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从辽东将门开始 > 46.第46章 我辽军必胜
    第46章 我辽军必胜
    “李勋卫,久仰大名了。”
    四楼雅间,李邦华早已落座。
    一行人进入时,便在此处负手而立,李顺祖走进雅间时,见他起身拱手,于是也一面上下打量,一面抱拳。
    “下官见过李御史。”
    闻言,李邦华有些意外。
    按说这京营总督武臣、提督戎政内臣、协理戎政朝臣,地位上都是一样。
    武臣一般是带有爵位的超品勋贵,还有五军都督府的加衔,内臣一般是司礼监大裆,天子近侍近水楼台,朝臣则是名望隆重的名臣,有朋党相护。
    三人之间,其实并不存在统属关系。
    朝廷如此设置,也是希望三人互相掣肘牵制,以免京营实权尽落一人之手。
    李顺祖一进门便自称为下官,这还是刚立了战功,被皇帝钦赐勋卫,却还如此低调,没见到丝毫的沾沾自喜,这种心性,实在罕有。
    有了这个好印象,李邦华的脸上也多出一抹笑容。
    “近日在京师,李勋卫的大名时常被人提及,如今一见,真是人如其名,英武有为啊!”
    “李勋卫可知我初见你,想到了谁吗?”
    李顺祖相对而坐,此时屋中只有二人,微微摇头。
    “你的曾祖父,宁远伯李成梁。”
    “我年轻时,曾有幸见过你的曾祖父,当时他为朝野攻讦,正落魄居于祖宅,李勋卫如今颇有成梁当年遗风,想必他若是见了,也会含笑九泉吧!”
    李顺祖微微一笑,心中还是有些警惕。
    “李御史今日来找我,不会只是为了互相吹捧吧?”
    李邦华一愣,随后哈哈大笑。
    “今日你我只谈心,交个朋友而已,不谈国事。”
    “这暖香阁清静幽雅,又有美人伴酒,楼下莺莺燕舞,马上就有名班献唱,李勋卫急什么。”
    李顺祖听了这话,脸上升起一阵恶寒。
    如果是半个月前刚穿越来,李邦华这样说,李顺祖还会留下先享受一番。
    而今在军营待久了,见多了人间冷暖,想到城外三万辽军弟兄还在睡着草席,身处这样的场所,李顺祖心中总有一股负罪感,实在是很难提起兴趣。
    “我还有军务要处理,告辞了!”
    李顺祖心中失望,也不再多说,起身就走。
    即将走到门口时,身后却传来掌声。
    却是李邦华,抚掌而笑。
    “好!”
    “果真是英雄出少年,今日一叙,我没有找错人!”
    “实不相瞒,李勋卫,你整顿京营的举措,老夫全都看在眼里。”
    “今日是来告诉你,明日出征,千万不要离开满桂大营,否则将有性命之危啊!”
    李顺祖停住脚步,这才意识到,方才李邦华都是试探,转身回去。
    “李御史这话是什么意思,谁要害我?”
    “是恭顺侯吴惟英那些勋贵吗?”
    “哼,我自有办法对付他们!”
    两人重新落座,一番相互试探,这才算是进入正题。
    “多说无益,李勋卫请看。”
    李邦华从衣袖中取出两封信,从桌上滑到李顺祖的眼前。
    李顺祖拿起信一看,脸色渐渐阴沉。
    第一封信,是三河商人巨富黄云发在今年秋冬季节,暗中与塞外建州女真诸部往来,高价向关外出售粮草、军械和甲仗的通款细目。
    这信中所言,上到内阁、兵部、京营、五军都督府,下到三河地方州府县卫,全都有人与黄家互相勾连,暗中给女真递送情报,以换取巨额回报。
    还有一些地方武将,害怕后金军攻下城以后危及自身,便先与后金军接头,用地方情报和开城投降,换取后金军入城对他家秋毫无犯。
    只看了这一封,李顺祖便是拍案而起。
    “这群人都是什么混账!”
    “我辽军数万将士,在城外浴血奋战,他们高坐于府宅之上,不给支援也就罢了,居然行此釜底抽薪之事,何其可恨!”
    “这些人,全都该死!”
    “为什么不奏报朝廷?”
    如今的李顺祖,亲身经历过广渠门、永定门那两场战斗,知道这两场战斗取胜何其艰难,有多少将士血洒疆场,有多少难民家破人亡。
    虽然早就知道,但是亲眼看见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却还是觉得肺腑中简直要气炸!
    辽东将士风餐露宿,用几千条血热的性命获得一场胜利,就这样被他们一点点败光,那这些将士战死的意义又在哪?
    李邦华看着李顺祖如此激烈的反应,微微点头,却是叹了口气。
    “奏报?”
    “拿什么奏报?”
    “李勋卫,你清醒一点吧!”
    “地方州府,朝廷六部九卿,到处都有人与他们暗中勾结,官官相护,你就算是奏报上去,也到不了陛下的御案前,你的话根本传不到陛下的耳朵里!”
    李顺祖站起身,在屋内来回踱步。
    “那我就进宫面圣,我还不信没有办法了!”
    李邦华冷笑道:“以李勋卫如今的名望,面圣容易,可是证据呢?”
    “别忘了,这些人从当朝权贵到地方文武,再到黄云发这种商界巨富,个个都是连我也招惹不起的人物,你是告一个还是告一群?”
    “全都告了,陛下只会当你是疯子,告一个,话又说回来了,我们哪有证据啊!”
    “身处如此境遇,保全自身已是难事,我自知李勋卫复兴祖业的想法,我李邦华也想整顿京营,可如今我们只能暂且忍辱,徐图自保!”
    李顺祖举起手中这封信,信纸不知何时,已被揉攥得近乎支离破碎。
    “这只是一份细情,是方便给李勋卫看的,事后也好燃毁,这做不得什么证据,除非是有他们暗中通敌的账目,这份账目需要和朝廷户部的支出对得上。”
    “如此,方能让陛下相信此事,可这又谈何容易?”
    经过一开始的震怒,李顺祖也逐渐冷静下来,回到座位上,冷冷问道:“那李御史的意思呢,我该如何去做,才能在这些阴谋之中,保全自身。”
    李邦华眼神中露出深深的无奈,站起身负手立于窗边,看着天边的黄昏。
    “这大好山河,我辈矢志报国,却只能看着它一点点沦丧于虏手,大明烈祖,何其可悲,大明百姓,何其不幸啊!”
    说着,他猛然间转过头。
    “李勋卫如今有一样,是他们所有人比不了的。”
    “那便是在辽东军中的威望!”
    “辽军上下,从满桂至寻常军卒,无人不受过李勋卫之恩,只要李勋卫待在辽军大营,便能立于不败之地,那些人的唇枪舌剑,突破不了辽军的荆棘大营!”
    李顺祖很不甘心,但也是泄了口气。
    “那也只能如此,我看看能不能在东奴军中,找到这些人勾结的证据,如果能收复遵永等地,面见陛下呈上证据,或许会有转机。”
    李邦华有些吃惊,接连上前几步。
    “李勋卫当真有如此胆气?”
    李顺祖知道历史上这仗一定会赢,自然没什么犹豫,当即斩钉截铁道:“御史放心,这一仗我辽军必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