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 第50章 嫂子的工作
    第50章 嫂子的工作
    苏木给大哥大嫂家弄来了两只肥硕可爱的胖兔子,引起了四合院一众留手妇女们的吃瓜群众之心。
    中院的秦淮茹也过来了。
    这是一个在整个南锣鼓巷都名声在外的妇人了。
    不仅样貌身段绝佳,更是嫁了个好人家。
    就像前些年众人口里说的那样,天生享福的命。
    贾东旭家底厚实,也疼爱媳妇。
    把秦淮茹养的白白胖胖的。
    原本就是一白遮千丑,何况秦淮茹颜值在线,跟丑不搭边呢。
    秦淮茹推门进屋子,惹得苏木的眼前都忍不住多了一抹光彩。
    穿越过来有些时日了,半大小子火力旺,再加上皮囊之下的灵魂本就是个食髓知味的老sp,所以一时之间,差点没忍住有了反应。
    “晓兰妹子,你家这俩兔子可真胖啊,从哪里淘换来的,比我们家的可壮实太多了……”
    秦淮茹是个懂社交的。
    也难怪嫁到四合院这么些年,风评一直都很好。
    用后世某个知名影帝的话讲,到处都是朋友,鲜有树敌。
    “是小弟昨个儿去京郊拉酒,遇到了个从山里出来的猎户,刚巧碰上了,这不就提前买下来了嘛。”
    “可真好,现在肉不供应了,家里要是不提前准备着,兴许好几个月都闻不到肉味儿了呢。”
    “是啊,谁不说呢。也不知道啥时候能恢复……”
    秦淮茹眼波流转,隐隐有一丝憨憨的媚态飘散。
    这属于天生的,也不是秦淮茹故意为之。
    但苏木就有点受不了。
    “咳咳,那个,嫂子,我先回屋去了啊。”
    “去吧,一大早就这么出力气,是得缓缓,待会儿吃饭我再喊你。”
    苏木快步出了屋子,没走几步,就听后面屋里咯咯笑了起来。
    不知道是不是发现了自己身体的异样,也不确定是不是在笑话自己。
    没经历人事的小姑娘,和已经品的个中三味儿的小媳妇,对待粉嫩的初哥儿,是截然不同的态度。
    说句如狼似虎不为过。
    要是再换成三十往上四十左右的老娘们,那黄腔估计能开到喜马拉雅山上去。
    苏木挠了挠后脑勺。
    身体太年轻,再加上一个‘身经百战’早已‘胜似无码’境界的灵魂,遇到秦淮茹这样的小妇人。
    扛不住也实属正常。
    都怪时节不对。
    大夏天的,穿着再宽松也不行,身体本钱太足,导致稍有反应就很明显。
    弓着身子都险些掩盖不了。
    想必也因此被察觉了。
    甭管是嫂子李晓兰,还是秦淮茹,一旦看到就不吝啬于对此说上几句。
    笑的这么开怀,苏木知道,自己大概率是被调侃了。
    有些许的尴尬。
    唉。
    便宜没沾着,总感觉自己貌似吃了大亏似的。
    回屋后,苏木去了一趟空间,在别墅一楼客房里冲了个凉水澡。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
    越是想要摒弃,越是想的厉害。
    而越想下去,少年身体反应就越是激烈。
    为了不伤元气,苏木都来不及去二楼。
    直接在一楼客房的淋浴喷头下,用凉水浇灭。
    就近原则都使上了,可见其波动的强烈。
    也间接说明了秦淮茹这个远近闻名的贾家媳妇的魅力。
    以苏木两世为人的眼光进行中肯的评价:非常扛打。
    中午吃饭的时候,秦淮茹已经走了。
    李晓兰憋着笑,尽量不让苏木看出来。
    其实苏木感受得到,可也装作没察觉的样子。
    “小弟,有没有看上的女孩子,让你大哥帮伱去打听打听?”
    这个年代,16岁进厂当学徒工的比比皆是。
    苏木如果不是因为情况特殊,这会儿估计也不会只是个在街道起重社挂名蹬三轮的了。
    换做几年前,16岁当爹的也不老少。
    只不过现在这几年查的越来越严,城里已经很少在16岁谈婚论嫁的了。
    不过京郊的乡下村庄里,这种事情依旧屡见不鲜。
    没法结婚,谈个对象还是可以的。
    “嫂子,我还小呢,没考虑这个。”
    “上回听你哥说,有个粮站的小姑娘堵你路了?”
    “那只是个同学,人家有对象的,是北新桥粮站的副站长呢。”
    “知道,你哥都跟我说了。要是你还喜欢人家,我闲着没事儿帮你去说和说和?”
    “得了吧,嫂子,那姑娘我可受不起。”
    “也是,嫌贫爱富的,过日子也不太合适……”
    苏木一脸无语。
    都说长嫂如母,可李晓兰这角色进入的也有些太快了吧。
    “嫂子,上回听大哥说田阿姨不是要给你找个工作吗,咋样了?”
    赶紧换个正常点的话题。
    自家大哥不在场,跟嫂子谈论感情的事情,总觉得不那么正常。
    经历不久前的‘启蒙’和‘洗礼’,苏木有点草木皆兵的赶脚。
    “差不多了。”
    说到工作,李晓兰脸上顿时洋溢出一抹发自内心的笑容。
    劳动是最光荣的。
    身为一个从大院成长起来的姑娘,当个家庭主妇可不是她所愿。
    而且,一门双职工的家庭,不是显得更优秀,家庭也会更幸福嘛。
    “准备去哪里啊?”
    苏木好奇。
    “应该是供销社,不过听说要跟着老师傅学好多东西,我担心学不好……”
    供销社现在的职能很强大。
    市面上鼓励老百姓自谋,譬如自家会做豆腐的,可以卖到供销社去,河里钓的鱼,也可以卖供销社。
    如果卖给私人,算是倒卖倒霉投机倒把,可如果是卖给公家,不仅有钱票拿,日积月累表现积极的,还有口头奖励。
    可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个时代的口头奖励,也是在街道办有记录的。
    供销社既然收购东西,对该商品就需要评级。
    但市面上能提供的东西实在太多,老百姓的手艺各不相同,导致收购的东西也会是五八门。
    为了评级准确,学习的内容就相当的多。
    再加上涉及的面如此广泛,李晓兰感觉有些压力,也是正常的。
    不过苏木对李晓兰有信心。
    一方面源自女孩子天生记忆好过理解力,另一方面,田妈妈帮闺女找的工作能是随便陌生划拉的吗?
    上面有人情世故,下面做事就轻松愉快的多。
    从古至今,都是这个理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