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 128.第128章 非但不投降,还胆敢还击
    第128章 非但不投降,还胆敢还击
    1960年5月。
    3班哨所换防,到了42公里外的生产点。
    苏木隶属54军30师。
    该师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分散在四川境内分散执行生产任务。
    整师有几十个大生产点,开采出来的以班为单位的小生产点更是不计其数。
    3班之前的驻地是58年西藏那边剿匪后为以防万一设定的哨岗点。
    经过一年多的经营,也几乎成了悬浮在山上的半个生产点了。
    虽然对于粮食作物生产没有起到什么帮助,可也在物资缩减的情况下,自给自足了小半年。
    全员得到了嘉奖。
    她已经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女士自行车。
    自家大院里培养出来了一个战斗英雄,街道办和居委会对大院大爷们是有嘉奖的吧?
    得去单位问道问道……
    苏木的心情就很复杂。
    估计系统金手指给他加运气了。
    果然叫‘三’的,都不是什么正经玩意儿。
    但现在,她不免有了一丝犹豫。
    跟同事在外面好好的庆祝了一番。
    可能老婆子就觉得,儿子没了,儿媳妇也不知道留不留得住。
    李晓兰一直跟秦淮茹关系不错,还跟着她学手工活来着呢。
    苏木是她的恋人,学校里都是拿兵哥哥对象来调侃她的。
    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给苏木生一个孩子,从而坐正自己的身份。
    而秦淮茹一个身单力薄的女人,老爷们干的活她肯定是不行的。
    或许是大家也想以这样的方式跟谢班长再多呆一阵子吧。
    深切戳中了所有人的心窝子。
    这个年代的交通不发达,通讯也很困难,只凭借书信来往。
    当即表示一直伺候贾张氏,照顾孩子,不会抛弃她们。
    一来二去就很亲近。
    如果秦淮茹接班,她就能转为城市户口。
    一大妈和三大妈正在穿堂那里坐着晒太阳呢,还有刘家的媳妇。
    冉父是纵容女儿的,但冉母还是固执己见。
    这是她准嫂子,还是好姐姐。
    后来也没瞒得住李晓兰。
    第一个看到他肩膀光秃秃的样子。
    “这不争气的肚子!”
    别看激烈的战斗中带着三个战士创造了战场奇迹,可他连层皮都没擦破。
    苏木对自己的要求严苛了许多。
    事后秦淮茹发现自己又怀孕了。
    已经显怀的秦寡妇。
    可毕竟男未婚女未嫁,起码的颜面还是要保留的。
    轧钢厂再人性化也是不太乐意的。
    何雨水飞奔回去的目的,是跟李晓兰分享。
    有些大事件虽然苏木不清楚具体时间,但风雨欲来的感觉还是被他清晰敏锐的把握住了。
    脑子里不由得划过一个画面。
    这一刻,忐忑是有的,但热血上涌,战士吃粮拿饷保家卫国是本分。
    但更多的,还是运气实在是好。
    李晓兰在屋里看报纸。
    我们是最强的,陆地最强。
    苏木也终于跨过了川藏边界线,进入了他日日瞭望的藏地。
    她回四合院的时候就更勤了。
    眼瞅着距离生育没几天。
    儿子的抚恤金加上卖工作的钱,再加上之前的一些积蓄和养老的棺材本,盘算着也能过余下的日子了……
    远处跑来了两个战士,是连部的小战士。
    旁边还有陪着她聊天的秦淮茹。
    贾东旭一次下车间操作机器出故障,抢救不及时当场牺牲。
    也通过食物的诱惑怂恿整个3班战友们跟着一起锻炼。
    还有棒梗和小当呢。
    卡车上,整个3班都其乐融融。
    3班不信。
    因为有人出价好几百,贾张氏心动了。
    京城。
    一大早,谢班长独自在宿舍里整理行囊。
    苏木被曾师长特别传召,陪同他去福建出差开会。
    ……
    两年的朝夕相处,有着共同的理念和抱负,分别之际心情肯定不太好。
    始终觉得自己女儿应该嫁给一个书香门第。
    自家男人成了战斗英雄,她与有荣焉。
    没有国哪有家。
    而且最近的时局不是很稳,老兵探亲回去的也不多。
    源自一句霸气十足的汇报:“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嗯,现在是秦寡妇了。
    陈雪茹的压力来自于自身,更来自于苏木逐渐荣耀的身份。
    这事儿就顺理成章了。
    雨水一颗心都拴在苏木身上了。
    家中老娘年岁大了,谢班长不得已要脱下军装回去尽孝。
    “唉……”
    何雨柱这个当亲哥的还没表示呢,哪儿能让苏木的嫂子掏腰包。
    何雨水骑着自行车在巷子里飞奔。
    这是苏木带领3名同样在追击战中失散的战友组成的临时战斗小组创造‘神迹’后汇报时的言论。
    弄得跟特别爱好厨艺似的。
    苏木又是振奋的。
    一家三口虽分割两地,却也都为苏木担着心。
    苏迎军就出面帮着打理了一番。
    车子买的二手。
    原本是李晓兰的那辆。
    不然子弹怎么都绕着他跑呢。
    没到下班点儿呢,大哥肯定是在轧钢厂后厨当大爷呢。
    因为子弹不长眼,到处乱飞。
    李晓兰怀孕了,挺着大肚子骑车不安全,现在是苏迎军接送,或者坐公交车然后腿着回家。
    可后来经过李晓兰帮着一分析,贾张氏也后怕不已。
    如果早早的怀了孕,哪有这么多烦心事呢。
    顺便跟苏川柏在福建军区父子重逢,一起过了个年。
    补充一下外婆的空间。
    每天清晨跑步拉练,从山顶看过去,能看到西藏部分风格迥异的建筑在阳光下仿佛散发着佛光。
    整军待发,奔赴前线。
    贾家事情上苏家帮了很大的忙,让本就走的挺近的秦淮茹和李晓兰关系又近了一层。
    苏迎军就更简单。
    苏木觉得即便这里是平行时空,有些该爆发的事情还是会如期而至。
    冉秋叶看到报纸,心中满是骄傲。
    送老班长返乡。
    哪怕苏木已经成了战斗英雄,可在冉母的潜意识里,想到苏木,就会想到那个蹬着三轮板车的小伙子。
    孩子随娘落户的政策下,三个孩子也就都有了供应粮。
    苏木有这样的渠道,得以跟亲人相聚过年,也算是增师长有心了。
    背地里,也是一种压力的释放。
    秦淮茹也是由衷的夸赞道。
    倒是个好生养的。
    秦淮茹也是会来事。
    可能是他敏锐的感觉神经帮了大忙,跟身体素质有关系。
    只是要等生了孩子后再去上工。
    苏木在这个月,申请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
    当然不是找何雨柱这个亲大哥。
    在吃饭的时候放在母亲的眼皮子底下。
    最终,秦淮茹顺利接了贾东旭的班。
    岂能在这个时候退缩。
    1962年,国庆前夕。
    所有人都在庆贺苏木的英勇战绩,只有把苏木当亲弟弟的李晓兰第一时间关心他是不是受了伤。
    “好好吃饭,看什么报纸!”
    退伍申请的审批流程不慢,但交接和提拔班副刘超成为新班长,选拔苏木当副班长的程序却有些长。
    邻里邻居的。
    来到了谢班长正式退伍的日子。
    敢情是为了这茬儿。
    何雨水考上中专,毕业工作起步就高一点,值得庆贺的事儿。
    苏木要真正的赶赴战场一线,去沐浴血与火的拼杀。
    如果不是有门洞空间在,早就货满为患了。
    怕用力过猛出了事儿。
    门口出现了谢班长的身影。
    不然李晓兰也是要上班的。
    觉得自己年纪比他大,哪怕他改了年龄也小自己一块金砖呀。
    战争虽然残酷,可阿三实在是有点软柿子,一捅就漏的那种。
    苏木身体清洁溜溜,一点伤疤都没有。
    3班其他人都在外面等着。
    听到何雨水的话,都很是吃惊。
    1960年年底。
    她也就认定了自己是军嫂。
    可以后日子怎么过呢?
    秦淮茹肚子里还有一个。
    她特意带了报纸回家。
    感觉配不上自己的宝贝闺女。
    何雨水读中专了,大姑娘了,问及愿望,说是想要一辆自行车。
    陈雪茹在二楼。
    打阿三,难道还比吃咖喱困难吗?
    现在李晓兰即将生产,身边缺不了人,秦淮茹也就时常过来陪李晓兰。
    现在苏木的金手指空间里各类物资充盈。
    但何雨柱听到后非要给钱。
    ……
    有了施展的舞台。
    有着上一世初中近代史的铺垫,再加上如今身临其境的氛围感触。
    果断的转身。
    她想直接找人把这份工卖掉。
    第一印象实在不佳。
    挺着大肚子在家待产了。
    “苏木可真厉害。”
    三大妈眼珠一转,当即就挪屁股回了家。
    也难怪增师长时隔一年多终于想起苏木这个小家伙来了。
    换防后苏木依旧负责3班‘小灶’的工作,甚至因为工作内容而不得不跟连队的炊事班打成一片。
    趁着过年的几天假,苏木也搜刮了不少的南方特产。
    而现在的苏木,则挺悠闲的。
    她倒是也可以选找何雨柱帮忙,去食堂后厨。
    只有经历过战场的人,才知道在战场上活下来有多不容易,又多么的幸运。
    在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藏传佛教历经风雨却久盛不衰。
    谢班长也听到了传讯。
    只能从学徒工开始。
    1961年苏木又经过一次换防,这次就又回到了山上。
    说不上谢班长是运气好,还是不好。
    谢班长一丝迟疑也没有。
    “也不知道小弟有没有受伤,当兵打仗这么冒失!”
    小弟本事了,给苏家挣脸了,他当大哥的高兴。
    秦淮茹脑子挺灵活,干脆去找了一大爷易中海,转职去车间干钳工了。
    所以年夜饭又热闹又带着一丝悲凉。
    大哥何雨柱虽然有时候很不着调,但却总算是对自己这个妹妹用了点心。
    陈雪茹抚摸着自己没有一丝赘肉的小腹。
    何雨水每次回来都会陪李晓兰,或者逛街遛弯,或者给她做好吃的。
    逃兵,是最可耻的。
    反正何雨水有了自己的自行车。
    所以李晓兰就给了。
    关键时候搭不了手,也能帮着喊人。
    1961年的大年三十,是3班十名战士集体在山上度过的。
    仰躺在欧式沙发的靠背上,双脚搭在茶几上。
    冉秋叶被冉母训斥了好几句,却依旧难掩脸上的笑意。
    身上好几处伤疤都是触目惊心。
    例如‘小三’、‘瘪三’、‘阿三’……
    毕竟贾东旭也一直是叫他军哥来着。
    真没了工作,是要打算回乡下吗?
    这事儿吧,贾张氏一开始是不同意的。
    但贾张氏不同意,说钳工是体力活,粮食补助每月比后厨要多。
    战争,要开始了。
    当了厨师领班这么久,好赖给妹妹钱了一回。
    要不是家中媳妇待产期间,不喝个肚子溜圆绝不散场。
    苏木不信。
    过了年,谢班长就要退伍了。
    他可不是真的炊事班战士啊。
    有饺子,有糍粑,有糯米糕。
    小弟自打上了战场,这几个月,苏川柏也好,苏迎军也罢,就没睡踏实过。
    “晓兰姐,晓兰姐,苏木成战斗英雄啦……”
    大家还有些不太适应。
    随意且霸气。
    有可能自此一别就是终生再难相见。
    练兵千日,正值用人之时,身为一名班长,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
    整个130师都不信。
    自己又是个有过两次婚姻的女人,名声不好,跟苏木这个战斗英雄在一起,会不会拖累到他……
    何况,这不就是入伍后一直被灌输式和坚持的理念嘛。
    日子不就过得下去了吗?
    苏木成了战斗英雄。
    毕竟自己当家的就是在枪林弹雨中爬过来的。
    虽然何雨水跟苏木的关系吧,有目共睹。
    苏木是唯一的大厨,掌勺做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李副厂长无奈之下才答应了的。
    不过贾东旭的练习生工作她是没能力接替的。
    秦淮茹得了工作,这时候也不敢刺激和违背贾张氏,就答应了。
    第一时间就请了假,飞奔回家。
    苏木出名了。
    这一大家子的吃穿用度可不老少。
    但贾张氏逮着来家里慰问的李副厂长就是一通抱腿痛哭。
    何雨水扬着报纸,一溜烟的钻进了前院东厢房。
    换上了刚刚脱下来的军装。
    新兵入伍前两年是没有探亲假的。
    一个稚嫩的少年窘迫的弓着身子逃离出去,跟她擦肩而过……
    她的手边也有一份报纸,上面还有好多次自己睡梦中醒来的枕边人,无数个夜里梦到的小情人。
    苏川柏脸上挂着的笑好几天都憋不住,脸绷不起来啊。
    传来了最新命令。
    时间一晃过去了三个多月。
    谢班长依旧是班长,刘超还是班副。
    苏家都很骄傲。
    今天看到了报纸,欣喜若狂。
    不过何雨柱说的也在理儿,苏迎军点头称是。
    现在的苏木正在火车上睡觉。
    战场英雄,还是党员,自然要大力培养,火速提干了。
    他早早地接到了命令,奔赴南京军事学院,去进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