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红楼之贾玉京 > 第306章 形势危急
    第306章 形势危急
    就在女真大举入侵辽东之的时候,瓦剌各部也像约定好了似的举兵南下。
    不过跟女真人集结重兵猛攻一处不同,蒙古人分多路出兵,侵入陕西、山西、河北等地,每路兵力都在五千人左右。
    大楚北方边境线绵延万里,不可能所有地方都有长城抵御,大军驻守。
    蒙古人便充分发挥他们骑兵部队的机动性,四处出击,寻找各处的防卫漏洞,一旦发现漏洞就直接钻进来,也不管后路是不是会被断。
    这种看似鲁莽的打发却让大楚边军措手不及,很快便有多路瓦剌部队突入大楚腹地,四处烧杀抢掠,一时间北方边境各省狼烟四起,警讯不断。
    在草原异族大举入侵边境的时候,大楚内部的叛乱也开始爆发。
    韩山童打着白莲教的旗号,在颍州一带的灾民和河工中发展了大批信徒,并且在黄陵岗预先埋下一只独眼石人,并使人广泛散布童谣。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句话在颍州地区流传甚广。
    等边境战事爆发的消息传来,眼见时机成熟,朝廷的注意力都被九边战事所吸引,大批军队被抽调北上布防。
    韩山童便趁机命人挖出石人,以此煽动灾民、河工造反。
    短短数日内,韩山童就聚集起上万人马,并且很快便攻占了颍上县。
    韩山童随后开仓放粮,杀白马黑牛祭天地,头裹红巾,宣誓起义。
    他宣称自己是南宋皇室后裔,宋徽宗八世孙,自封明王,把他带领的起义军称作红巾军。
    消息传开,河南,河北,山东,江淮等地迅速出现多股起义军响应。
    刘福通,陈友谅,张士诚,彭莹玉,徐寿辉,明玉珍,郭子兴等等,大大小小不下二十股起义军。
    这些人里有白莲教众,对朝廷不满的地方豪杰,有刀口舔血的私盐贩子,也有想火中取栗的野心家。
    时值黄河大灾,各地流民甚多。
    朝廷虽然已经拨了大量银钱赈济,但是在各级官员的盘剥之下,真正能落到灾民手中的连三成都不到。
    更有甚者,有些地方的官员贪婪无度,十成赈灾款里能贪掉九成,使得当地灾民食不果腹,民怨沸腾。
    北方的数百万流民就如同在烈日下暴晒了多日的干柴,只要有一点火星,便会燃起熊熊烈火。
    在这种天时之下,各地的起义军基本都快速壮大起来。
    就算这些起义军大都是赤脚农民,没有经过任何军事训练,武器装备也极其简陋,战斗力肯定强不到哪去。
    但是一旦数量达到一定级别,就会产生质的变化。
    更何况义军里面还有不少各地豪强豢养的私兵,还有一些提前招募训练过的好手,这些人可不是好对付的。
    而此时北方大部分的精锐部队都被九边战事所牵制,各地的卫所兵又普遍疏于训练,战力低下,根本无力迅速扑灭这些叛乱势力。
    叛乱爆发初期,朝廷错误的估计了形势,对这些叛军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只命令各地都司自行剿灭辖地叛乱。
    但是命令下达之后,各地的平叛工作进行的大都很不顺利,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当地卫所兵被成建制消灭甚至投降的情况,以致各省局势迅速糜烂,各义军势力又进一步壮大。
    尤其是在江淮地区,韩山童,刘福通,张士诚,郭子兴这几股起义军都集中在这一片区域,致使当地守军顾此失彼,连吃败仗,很快便只能龟缩不出。
    几股势力彼此呼应,趁机做大,短短月余时间便攻陷了十几座县城,实力急速扩张。
    其中韩山童、刘福通和郭子兴很快合兵一处,攻占了淮西地区十一座县城,兵力达八万之众。
    张士诚则独自占据淮北四县,兵力也有三万之多。
    随着兵力的增多,韩山童等人的野心也迅速膨胀,开始不满足于攻占小小县城,而是盘算着对更大的城市下手。
    等到叛军围攻颍州府城的急报传来,朝廷这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内阁迅速做出决策,一边抽掉少部分九边精兵南下稳定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局势,一面急调江南大营五万精锐北上平定江淮叛乱。
    不过远水难救近火,江南大营远在江西,大军出动,粮草辎重颇多,行军速度自然快不起来。
    要江南的精锐部队赶到江淮地区,怎么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到时候江淮局势都不一定要败坏到何种地步了。
    十月十五,下元节,也叫“十月望”,这一天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
    《云笈七签》卷五十六载:“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
    道教尊远古的三位明君尧、舜、禹为天、地、水三官,载录世人善恶,为万物之行本。
    天、地、水三官各司其职,正月十五天气圆满,天气主生,赐福以利民生,所以赐福。
    七月十五地气圆满,地气主成,成福而赦罪,所以赦罪。
    十月十五水气圆满,盛德在水,水气主化,解除一切氛秽,所以解厄。
    所以民间分别以三官诞辰称三元为“上元”“中元”与“下元”。
    自宋朝开始,下元节便开始成为一个祈求水官解忧排难、祭祀神灵与祖先、禳灾免邪,同时祈求来年丰收的节日。
    大楚的习俗承自宋朝,对下元节自然也是十分重视。
    每到这一日,长安城中都会组织非常隆重的祭祀活动,城中的百姓也会家家户户燃灯祝福,盛大犹如上元灯会。
    在金明池南面,有一座小山名叫大福山,山上有一座永安寺。
    这永安寺面积不大,却非常有名,因为寺里有一座非常有名的白塔。
    每当下元节之时,信众们会在晚上点着佛灯自山下步行至白塔塔顶,求福消灾。
    远远看去,灯光点点恍如星斗,遍布山道各处,是长安城的一大胜景。
    这一天,黄衣僧人们会整夜诵经,吹大法螺,敲手鼓,为信众和国家祈福。
    往年的这个时候,隆庆帝都会给朝臣们放假,让大家好好庆祝节日,顺便休息几天。
    不过今年国家内忧外患,流年不利,隆庆帝便采纳了礼部的建议,打算带着朝中三品以上的重臣,勋贵和命妇们一起登白塔为国家祈福消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