亲笔题词,顺便会收点瓜子生之类的好处,美其名曰:润笔。
    但今天一线车间出了次品,刘海中和儿子刘光天都被喊回了厂子里。
    国家集体的利益大于一切。
    这写对联和贴对联的活,就成了一大爷和三大爷的任务了。
    后院聋老太太家,去中院的过道门槛,穿堂的两头,还有垂门和金柱大门……
    一大爷端着打的浆糊,三大爷拿着写好的对联,两人配合着从后贴到了门口。
    “三大爷,你这字写的可是真好,越看越受看。”
    易中海由衷的感慨。
    阎埠贵的字确实不错,这都是年轻时起就下过苦功练过的。
    三大爷阎埠贵显然对易中海的吹捧很是受用,倒也一点没谦虚。
    笑着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按过去的话说,不见人只见字,便知其人八分。”
    两位大爷站在门口,仰看着对联感慨着,闲聊着。
    身后拐角出现了一个身影。
    许大茂看到门口站着的两个大爷,不由身形一窒。
    自己赶着过年的挡头去乡下放电影,为的就是多混一点土特产。
    这几天几乎是一两天一趟,每次回来都满载而归。
    看到的人多了,总归是影响不好。
    而且呢,这一大早的,自己才回来,又不是下午或者晚上……
    可人都已经到这儿了,也只能硬着头皮推车走上前,硬着头皮打招呼。
    “三大爷,一大爷。”
    阎埠贵回过头,看到许大茂后面拉着一大捆葱,前面车把上还挂着好几个大兜子,镜片后面的一双眼睛都泛着光。
    “大茂,你现在日子够忙的啊。”
    许大茂尴尬的笑了两声:“天天上乡下给人放电影去。”
    “呵呵,天天有收获你……”
    三大爷意有所指的笑道。
    许大茂会来事儿,听出了话音,低头就从车把上一个兜子里往外掏。
    “一点山货……”
    许大茂动作刚开始,山货还没拽出来呢,阎埠贵就伸出双手,越下了俩台阶迎了过去。
    “吆吆吆,好好好。”
    一串晒干了的野生蘑菇就被他收入手中。
    许大茂又继续往外拽:“一大爷……”
    “别别别,我就不要了。”
    易中海赶紧摆手。
    他可以不闻不问,但绝对不会同流合污。
    这点小恩小惠,还不值得。
    毕竟易中海的收入并不低,八级工的工资,一个月99元呢。
    并不贪婪这点野生小蘑菇。
    许大茂眼底闪过一丝遗憾,下意识的看向三大爷阎埠贵。
    “没事,我不客气,我不客气。”
    跟许大茂摆摆手,又扭过头跟一大爷易中海道:“野生小蘑菇,有嚼头。”
    “得嘞,那我先进去了。”
    “您慢走!”一把野生小蘑菇,就让三大爷从‘你’换成了‘您’,还亲切的帮许大茂提自行车后屁股:“我帮你摷一把。”
    “得得得,谢谢。”
    许大茂头也不回的走了。
    易中海当面拒绝,让他有点下不来台,也不想多留。
    三大爷阎埠贵还笑着远远的喊了一声:“留神呐。”
    等许大茂进了垂门,他才收敛了笑容,有点疑惑又有些羡慕的跟易中海问道:“一大爷,许大茂这两天天天往家倒腾东西,我说在你们厂里当一个这放映员,肥缺啊!”
    “他三大爷,进去吧。”易中海没直接回应阎埠贵,倒是换了个话题:“我那还有几张红纸,看看谁家没写呢,再麻烦您给写一对。”
    一听这话题,三大爷就又眉开眼笑了。
    “举手之劳,来点润笔就行。”
    两人又恢复了起初有说有笑的状态,迈步进了院子。
    他们前脚进去,苏木后脚就骑着凤凰自行车出现在胡同口。
    今天他没有去晓市。
    陪雪茹姐一觉睡到了自然醒。
    在西吉祥胡同贴了对联后,被打发来这边给屋门贴对联,还有窗和年画。
    李大娘那边早就准备好了。
    俩女人在收拾屋子,拾掇饭菜,等年三十还要一起守夜过春节呢。
    这个春节,陈雪茹是非常期待的。
    不仅家人有了,爱人,也陪在身边。
    全乎了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