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红楼之贾玉京 > 第52章 奇葩任务
    第52章 奇葩任务
    一段小插曲过后,人很快就到齐了。
    有趣的是,所有人都是一个人背着行囊走来的,就算是那些富家公子也是如此。
    显然昨天的考试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书院的第一堂课已经深入人心。
    虽然考试已经结束,书院也没有说这次不能骑马,不能让下人帮忙,但是大家还是默契的一个人走着来了。
    贾琼虽然年纪最小,却是理所当然的领头人。
    他心里默数着,人一到齐就招呼众人出发。
    昨天上山是参加考试,今天上山却是入学。
    心境不同,这一路的体验也是不同。
    体力好的帮助体力差的,崎岖的山路也显得没那么难爬了。
    到达书院后,大家先被执事领到了宿舍。
    可大家郁闷的发现,他们的住处居然是集体大宿舍。
    巨大的房屋里有四排大通铺,三排长桌椅,十来个柜子,住五十人都没有问题。
    好在四面窗户很多,屋里倒是很亮堂。
    但是新生们都有点傻眼,作为闻名江南的大书院,这条件也太简陋了点吧。
    陆羽不禁抱怨起来:“我了两千两银子啊,居然就让我住这种地方,不是真的吧?”
    昨天就已经入住书院的几个新生纷纷说道:“就是这里,我们都住了一晚了。”
    “没错,大家选好位置就去领东西吧。”
    宋勉安慰道:“南亭兄,这里就是挤了一些,其他的还好,你看这被褥枕头都是新的。”
    小胖子郁闷的喊道:“关键是这地方也太挤了,晚上估计都睡不好觉吧。
    你们有没有喜欢打呼噜磨牙说梦话的,不许睡我旁边啊!”
    小胖子这话一出,大家都是一阵哄笑,郁闷的心情反倒缓解了一点。
    领着大家来的执事说道:“大家选好床铺,就随我去领日用物资和教材。”
    贾琼拍拍手说道:“大家先跟执事去领东西吧,有什么问题回来再说。”
    随即当先选了个靠墙的床位,将包袱放在上面。
    又将他的弓箭,长枪和佩剑靠墙放好。
    有贾琼带头,大家很快就选好了床位,随后跟着执事去领了教材和日用品。
    昨天监院已经吩咐过,所以大家带的东西都不多。
    像贾琼家就在山下,所以只带了一个包袱,装着两套内衣鞋袜,其他的东西书院都会统一提供。
    来到库房,每人根据自己的体型领到两套统一的学子服,奇怪的是还有两套苦力常穿的粗布短褐。
    领完东西回来,贾琼已经差不多想明白了。
    这个集体宿舍应该只是他们临时的住所,因为这里只有这一间屋子。
    其他老生都不住在这里,所以这里显然不是外舍生住的青松院。
    现在新生们相当于后世刚上大学的军训期,估计书院要先让他们吃点苦头。
    大家刚安顿下来,几名老生就出现在窗外。
    领头之人笑着说道:“诸位学弟,还记得我吧。
    我叫徐牧,表字凤年。
    我们几个都是去年来书院的,负责帮你们尽快熟悉书院。
    我们刚刚下早课,大家应该饿了吧,
    大家换上短褐,先跟我们去吃饭吧。”
    “换短褐干什么?”
    “看来是要让咱们干活啊。”
    “不知道,先换吧。”
    新生们带着疑惑换好衣服,然后跟着这几个师兄到了饭堂。
    路上,老生们跟新生讲了书院吃饭的时间和一些规矩。
    一日三餐,早饭辰时之前,中饭午初到午正,晚饭申正到酉初。
    众人到饭堂时,不少老生都已经在吃饭了。
    很多老生因为昨天一起吃饭,跟一些新生都认识了,纷纷跟他们打招呼。
    尤其是贾琼,学院有一大半人都认识他。
    那一小半不认识的,听到大家跟他打招呼也认识了。
    昨天见过的老生贾琼都能叫上名字,一一回礼。
    等他忙活完,新生们都已经打好饭坐下开吃了。
    贾琼也赶紧去打饭,折腾了一上午他也饿了。
    四方桌上摆着五菜一汤,三荤三素,都是用大海碗装的。
    一桌八个人足够吃了,不够还能添。
    中途陶大春几个过来,跟他们聊了两句。
    临走时陶大春叮嘱他们说:“咱们学院跟别处不同。
    新生刚来的时候是比较辛苦的,不过我们大家也都是这么过来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相信伱们很快就能适应的。”
    新生们听了陶大春的话,有种很不好的预感,很快这种不好的预感就变成了现实。
    新生们吃完饭后,那几名带他们来吃饭的师兄,又带他们到了一处占地面积很大的院子。
    院门上挂着青松院的牌子,这里才是外舍生的住所。
    徐凤年指着院子里的屋舍说:“各位师弟,咱们书院的外舍生都住在青松院。
    你们看这些屋舍,都是四人一间的,住着还是比较舒服的。
    不过咱们书院这些年名气大,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每年招生人数也一直在增加。
    青松院原来的屋舍早已经不够住了,所以只能委屈你们先住大通铺。
    咱们书院的传统,新生来了如果没有住所,就需要自己动手建造屋舍。
    今年退学的师兄们空出了五间,所以你们只需要再建造六间就可以了。
    青松院这里还有很多空地,你们可以自己选地方盖房。
    杭州这里冬天也不算很冷,所以盖最简单的竹屋就可以。”
    新生们听了徐凤年的话全都惊呆了,就连贾琼这个现代人也有点儿傻眼。
    就算经历过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他,也没见过这种骚操作啊!
    居然让新生自己盖房,他就是脑洞再大,也想不到书院敢这么玩。
    新生们经过最初的惊愕之后都觉得难以接受,纷纷开始抱怨。
    “徐师兄,我们怎么可能会盖房呢,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对啊,我们是来书院读书的,怎么能让我们干这种事呢!”
    “我这小身板,怎么能盖房呢。”
    “我们自己盖的房子能住吗,会不会很容易塌啊?”
    “我们钱雇人来建行不行?”
    ……
    徐凤年对这些抱怨早有预料,他笑着说道:“去年我们刚来的时候,跟你们现在一样的想法。
    不过我们现在不这么想了,相信你们做完之后也会跟我们一样。
    抱怨是没有用的,宿舍何时全部建好,你们何时才能搬出来。
    对了,还有一种办法。
    你们也可以发奋读书,然后等三个月后的季考时好好发挥。
    成绩出色的就可以进内舍或者上舍,那里的屋舍倒是很宽裕。
    不过我得提醒你们一下,你们四十二个人必须得一起考上才行。
    这也算是你们共甘共苦了。
    要不然,书院是不会让你们去内舍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