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红楼之贾玉京 > 267.第267章 将星闪耀
    第267章 将星闪耀
    这个时代的火器还都非常粗糙,基本就是碗口炮和盏口炮。
    倭寇的舰船上,头尾就各安装有一门盏口炮,发射的是实心的石弹。
    这种火炮身管短,口径和弹药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装填和发射速度都很慢。
    而且射程近,命中率低,杀伤威力小,还不能连续发射,否则炮身容易炸裂。
    所以这个时期,火炮基本只能应用于水战,陆地上的士兵很少有机会看到火炮。
    倭寇的十几门火炮同时发射,真正打中楚军阵地的炮弹只有区区四枚。
    其中有两枚是落在原本的后军阵地上,现在后军全都躲到了旁边的树林里,这两枚炮弹也相当于打空了。
    两枚打在前军阵地上的炮弹,其中一个直接命中了一名盾牌兵,将其直接击飞,口中喷血,眼看是不行了。
    另一枚打在了地上,石弹碎裂后飞溅的残片,给附近的三名士兵造成了损伤。
    其中两名只是受了轻伤,受伤最重的一个,整个左脸都被石片划开,痛苦的倒在地上哀嚎不止。
    附近的士兵看到这一幕都感觉有些害怕,他们被火炮的威力吓住了。
    这还是张洪清精心训练过的士兵,若是换了金城卫其他的兵在这,恐怕就该有人逃跑了。
    张洪清见状上前,一拳将那个脸上受伤的士兵打晕过去。
    他高声喊道:“你们几个将伤员抬走。
    其他人重新列队!后军归阵!
    不要怕,倭寇的火炮半天也打不了一发。
    他们马上就靠岸了,跟咱们交上手他们的火炮就不敢打了。
    倭寇人多,绝不能让他们顺利展开攻击,大家都给我顶住,一步也不能退!”
    随着张洪清的一声声呐喊,士兵的慌乱迅速稳定下来,他们重新列好阵线,将码头的出口牢牢堵死。
    倭寇主舰上,吉田正雄看到这一幕不由皱起了眉头,岸上的这伙卫所兵跟他以前碰到的完全不一样。
    以前那些步兵被火炮攻击后肯定会陷入慌乱,而这群兵居然能这么镇定,显然是一支强军。
    他问道:“刘先生,金城卫的屯田兵如此精锐吗,在我的炮火攻击之下居然还能如此镇定。”
    刘老二说道:“将军,小人听说金城卫指挥使吴能人如其名,是个平庸之辈,按理说不可能训练出什么强兵才是。”
    吉田正雄眉头紧锁,他身处大楚腹地,手里就三千兵力。
    若是上岸之后不能快速消灭这股楚军,就有被拖死在此地的风险。
    吉田正雄自然不愿意冒险,他问道:“刘先生,上游可还有能停靠大船的渡口?”
    刘老二一听吉田想跑,连忙说道:“吉田将军,上游虽然有不少大渡口,但是咱们越深入就越危险。
    而且其他地方我们也没有提前布置,想破城还要多费手脚。
    这岸上也就千八百人,咱们不如先打一下试试,若是实在难打再往上游去。”
    吉田正雄考虑了一番,最终还是点头说道:“那好吧,传我命令,让八神军出动,给我撕碎他们。”
    八神军,是吉田正雄麾下最精锐的部队,全部由流浪武士和东瀛浪人组成,统一装备轻甲和太刀,悍不畏死。
    虽然他们总数只有五百多人,却曾经正面击溃过五千大楚卫所兵。
    随着吉田正雄一声令下,四艘战船迅速靠岸,八神军随即冲下甲板列队。
    张洪清之所以选在码头出口列阵阻敌,而不是直接进码头列阵,其实是忌惮倭寇的弓箭。
    倭寇使用的弓和大楚不同,大楚军队士兵配备的基本都是牛角弓。
    因为牛角的耐压性,所以即使弓身很短却仍然有很大的杀伤力。
    而东瀛缺少牛角这种原料,所以倭寇使用的都是竹子制成的“和弓”。
    由于竹子的恢复性很差,只能把弓体做长,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威力,所以和弓都会做的非常长,一般都超过两米。
    而竹子弹性很好,和弓在满弦的情况下虽然只有100米左右的射程,但是杀伤力却非常大,而且距离越近威力就越大。
    在短距离的情况下,和弓是可以配备重箭的,重箭的破甲威力巨大,五十米内甚至能射穿蒙皮木盾。
    《纪效新书》有记载,和弓矢皆重,弓皆劲,发皆不远。不轻发,发必中人,中者必毙。
    张洪清不进码头,和弓射程不够,威胁不到他们,但是他们却可以射击到上岸的倭寇。
    见到八神军上岸列队,张洪清怎么可能错过这个好机会,他立刻喊道:“弓弩队射击!放!”
    随着张洪清一声令下,三百名弓弩手纷纷开始射击,一时间箭如雨下。
    码头本来就比较窄小,刚刚上岸的八神军都挤在一起,这一下可就成了活靶子。
    虽然他们都穿着轻甲,但是面对密集的箭雨也难免受伤,一时间惨叫声不绝于耳。
    八神军统领见此情形,也不等全员下船列队了,立刻便带队发起冲锋。
    倭寇们挥舞着长刀,哇哇乱叫着冲向楚军队列。
    “弓箭手两翼散开,长枪兵上前,架枪!
    听我号令,刺!
    盾牌兵两人一组,给我顶住!
    伤兵后撤,后面的人补上,动作快!”
    随着张洪清的号令,楚军顽强的与倭寇进行着搏杀。
    吉田正雄从来没打过这么窝囊的一场仗。
    他的火炮因为害怕误伤自己人无法攻击,弓箭又射不到敌人。
    八神军就被堵在那一段窄小的码头上,被比他们人还高的大盾拦住去路,强悍的武力完全无法施展,只能被动挨打。
    张洪清麾下的士兵虽然个体实力比不上倭寇,战场经验也不足。
    但是他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又占尽地利优势,居然真的挡住了八神军的猛烈进攻。
    “巴嘎!让八神军撤回来,用火炮给我打!”
    主舰上,吉田正雄看到八神军没多大会儿便死伤了上百人,气的暴跳如雷,命令八神军撤退,打算再用火炮打击楚军。
    就在这时,吉田正雄听到有人喊道:“快看,楚军的援兵来了。”
    吉田正雄抬头看去,只见远处正有一支部队正在向码头方向行进,人数看起来有不下两千人。
    “撤退,快撤退!”
    连眼前的一千人都没有办法迅速搞定,现在又来了两千援军,吉田怎么还敢再接着打,他立刻便下令撤军。
    八神军仓皇撤退,张洪清也没有下令追击,他非常清楚失去地利后,他手下的这群菜鸟就会原形毕露。
    涟水渡口之战虽然规模不大,影响却是深远的。
    吉田正雄因为在涟水镇受挫,决定继续向淮河上游寻找机会。
    结果在清江浦一带遭遇洪泽湖水军阻击,被打的七零八落。
    倭寇的船队虽然被击溃,但是有一些倭寇却逃得性命,四处流窜,为以后江淮地区的动乱埋下了引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