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深空进化:族群 > 第23章 引导进化的方式
    第23章 引导进化的方式
    在元默默进化心脏的时候,族群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进化。
    首先游动者们的进化,由于有了坚带来的进化模板,元的游动者们自然而然的朝着与坚族群中的游动者们进化而去。
    这种处于演化阶段的游动者们,元将他们命名为鳍行者。
    因为这些家伙的前肢演化成为了鳍。
    鳍的加入,让鳍行者的肢体配置看着有点像地球古生物鸥龙。
    虽然怪异,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鳍行者的游动速度足够的快。
    他们的游动速度,元已经无法赶上他们了。
    而说到进化,事实上变化最大的应该是甲壳者。
    甲壳者中出现了两种全新的演化阶段!
    第一种演化阶段,甲壳者的头部出现了类似于坚头部撞角的结构,这样的凸起撞角在怪石区域中还是能够找到类似生物的,并非是一定得吃掉坚才能够生长。
    这样的构造,使得这些原本外壳坚固的生物变得具有攻击性了。
    元称呼该类演化阶段的血亲为撞击者。
    而另一种演化阶段,则是在甲壳者的基础上,进化出了更加坚固的外壳。
    通过进化图录中的详细查看,元发现该类演化阶段血亲除了那本就厚实的甲壳之外,又在内部长了一层厚厚的硬化角质层。
    想来这种角质层的出现,就是为了缓解冲撞带来的对躯体内部的损伤。
    元称呼该类演化阶段的血亲为盾甲者。
    而生长阶段中,并没有新的血亲出现。
    不过从坚的族群中倒是新加入了一种生长阶段的血亲,元将他们命名为寻味者。
    若不是在进化图录中发现了他们,元根本就不会察觉到这些家伙的存在。
    因为他们的变化实在是太小了!甚至根本就没有体外的任何变化!
    是的,寻味者的改变出现在他们的内部。
    寻味者进化了他们的嗅觉系统,使得他们可以在大海中闻到许许多多其余血亲无法察觉到的气息。
    气味能够在海水中蔓延很远的距离。
    即便是在视线之外,寻味者也能够精准的找到目标的位置。
    当然前提是不要距离太远,并且时间不能太长。
    毕竟海水是流动的。
    水中的气息自然也会顺着海水流动。
    如果时间一长,很容易偏离目标。
    寻味者的出现,基本上让族群在生长阶段中的各种类型都凑齐了。
    攻击的跃动者,巡游的游动者,防御的甲壳者,挖坑的挖掘者,追踪的寻味者。
    等等,这里面是不是混进了一个奇怪的东西?
    哦,挖掘者的主要功能还是挖坑,目的是为了给初生阶段的血亲提供庇护所。
    其他并无要求。
    而在这次战斗之后,元也对现有族群进行了一次统计——领袖意识进化之后,元对于数字的概念变得更加丰富了。
    统计结果如下。
    族群总数量为17522只,其中除去了元自己。
    生长阶段血亲共有4200余只,其中跃动者1000余只,游动者1100余只,甲壳者1200余只,挖掘者700余只,以及最后的寻味者100余只。
    而演化阶段血亲仅有412只,其中鳍行者最多,为245只,啃食者143只,而撞击者就16只,盾甲者8只。
    其中撞击者与盾甲者多半是进化的时间太短,所以数量还很少,但是在后续的时间中,应该会逐渐增加。
    而鳍行者的数量多主要是因为合并进来的族群中本就具备鳍行者,再加上原先族群中游行者的进化,所以看上去就比较多。
    这些数字并不是准确的。
    哪怕是在元统计之后的下一秒,就有可能有血亲丧生,也有可能有血亲进化。
    但是元统计这个数字,其一是为了让自己对自己的族群有一个具体的概念。
    其二则是为了平衡各种进化阶段中的血亲数量。
    总不能所有尚未进化的血亲都朝着一个方向进化吧?
    族群中进化类型太过单一,也不是一件好事。
    只有丰富的搭配,才能够让族群变的更强大。
    当然若是那种每一个方面都顾及到的进化类型,那就当那句话是放屁好了。
    但是这样的进化类型,往往都是那种极强的演化阶段血亲。
    他们可不是那种一次演化的血亲。
    像元现在具备的生长阶段血亲就有五种不同方向的,所以保底估计,完美的进化类型至少也是需要五次演化的那种。
    五次演化,元还不敢想。
    就当前而言,元的准备其实很简单。
    从初生阶段的血亲中挑选强壮有力且没有因为繁衍而孕育族群新生生命的。
    毕竟元并不清楚,如果他选择了让那些正在孕育新生命的血亲进行进化,对于那些新生命而言会造成什么影响。
    所以保守起见,还是挑别的好了。
    元准备将生长阶段中的跃动者、游动者以及甲壳者的数量通通提升到1500。
    而在同时,若是后续这些处于生长阶段中的血亲进化到了演化阶段,元也不会进行补充。
    因为这样对于元而言实在是太麻烦了。
    血亲们几乎无时无刻都在进化,他总不可能天天搁这统计血亲的数量吧?
    所以,随他去吧。
    元认为自己只需要在那些大规模的战斗之后对族群进行一次统计即可。
    当然了,从生长阶段进化到演化阶段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就是了。
    从目前来看,整个演化阶段血亲的数量仅仅占据了族群数量的一小部分。
    同时连生长阶段的十分之一都没有。
    当然生长阶段血亲在族群中的占比也才四分之一不到。
    由此可见,即便是最简单的生长阶段,也有不少生命无法到达。
    像那些独行的生物,他们往往缺少如同领袖一般的生命去引导进化。
    不过若是这些独行生物中诞生了一个领袖,那么整合起来的战斗力那是可想而知的。
    毕竟元的族群,目前也已经足够强大了。
    思考完毕了接下去需要做的事情之后,元便立刻投入到了其中。
    在这之前,元都没有刻意去引导过族群的进化。
    那都是族群中的血亲们自主模仿元的行为而产生的进化,并不存在元的主观意识。
    所以引导进化,对于元而言也是头一回。
    不过有着先前对于血亲进化的思考,元很快就对跃动者以及游动者开始了进化。
    元只需挑选跃动者中较为强大的血亲,以及一些尚未进化的血亲,让他们跟着那跃动者,时刻模仿跃动者的行为即可。
    游动者也是同理。
    不过面对甲壳者,元就有些束手无策了。
    因为甲壳者出现的具体情况,元并不了解。
    难道要每天都将他们的鳞片敲碎来实现甲壳者的进化吗?
    这未免也太离谱了一点。
    元思索无果,最后让一批看着强壮点的甲壳者们来到自己面前,逐一询问。
    元对着一个甲壳者问道:“你当初为什么会想到这样的进化?”
    “我想要保护族群。”
    “不清楚,就这样长出来了。”
    “鳞片被击碎太多次后,我想要生长出更坚固的外壳。”
    “我看着他们长了,我也想要。”
    总之,答案五八门。
    听的元一头雾水。
    “去,带领那群血亲,无论你们用什么办法,让他们像你们一样进化。”
    最后,元还是像进化跃动者以及游动者那样,将进化的事情同样甩给了甲壳者。
    就,很甩手掌柜。
    对此,元的想法是:“我要做的是引导,而不是亲自教导他们进化。我不能单单盯着一个生长阶段不放。”
    是的,演化阶段才是较为重要的那一个。
    不过也许就是这样的想法,当元将注意力放到那些身体力行教导血亲进化的生长阶段血亲上时。
    元发现,跃动者引导的血亲中长出了游动者,游动者引导的血亲中长出了跃动者。
    最离谱的当属于甲壳者那一批,除了甲壳者,什么都有……
    就连寻味者都进化出了一两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