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 第106章 饭香和肉香
    第106章 饭香和肉香
    不知道是不是有图书馆氛围的加成,苏木总感觉冉秋叶对他有着从未有过的情绪化。
    还以为她就是那种清冷的性子呢。
    然而今天挺意外的。
    没想到冉秋叶也会有亲和的一面。
    无论是帮着查找杂志书籍,还是跟苏木对话,都嘴角含笑。
    这种磁场让苏木觉得很舒服。
    如果不是图书馆闭馆下班,苏木还不舍跟冉秋叶姑娘分开呢。
    谁知道分开后各自睡过一觉,会不会又回到之前那种清冷有着隔阂的状态呢。
    图书馆距离冉秋叶家不远。
    板车行驶在胡同小道上,后面坐着冉姑娘。
    苏木就有种铁杵磨成针的成就感。
    原来凭用心和感情追女孩子,是这样的一种体验。
    之前的苏木没追过女孩子。
    学生时期暗恋过,毕业前夕想要表白的时候,人家都是有过两个夭折孩子胚胎的娘亲了。
    再后来,苏木分不清对方是冲着他人来的,还是钱来的。
    反正就感觉自己衣食无忧了,魅力也就自然而然上来了。
    有种物质决定爱情的认知体验。
    跟现在完全不同。
    把冉秋叶送到门口。
    也得到了爽朗清脆的带着笑意的告别。
    确实跟以前不同了。
    说不出为什么。
    苏木隐隐能感受到冉母对自己貌似不太待见。
    因为偶遇过,态度很平和,但距离感十足,缺乏基础热情。
    这一点,苏木还是能感受得到的。
    坚持到家门口,冉秋叶都没有改变态度。
    或许是某个环节自己做了什么得到她认可和认同的事情了吧。
    反正苏木一头雾水。
    不过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苏木也就不多追究了。
    他压根也没有多搜集恋爱经验,以备后续再用的打算。
    那种危险系数太高的念头,跟这个时代的爱情观和价值观是格格不入的。
    会出大问题的。
    回到四合院。
    大哥和嫂子还没回来。
    确切的说,在外面上班的人,都还没回来呢。
    但凡在单位上班的,哪有几个能像苏木这般时间自由。
    嗯,话不能说太满。
    穿过垂门,就看到许大茂打着哈欠从穿堂走了过来。
    “木头,今儿接活咋样?”
    “还行,大茂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也没一会儿,吃了中午饭才往回赶,我有事儿出去一趟,改天去哥哥那边喝一顿。”
    “好嘞,大茂哥,您先忙,我回屋去。”
    许大茂摇摇晃晃的出了院子。
    看他那样子,刚才估计是在自个儿屋里睡了一觉,这会儿还没彻底清醒呢。
    苏木回到屋里,洗漱之后换一身居家的衣服。
    宽松朴素之中却非常的干净清爽。
    虽然日子平凡又平淡,也可以有生活的仪式感。
    换一身衣裳,就代表把外面的一切都暂且放起来。
    余下的精力,就只剩应对一顿晚饭和睡眠任务了。
    翻了一下厨房,有几根大葱和两颗土豆。
    苏木翻手一转,案板上顿时多了一块肥瘦兼宜的猪肉。
    野猪不是没有肥肉,只是肥肉少瘦肉多罢了。
    自从苏木学会了何雨柱处理野猪肉的方法后,在空间里进行了照猫画虎的复刻。
    效果还蛮过得去的。
    即便稍微有些许差距,大油大料烹饪,再加点辣椒提味儿,就都能掩盖过去。
    菜谱是酸辣土豆丝和葱爆肉。
    苏木厨艺一般,所以做饭步骤就很轴。
    先一点点准备好两道菜所需的全部食材和调料。
    像是葱姜蒜都分成两堆,按照菜式完全分开。
    热锅时,还嘀嘀咕咕的重复着步骤。
    其实他是记得住的,可因为手艺欠佳,所以每次做饭都害怕自己忘记。
    重复步骤这一点,俨然成为了苏木二世为人的习惯性思维。
    酸辣土豆丝出锅的时候,香味儿已经在院子里弥漫开了。
    自然少不得有一些邻里家不懂事的孩子开始闹腾。
    自然也少不了被打哭的。
    院子里顿时也跟着热闹起来。
    都是最普通的生活气息。
    人们陆陆续续回来了。
    忙碌了一天,没谁不是饿的饥肠辘辘。
    现在全京城都陷入了粮食短缺的情况。
    工厂食堂也没法敞开了放量。
    饭稍微稀一点,窝头杂粮比例稍稍多一些,就不太抗饿。
    一进院子闻到前院的饭香味儿。
    下意识的第一眼就是扭头瞅东厢房。
    待看到东厢房屋门紧闭,南边小厨屋没有动静,就又会不由自主的看向东耳房。
    这已经是惯性了。
    整个四合院不太受影响的,也就苏家两兄弟。
    在他们这群工厂工人家庭看来,苏迎军和苏木之所以不缺物资,纯粹是因为部队大院的供给。
    在他们的认知里,部队大院本就是个小社会,里面啥都有,缺了老百姓紧衣缩食,也不能缺了部队。
    如果他们都饿肚子,还指望谁保家卫国呢。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一线队伍的士兵饭食都是保证住的。
    可文职和领导们,却比老百姓还要早一个多月,就已经开始自动消减供给,勒紧裤腰带了。
    苏家吃喝不愁,硬菜原料来自苏木的上蹿下跳;
    佐料和副食,则是供销社上班的李晓兰当主力。
    最后苏迎军市局干部身份坐镇震慑。
    各有所长,搭配完美和谐。
    造成了如今这种被人羡慕却又无法言语挤兑的境况。
    易中海默不作声的上了穿堂台阶,就听到后面独特的自行车推动时链条响动的声音。
    院子里唯一有自行车的人家就是东厢房苏迎军两口子。
    一户人家有两辆自行车。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没有回头,易中海心思复杂的回了家。
    最近天气变凉,老伴的身子骨本就不太好,这两天又有些犯病了。
    做饭也是硬撑着,一会儿吃了饭还得去熬药。
    易大爷作为大院的一大爷,自家操心的事也相当的多呢。
    还有后院聋老太太的赡养工作,也是当初他当着街道办的面一力承担下来的。
    这事儿,更不能含糊。
    别人不懂,他易中海岂能不明白。
    别说照顾聋老太太这事儿是不是负担,如果没有老太太一力推荐,自己这八级钳工的待遇能不能拿到还不一定呢。
    嗯,这么说也不对。
    是指定拿不到。
    八级工等级其实分好几种,易中海这种,是厂子认定的,而且是在55年后调走了一批骨干后趁着破格提拔的机会越级升上来的。
    待遇是照着八级工工资标准来的。
    可真实的分量,大家也都心照不宣而已。
    李晓兰一如往常比苏迎军先下班。
    “小弟,饭做好了吗?”
    “马上,馒头还没热呢,大哥今晚不回来吃啊?”
    “他让人捎话说晚上跟同事有事,不用等他了。”
    两人隔着几米距离和一个窗户喊话,又不知道杀死了多少人的羡慕细胞。
    这年头还能不回家吃的可能,就是下馆子了。
    京城现在也有不用票就能吃的饭菜,而且还可以大鱼大肉。
    前提是你有钱。
    那些都是高价菜。
    一顿恨不得能顶普通人半拉月的工资。
    其实这是公家食堂为民营资本家和有钱的那些人准备的。
    算是一个回笼资金的小妙招。
    别看价格高的离谱,但还真的有不少的人去参与。
    毕竟钱不能当饭吃,守着钱照样能饿死人。
    而拿钱去了具备高价菜供应的餐厅,吃饱喝足那是必须的,最差也能续命。
    苏迎军下馆子了,不仅能吃好吃的,喝好喝的,还能帮家里节省一顿的口粮。
    简直太让人羡慕了。
    刚进垂门的阎埠贵当即就觉得胃里一阵抽搐。
    心和肝都不舒坦了。
    阎家人口多,一大堆人都指望自己那点工资活着,杨大妈在居委会干些杂活,贴补的家用是攒起来急用的。
    家里仨大小伙子,以后成家不都是钱嘛。
    没有点未雨绸缪,阎埠贵和三大妈估计睡觉都睡不踏实。
    如果自己家能节省一个人一顿的口粮。
    换成粗粮,熬成粥,就能让全家人凑合一顿。
    阎埠贵腿脚迈动了三步,一顿节省下来的口粮怎么利用,就迅速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然并卵。
    这种省钱的机会跟阎埠贵没半毛钱关系。
    只能望之羡慕罢了。
    不一会儿,从苏木房子那边又传来了阵阵扑鼻的香气。
    那是白面馒头的味儿。
    不掺杂一点粗粮的纯白面馒头。
    这一口咬下去,那得是多香。
    也太幸福了吧。
    滋溜。
    穿堂西户的屋里,刘嘉诚用筷子在碗里搅合着,一边吸溜口水,一边眼巴巴的寻找。
    想从碗里找几个米粒,也挺难得。
    晚上大体就是灌个水饱,然后趁着肚子没知觉赶紧睡觉。
    这是目前绝大部分不在外工作的家庭成员需要经历的磨难。
    孩子也是一样。
    毕竟刘嘉诚也已经不小了。
    陈大奎默默的喝着粥。
    他家的情况比对面西户稍好一些。
    但也只是吃的好一点。
    毕竟家里少了个造饭主力。
    可要严格说起来,他们跟刘家是没办法比的。
    住的地儿都不是自己家的,这个月吃饱了,下个月能吃多饱,有没有的吃,还不一定呢。
    因为陈刘氏和陈大奎都没有正经的稳定工作。
    打零工、打散工这些,也没法保证收入。
    不过陈大奎心中对未来还是很看得开的。
    毕竟现在他可以接纺织厂扛包的活了。
    相对还比较稳定。
    而且跟苏木关系也算建立了。
    投名状丢出去了,对方也接了。
    胡同串子也好,顽主们也罢,大哥有一口吃的,小弟总不能连口汤都不施舍。
    陈大奎没想过跟苏木那样大鱼大肉,他就想着凭借自己任劳任怨的干活,能给自己和老娘赚一口温饱。
    这是他短期目标,而且他知道这个目标会持续很长时间。
    咄!咄咄!
    陈大奎抬头。
    窗户棱子那边,苏木的手指屈着在敲。
    陈大奎心中一动,起身出去。
    “大奎,后天上午跟我去车站干个活。”
    “哦。就咱俩吗?”
    陈大奎心不在焉的问。
    他的眼睛,就放在苏木的手里。
    苏木手里有个碗,里面是菜。
    关键还带着荤腥。
    竟然有肉。
    “大珊栏绸缎铺子来了一批货,要找人从车皮卸下来,送仓库里,明天你见到东哥和齐天的时候,也喊上他们,给的不少。”
    “明天一早我过去就跟他们说。”
    “还愣着干嘛,回去拿个碗出来啊。”
    苏木说了一句。
    陈大奎当即扭头,飞奔回屋。
    一直站在那里就被香味熏的心不在焉,看似回话听安排,实则早就急不可耐,就等苏木发话了。
    邻里送点好吃的,都是端着碗或者盘子,邻居用自家的碗盘接了。
    这年头可不兴把碗端走或者留下,吃完了再洗刷后送回去的戏码。
    不管为啥,反正不兴那个。
    折了菜到陈大奎拿来的碗里。
    苏木也不客套,扭头就回了屋。
    李晓兰此时已经坐在饭桌上了。
    她这会儿是真饿,忍的挺辛苦的。
    虽然她也弄不清苏木怎么想着给陈大奎家拨点菜,可她知道小弟做事有分寸,自然不会无的放矢。
    “好了,赶紧吃饭吧,我都快忍不住了。”
    “嫂子伱先吃着啊,不用等我。”
    苏木口里说着,也快走了两步,坐到桌上,拿起了筷子。
    李晓兰这才啃了一大口馒头,又去夹早就瞄好了的那块肥瘦兼宜的肉块。
    盯了它好久了,终于有机会,把它吃掉。
    哇哈哈,太好吃了,真香,真舒坦呐。
    “嫂子,你下午都干啥体力活了,饿成这样?”
    贪便宜从主任桌堂里抓了一捏茶叶,自己冲泡着喝了。
    这年头人们肚子里油水都不足,硬挨到下班都会饿,何况李晓兰还给自己泡了杯浓茶。
    浓茶刮油。
    没饿到她头晕低血,就算她体格底子好了。
    “哦,对了嫂子,我找人专门问过了,那些巧克力还真没坏。”
    噗!
    咳咳咳。
    李晓兰浪费粮食了。
    心疼的不要不要的。
    但小弟说的信息太劲爆了。
    那么多巧克力,如果没有坏的话,得卖多少钱,换多少票啊。
    “现在怎么办?小弟,明个儿咱送回去吧,嫂子这心里突然不踏实了呢……”
    “嫂子,我想了。这事儿吧,还真不一定怎么着,送回去万一没多久真坏了,到时候是不是要怪罪咱们啊?”
    反正报废的程序都走完了,发霉巧克力也都拉出来了。
    “……小弟,就当你没跟嫂子说行不行,我就啥也不知道,对,我可是啥都没听到,哎呀,饿死我了,快吃饭快吃饭……”
    李晓兰竟然还有这种奇葩的手段。
    自欺欺人这一手,玩的也挺溜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