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新宋·大结局(全15册) > 第504章 君王有意诛骄虏(4)
    第504章 君王有意诛骄虏(4)
    赵煦很喜欢听人讲熙宁变法的故事,虽然那还不是历史。但了解前朝的政事典故,这对他将来做一个明君是很有益的,因此高太后与两府的宰执们都鼓励他这个兴趣。但没有几个人知道,赵煦并不信任经筵上的大臣们所描叙的一切,他宁可偷偷看桑充国给他写的熙宁故事。
    在这个十六岁的少年皇帝心中,他的父皇就是一个榜样。他根本不相信那些学士们所讲的尧舜禹汤的圣迹,也不想向那些虚无飘渺的先王学习,他只想做个他父皇一样的皇帝。
    并且,完成他父皇所未完成的事业!
    如果他不能做到他父皇那样出色,那么,他的皇位就会被人夺走。
    从十三岁起,他就很喜欢读史书,并且特别关心那些废立篡位的历史事迹,他发现,软弱仁慈的君主与暴虐残酷的君主一样不安全,而臣子们大多不可信任,连霍光也会冠冕堂皇的废掉昌邑王。至于太后,废立篡逆,如果不是她们自己亲自动手,也免不了要借用她们的名义进行。他还发现,如果一个君主有足够的功绩,臣子们就会慑服于他的威信,如唐太宗弑兄杀弟,也能是千古明君;若不幸失败,就会落到隋炀帝的下场,还被后世耻笑……
    但赵煦不会告诉任何人他这些心得。因为他没有时间与精力慢慢的从《史记》、《汉书》一部部读起,他就只能读《资治通鉴》来了解历史,事件太乱理不清楚,他就让臣子们把《资治通鉴》改成纪事本末体,写一篇进呈一篇。
    宫中朝中,上到太皇太后,下到文武百官,对于他如此聪明好学,都非常的高兴。
    而对赵煦来说,《资治通鉴》读得越多,他就越明白事理。
    他知道他还没有亲政,因此,即便是他很想做的事,如果太皇太后不高兴,或者两府的宰相们反对,他就马上忍气吞声,绝不反抗。他知道,当他这样的好名声被臣子们广为传颂之时,就算是太皇太后或者别的什么人再想对他不利,他也不必害怕。好名声就是他最好的护身符。
    反正他想做的事情,迟早都能做。他绝不会给他们任何借口。
    而且,偶尔,他也会做一些明知道太皇太后会不喜欢的出格之事。他知道这样是安全的。
    比如今日,他没有禀报,便带着杨士芳与田烈武出宫,来吊唁王安石。
    赵煦觉得,这是他一定要做的事。
    这个十六岁的少年皇帝,长得又高又瘦,白白净净的脸,看起来文弱温柔,从他的相貌来看,长大了的赵煦,并不太像他的父皇,反而更像是仁宗皇帝——虽然他并不是仁宗皇帝的亲曾孙。
    每个人都相信他会是一个仁厚的君主,这一点尤其令司马光与旧党欣慰。
    赵煦并不知道他的外貌给别人的感觉,如果知道的话,他多半会感到恼怒——他一点儿也不喜欢仁宗,比起他父皇一举收复河西,将党项人打得落荒而逃,仁宗却连个范仲淹也用不好,竟被李元昊逼得纳币求和。做皇帝做成那样,还不如一头撞死的好。他无法理解太皇太后与一些君子整天唠叨仁宗皇帝如何如何圣明,竟然还想让他学习仁宗皇帝的风范!赵煦不知道要学他什么,难道要学他以后继续向李秉常纳币么?!
    此时,赵煦站在王安石的灵柩前,心里想的,便是与那个仁宗皇帝的所作所为背道而驰的事。
    对于司马光的“和辽”,赵煦心里愤怒到了极点。但是,在宫殿之上,他只不过是一个傀儡,没有他说话的余地。真正做主的,是帘后的太皇太后。他的权力,甚至还不如那个低眉顺目,对谁都小心谨慎,轻易不肯说半句话的清河姑姑。
    如今主政之大臣,没有几个信得过的。他们名为“绍圣”,实际上已经将先帝的遗命抛到了脑后,谁想过要收复燕云?只会在辽人面前唯唯诺诺,一让再让!
    都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可是如今,非但大宋国内有二主,这天下,居然也有两个平起平坐的皇帝,而这些饱学的大臣,号称是圣人门徒,却对此视若无睹,甚至还欣然接受。
    赵煦对司马光的不满一日一日的积聚着,只是不敢向任何人吐露。他也不喜欢石越,即便他此时还没有亲政,他也已经明白,他亲政之后,年老力衰的司马光不是问题,他可能与王安石一样,甚至等不到他亲政的那天。但年富力强的石越,却将会成为他使用权力的最大的障碍——这和政治主张无关,他不喜欢任何权相,或者有可能成为权相的人。何况,赵煦觉得石越已经不像是熙宁年间的那个石越,他越来越像是另一个司马光。便如仁宗时期的韩琦、富弼,到了英宗之时、先帝之时,就变得畏畏缩缩,不思进取。
    也因为如此,如王安石这般,从年轻到死,一直都充满锐气的人,才是如此的难得。
    他望着王安石的灵柩,心里在想:不知道朕的王安石在哪里!
    宝相寺的正殿内外,密密麻麻的跪满了人,数不清的僧人,跪在殿中继续喃喃诵经,王安石的子侄披麻戴孝,泣不成声,还有一群前来吊唁的官员,也跪在殿外,头都不敢抬。
    赵煦默立一会,让杨士芳代他上了香,便信步走到王家的家属跟前,目光扫过众人,停留在一个女子身上。
    庞天寿连忙趋前一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赵煦点点头,走到那女人跟前,温声说道:“你是桑先生的夫人?”
    他一开口说话,殿内的梵音便如得到什么命令一般,突然便停了下来。
    “臣妾王氏,叩见官家。”王昉没有如一般女子一样,行万福礼,反而似男人一般向着皇帝叩首跪拜。
    赵煦有点好奇的看着她的这个举动,这个桑夫人的确与众不同,原本嫁出去的女儿,也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地方……但他并没有多问,只是点点头,道:“夫人节哀顺便。”
    “谢官家……”王昉才说得三个字,就又忍不住抽泣起来。
    “国失良人,是国家之大不幸。但生死荣枯,亦是天理,故侍中达天知命,若夫人与诸兄弟、桑先生能绍绪先生遗志,不堕先人之志,则故侍中虽死犹生。”赵煦字酌句斟的说完这段话,又转过头对杨士芳、田烈武说道:“咱们该走了罢。”
    庞天寿听到这话,连忙快步走到正殿门口,正要呦喝起驾,却见赵煦微微摇了摇头,他梗了下脖子,把这一声呦喝咽了回去,一面小心翼翼的退回几步,不动声色的落到了皇帝的身后,伸开手中的柱拂子,虚拦了拦拜倒送驾殿中诸人,一面小声对王旁兄妹说道:“东阁[208]、桑夫人,请节哀顺便。官家的意思,是不必太惊扰了。”
    他稍停了一会,等着王家兄妹谢了恩,才最后转身出了正殿,赶紧跟上已出了宝相寺的小皇帝。
    但才出了宝相寺的寺门,庞天寿便呆住了。
    在寺门之外,赫然立着右丞相石越、参知政事吏部尚书范纯仁、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章惇的仪仗,而石越、范纯仁、章惇正领着上百个随从护卫,齐齐的跪在外面的青石砖铺成的街道上,回避圣驾!
    他心里暗暗叫了声苦,已知回去一顿板子是免不了了。他偷偷瞥眼去看小皇帝的神色,却见皇帝脸上也闪过一丝惊慌,但马上镇定的上了车驾,庞天寿再不敢耽搁,连忙跑到车舆旁边,尖着嗓子叫了一声:“起驾回宫!”
    便听一阵车马忙乱,瞬间,宝相寺周围的侍卫、禁军,如潮水退去一般,走得空空如也,只留下各怀心思的三位宰执在那里发呆。
    石越、范纯仁与章惇三人,原本只是偶遇。
    但这一番偶遇,却让三人在吊祭完王安石后,都互相有默契的都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在宝相寺主持的引导下,登上感慈塔。
    三人一路之上,只听宝相寺的主持几乎是受宠若惊的介绍着这感慈塔的来历,除了偶尔嗯上一声以外,谁也不说话。直到了塔顶,章惇才挥了挥手,请主持回避。一直目送着那主持下了塔,章惇才终于率先开口说道:“丞相、范公,皇上这是对北边之事不满啊……”
    他直言不讳的一开口,石越不由吃了一惊,连忙去看范纯仁,却见范纯仁铁青着脸,道:“子厚,休得信口乱说。”
    章惇却不买他这个账,冷笑几声,顶了回去,“范公,我是不是信口雌黄,你我心照不宣。范公莫要忘了,与辽人的协议,是我签的。”
    “说这些做甚。”石越知道章惇性格,怕他让范纯仁下不了台,连忙打圆场道:“我辈只要操心国家命运,管不了皇上高兴不高兴。”
    “子明相公说得极是。”这句话却是很入范纯仁耳,他脸色稍稍缓和一些。其实这里三人都是极聪明的人,小皇帝出现在宝相寺,究竟有什么含义,而究竟能有什么事可以让小皇帝抛开太皇太后来到这里,很容易就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但范纯仁心里虽然不是滋味,却绝对不愿意因为这点点事情,就认定皇帝心中是有什么不满。在他看来,皇帝仍然还小,仍然可以善加引导。
    但章惇却大不以为然,只是不能不给石越几分面子,轻轻哼了一声,冷冷的说道:“我章惇也不是奉承上意的小人。不论如何,北事总须得有个章程。”
    范纯仁默然不语,石越也沉默了一会,才试探着说道:“此事仍须君实相公拿主意。”
    却见范纯仁摇了摇头,道:“君实相公以为唐康时的话不足为信。”
    “为何?”石越一愣。
    “君实相公以为,辽国亦是大国,并非无信义可讲的小邦。辽主若果真有南下之意,他兵马一动,也瞒不了我们。既然如此,他又何必答应更立新约,让自己落个背信弃义的名声,取笑于天下?”范纯仁平静的说着,他心里既觉得司马光说得有道理,但是直觉上,他又觉得唐康的话是可信的。
    章惇听到这话,也不作声,只是嘿嘿直冷笑。
    范纯仁看了他一眼,不由有几分着恼,但他是讲宰相风度的人,不便轻易动怒,只淡淡问道:“子厚这又是笑什么?”
    “我不笑什么。”章惇讥道,“但若是某,若要对辽国用兵,那不管辽国会不会知道,能多瞒一天也是好的。信义不信义的,打输了才会被笑,若是赢了,便是妙计。”
    他见范纯仁一时不说话,又转身石越,问道:“丞相又是何主意?”
    石越望望章惇,又望望范纯仁,苦笑道:“只怕这回唐康时是对的。”
    “那……”章惇方松了口气,但石越马上打断了他,又说道:“但若说服不了君实相公,便说服不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不下旨,枢密院便不会发兵符,子厚以为谁能调动得了一兵一卒么?”
    他泼了章惇一头冷水,又转而对范纯仁问道:“范公,你自己如何看法?”
    范纯仁坦然回道:“我以为君实相公与子厚各有道理,各在五五之间。”
    “五五之间!”章惇气得直冷笑,半晌,才恶毒的丢下一句话来:“丞相、范公,莫谓我言之不预,若我等这般坐等着契丹南下,日后休要后悔今日自掘坟墓!”他说完,尚觉心里犹有余怒,又冷语道:“二位且记住了,今日皇上是为何来的宝相寺!”
    说完,抱抱拳,也不告辞,竟转身下塔而去。
    范纯仁默默地望着章惇那怒气冲冲的背影。他又要下注了!他在心里鄙夷的说道。他对章惇不无欣赏,在大宋朝的宰执中,他都算是出类拔萃的人材。但是,章惇因为王安石的赏识而发迹,又审时度势,极其有先见之明的转而支持石越,终于在绍圣以后,得以进入政事堂。可他不会就此满足!
    虽然不愿意多想,但是王安石的突然去逝,却让一切变得现实起来。将要死去的,不仅仅是王安石。太皇太后、司马光,都已经是风烛残年,随时都可能和王安石一样,一觉醒来,就阴阳殊途。
    这对于范纯仁来说,是一种不幸。但对于章惇来说,却是一个机会。
    如今挡在章惇面前的,表面上只有司马光、石越、韩维、范纯仁四人,以目前的形势,他是无法动摇这四人的。而实际上,他想更进一步,难度却还不止于此,他的地位也不如韩忠彦牢靠,甚至未必及得上吕大防、苏辙们——如若司马光、韩维去逝,石越必然是左相,韩忠彦也许会接任枢密使,范纯仁有更多的机会做到右相,然而,在吏部尚书的选择上,章惇甚至会排在吕大防与苏辙之后。
    但是,若是太皇太后也死了,那么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范纯仁看了一眼石越,章惇也许已经开始怀疑石越。石越还能不能带给他进一步的权力?还有,章惇甚至还不是一个只要有权力就可以满足的人,他还会衡量石越是不是真的能给他实现他政治抱负的机会!
    皇帝今日出现在宝相寺,在章惇心里的震动,一定比他和石越更大。他一定看到了重新下注的机会,但刚刚说的话也透露了他内心的懊恼——几年前,是他与辽人谈判达成的协议!
    范纯仁又有点的不快的想起几个月前发生的一件事。
    那是陈元凤从河北路寄来了一封奏折,在奏折中,陈元凤表达了他对国家内外之事的一些看法,并提出改革之法。他对益州之事耿耿于怀,再次力陈当年的“熙宁归化”不可因为失败而全面否定,宣称当年的失败只是因为时机与策略的失误,并再陈进取之策。他还公然指责司马光与石越耗费国力构建大名府防线,是“不思进取”毫无用处,建议加强对河朔禁军的训练,积极谋划规复幽蓟之策,以图“万世之利”。此外,他还措辞强烈的批评现今的食盐政策让国家流失了大量的收入,而利益全被商人垄断,要求恢复禁椎,以筹措更多的军费……
    但那份奏折中最重要的内容,还是陈元凤提出的变科举之法以革吏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