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 255.第253章 相公,我想去明记纺织厂工作
    刘坤这些年是真的历练出来了,几个月时间便是将全国各地种植情况都调查清楚。
    以山东省产量最丰富,冠于全国。
    山东全省种植的府县一共有35个,主要集中于运河两岸的东昌府、兖州府、济南府。除却便利的交通运输之外,这一地区是由黄河冲积而成的黄褐土平原,土质砂壤,非常适宜种植,因此质量也要比别处要好一些。
    刘坤直接让人在山东设立了采购点。
    用比以往更高的价格,几乎把全省的产量都给包圆了,专门用来供给明记纺织。
    杨宪这边也没有闲着,直接豪掷千金,在江边买了一大块土地。
    首先盖起来的便是纺织厂,依江而建,青砖围墙,有点像后世的五六十年代修建起来的国营大厂。
    和厂房一起起来的,还有几十架新式水车。
    就这样,明记纺织厂正式成立。
    明记纺织厂生产的布匹,只有一种那就是布,并未生产蚕丝为主绸缎。
    杨宪有他的野心在,他要推行移风易服。
    如此大规模的纺织厂,自然要招大量的员工。
    与那些需要力气活的大工程不同,纺织业极其适合女性。
    杨宪的明记纺织厂规模如此之大,女工缺口同样很大。
    盖厂房、建水车的这几个月时间里,杨宪顺道还成立了属于江州自己的报社,江南日报。
    为了直接提高江南日报的销量,杨宪使用了在日报上连载小说的方法,用的正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后世香港几家知名的报社为了争抢销量,用的就是这种手段。
    其中我们耳熟能详以金庸古龙为代表的各种武侠小说,最初就是在报刊上连载。
    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真的很管用。
    江南日报很快便是在江南地区站稳了脚跟,每一期几乎都是印多少卖多少。
    为了迎接接下来即将正式启动的明记纺织厂,以及其他陆续开设的各种轻工业加工厂,杨宪直接让报社那群文人在江南日报上刊登了明记招收女工的报导。
    余杭镇,一处不起眼的小木屋内。
    一个年轻的妇人正在织布,而在离她脚边不远的地方,还有两个小孩正在地上玩耍。
    年轻妇人时不时看向窗外,似是在担心着什么。
    窗子的外头,是淅淅沥沥的雨。
    就在这时,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
    听到屋外的脚步声。
    赵丽梅加紧转两下纺轮,线从她的左手里飞快地转了出去。一把纺完了,她便断掉了线,停下纺织,起身迎了出去。
    走到门口时,正好见着自家男人回来。
    “身子刚好了几天,下这么大雨还要去上工。”
    赵丽梅接过自家男人身上的背篓,掀开遮雨的油布,熟练地将他身上的外衣脱下,准备挂在袍架上晾干。
    屋子里头,两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在听到响动后,也跟着跑了出来。
    “咦,肉肉!”
    “还有蛋蛋!”
    两个小孩看到背篓底下的东西,登时激动坏了。
    “有好吃的喽!”孩子们围着那篓子蹦蹦跳跳,过年一样。
    “都安静点儿,平时也没短着你们吃,你知道你们父亲为了你们.”年轻的妇人赵丽梅对着自己两个孩子没好脸色道。
    只是她话还没说完,就是被他男人给打断了。
    那男人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开口道:“好了,你和孩子们说这些做什么?”
    男人面色苍白的笑笑,说着就带着两个小孩去玩耍。
    赵丽梅家原本家庭还是殷实,可她男人年前害了一场大病,费了好大一笔钱,这才总算治好了。
    家里积蓄也跟着全部完。
    没法子,他男人如今身体都还没好利索,就要去河堤上工。
    河堤上工,挣的都是卖命钱。
    而她因为是女人,只能是呆在家里,因为是琼州人手上有织布的手艺,便想着一个人织些布,去卖。
    可抛去成本后,利润极低,能够给这个家庭的帮助实在是太小了。
    看在自家男人手上抱着一个,背上还背着一个的,却愈发伛偻的身影,女人眼眶微微发红。
    女人擦了擦了眼睛,弯腰准备去提肉和鸡蛋去厨房烧火做饭。
    就在这时,女人发现了自家男人背篓底部有一张报纸,因为上面铺了很多东西,因此并未被雨水打湿。
    女人出于好奇,伸手将背篓里头的报纸给拿了出来。
    男人带着两个小孩玩耍了一阵,回头看,自己女人还站在原地。
    走了过来,见女人手上拿着江南日报,立马开口解释道:“这份江南日报不是我买的,是我向工友们借的。”
    对于男人的话,女人并没有反应。
    那双眼睛仍旧死死盯着手中的报纸。
    男人走上前,顺着女人的视线看去。
    只见报纸上写的内容是:
    明记纺织厂招收大量女工,待遇从优,有纺织经验者优先录取。
    包三餐吃住,月基本工资2两银子,按工作还有绩效提成。
    下面就是各地的报名地址,以及联系方式。
    女人死死看着江南日报上的这一则招工报道,不知不觉间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要知道这个时代,一个成年男性的工钱,一年也就20多两。
    女性往往只能拿一半,甚至更少的工钱,而这个明记纺织厂,竟然直接给她们女工也开出了一年20多两的工钱,而且还报道上面所讲,还有什么绩效提成可拿。
    就算不管什么绩效提成,单单是这一年20多两的工钱,就已经足够吸引人了。
    女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男人站在身后。
    此刻她脑子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去报名。
    赵丽梅猛地抬头,看着自家男人,“突然”出现在自己身旁,先是吓了一跳。
    不过很快,她便是平复下来。
    只见她面色坚定,开口道:“相公,我想去明记纺织厂工作。”
    “那孩子怎么办?”男人下意识开口问道。
    “只能再辛苦一下娘了,孩子马上也要到了蒙学的年纪,咱们家需要钱。”赵丽梅开口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