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红楼之贾玉京 > 第313章 奏报
    第313章 奏报
    大明宫,南书房。
    隆庆帝在舆图前已经站了许久,直到夕阳落下,戴权点着一盏灯笼凑过来为他照亮,他才坐回到书案后,拿起奏折又看起来。
    傍晚时分,内阁又送来几份军报,不过没有什么好消息。
    如今已是十月末,关中已经进入初冬时节,更北方的辽东地区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开始下雪。
    因为天气的原因,女真人已经退兵,从前线刚送来的军报看,这次辽东镇的损失非常惨重。
    战役之初,女真人买通鸦鹘关副将,突袭兵力空虚的锦州一带,打了辽东总兵李传英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其子李志荣率领三千将士死战清河堡,全部以身殉国,为李传英调整兵力部署争取到了五天时间。
    但是李传英也只来得及调动兵马防守住几处重要城池,封锁女真人继续南下的道路。
    而在广袤的锦州平原腹地上,却依然有大批百姓未能及时转移。
    八万女真骑兵在锦州一带肆虐了近两个月,除了锦州府城和少数几个重兵把守的坚城,锦州平原西北部几乎所有城镇全都被劫掠一空。
    初步估算,本次辽东一战,损失兵力近两万众,普通百姓人口损失预计超过十万,财物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这是近二十年来,辽东镇损失最惨重的一战。
    除了辽东,山西、河北一带也被瓦剌人霍霍的够呛,而且瓦剌人到现在还没有任何撤兵的迹象,使得朝廷不得不在河南、河北一带囤积重兵,防止瓦剌人趁冬天黄河结冰攻入中原腹地。
    而最让隆庆帝忧心的,还是大楚各地的叛乱,尤其是江淮一带的叛军。
    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叛乱规模相对较小,而且这些地方距离九边和长安比较近,方便朝廷抽调兵力清剿。
    如今这几省的叛乱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只要朝廷腾出手来,覆灭他们不是难事。
    而在湖北一代起事的徐寿辉,彭莹玉和陈友谅三股叛军,现在被江南大营五万大军围困在襄阳一带,已成瓮中之鳖。
    然而江淮一带不但距离叛军众多,而且周边兵力空虚。
    去年贾琼从江北大营抽掉了三万大军,如今整个江淮一带仅剩的两万精锐还需要防守南京,扬州,苏州等地,不能轻易出动。
    从江南大营调集的五万大军,又被徐寿辉等人牵制在湖北一带,无法及时赶到江淮平乱,致使江淮叛军迅速坐大。
    南直隶,金陵,江苏等地,包括应天府、濠州府、淮安府、扬州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庐州府、安庆府、太平府、池州府、宁国府、徽州府十四个府和徐州、滁州、和州和广德州四个州,历来都是朝廷的财赋重地,税收一直位居全国之冠。
    江淮若是有失,势必会大伤朝廷元气,但是连隆庆帝也不得不承认,现在江淮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
    根据最新的军报显示,如今在淮安府北部盘踞的张士诚一部,叛军数量已经超过五万人,占据五县之地,兵峰直逼淮安府城。
    高邮,扬州等膏腴重地,也都受到了威胁。
    而在淮西地区,更是有韩山童,刘福通,郭子兴这一股最大的叛军势力。
    如今颍州府城和濠州西北部已经尽数落于贼手,叛军数量更是膨胀到十余万众。
    贼人势大难制,令隆庆帝寝食难安,他站在舆图前苦思许久,却依然找不到遏制叛军的办法。
    现在已经是十月末,天气逐渐转寒,尤其是太阳落山之后,寒气更重。
    隆庆帝虽然已经穿上了厚实的冬衣,却依然感到些许寒意,转头吩咐道:“戴权,泡碗热茶来。”
    戴权忙答应一声,吩咐人上茶,又问道:“皇上,天气冷了,要不要让人把地龙点上?”
    隆庆帝看了他一眼,淡淡的说道:“这才十月,生地龙太早了些,过些日子再说吧。”
    今年黄河大水,瓦剌和女真人入侵,还有中原各地的叛乱凑在一起爆发,使得朝廷财政情况再次吃紧。
    烧地龙每天要费不少银子,隆庆帝素来节俭,怎么可能这个时候就烧呢。
    戴权知道皇帝最近心情不好,也不敢多言,悄悄退到一边。
    其他侍候的小太监更是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惹得隆庆帝不高兴,南书房中气氛有些压抑,落针可闻。
    哒哒哒…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窗外传来,在这安静的南书房中显得分外清晰。
    这个时候来见皇帝,肯定是有大事发生,戴权不由感到心头一紧。
    他忙快走几步来到门口,就见东阁大学士、刑部尚书韩栋和兵部尚书余万年联袂而至。
    “戴公公,我们要求见皇上,还请通禀。”
    韩栋的声音略显急促,但是眉间带着些许喜色,戴权心说还好,应该不是坏消息。
    “两位大人稍等。”
    “是韩爱卿吗,进来吧。”
    还未等戴权进去通报,隆庆帝的声音已经传了出来。
    韩栋和余万年闻言立刻走进殿内,戴权跟在后面进去。
    “韩爱卿,余爱卿,这个时候来见朕,有何要事?”
    韩余二人见礼后,隆庆帝立刻出言询问。
    余万年从袖口掏出一封奏折说道:“启禀皇上,这是兵部刚刚收到的,安东将军贾琼送来的六百里急奏,请皇上御览。”
    “哦,贾琼的奏折,莫非东瀛战事有变?”
    隆庆帝边示意戴权将奏折呈上边问道,余万年躬身说道:“回皇上,依安东将军奏折所说,东瀛战事已毕,安东将军打算回京述职,不料路遇狂风偏离航线,以于五日前在江苏盐城县靠岸。”
    “什么,贾琼回来了?他是东瀛都督,没有朕的旨意,怎可私自回来,真是岂有此理!”
    隆庆帝闻言面露不悦,大将无诏不得返京,这是朝廷铁律,怕的就是武将作乱。
    贾琼私自回来,已经触犯了朝廷法度,这可是重罪。
    隆庆帝接过奏折,皱眉看起来,却越看眉头越松。
    当看到贾琼不但带回了几百万两黄金,还有两万大军时,隆庆帝不由感到大喜过望,立刻把刚才的不快抛在了脑后。
    看完奏折,隆庆帝看向余万年问道:“按贾琼奏折上说,他一个月前便已经派人回来请旨回京,为何朕没有收到他的奏折?”
    余万年忙躬身说道:“回皇上,海上天气莫测,臣以为送信之人八成是出了意外。”
    隆庆帝点点头道:“应是如此了,这次贾琼虽是无诏回京,倒也情有可原。
    正好他带了两万兵马回来,如今江淮局势混乱,正可有用武之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