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初唐:砥砺前行 > 102.第102章 青溪三绝
    第102章 青溪三绝
    陈青兕这番话可比骆宾王有水平多了。
    文采不代表情商。
    骆宾王的文笔那是毋庸置疑的,骂人都不带脏字。
    但他对宫体诗的态度过于偏激,容易得罪人。
    毕竟玩宫体诗的人固然小众,却是天底下最有权势话语权的那群人。
    得罪了他们,不经意的作弄一下,就能让人仕途坎坷。
    故而初唐四杰这些先驱,于仕途上,没有一个顺利的。
    陈青兕自然不愿步入后尘,但到了这一步,也由不得他不当这个先驱者。
    所以他将新体诗跟大唐连在了一起。
    事实其实也是如此,唐朝思想开放,包罗万象。
    在唐朝长安你可以骑着突厥的战马打吐蕃的马球,也可以喝着西域的葡萄酒看着新罗婢跳舞……
    海纳百川,万国来贺,此时正是至汉以后,民族凝聚力最强的时代。
    文化精神充满了豪放的张力,思想逐渐前卫,远不是南朝偏于一隅的宫廷文艺可以相比的。
    新体诗的出现固然是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等人的改革,却也是因为受到这个时代盛世氛围的感染有关。
    如果不是盛唐气象,王昌龄未必就写得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的字句。
    李白或许还是李白,却也不见得能那般潇洒肆意。
    唐诗能称之为唐诗,便是受到了大唐盛世气象的影响。
    现今大唐王师纵横天下,一败难求,身为唐人无不自豪。
    故而陈青兕高声道:“观光曾说新诗可称之为青兕体,在下觉得不妥,委实受之有愧。先有我大唐气象之壮丽,才有今日文坛之百绽放。我等方能如此恣意地聚在此地开诗会品评天下,我陈青兕焉能一人沾光?新的诗风可称为盛唐体,映照大唐繁盛之气。”
    这一番话,说的周边大唐新时代的年青人是热血沸腾,纷纷振臂高呼:“盛唐体,盛唐体!”
    许圉师听着四方的呼喊,捻须微笑,暗叹:“现在的青年人,真了不得。”
    盛唐体的横空出世,固然会让老一辈热衷于宫体诗的人不快。
    但是对于年轻的新天子来说,却是天大的美事。
    上官仪与他的上官体为何受到京畿士人的追捧?
    还不是因为得天子欣赏?
    郑容强压下躁动的心,看着远处的身影,再度动了回家搬救兵的冲动,整盘棋都是黑子,这棋怎么下?
    陈青兕再次重复了自己对于唐诗的研究。
    感触最深的骆宾王也一吐自己对诗歌的全新态度,但他为人豪迈,言语不及陈青兕圆润,却有一往无前的冲劲,非常有感染力。
    陈青兕看着激昂的骆宾王,眼中有股错觉,他真就像一个冲锋陷阵的大将军。
    此次诗会并没有诞生什么上等的佳作,但对于唐诗的发展却有着革新之变。
    唐诗兴盛之始,由此而起。
    骆宾王现在处于转型之中,也无好的灵感。
    但他留下了一篇相当不俗的骈文:
    “夫鲲之为鱼也。潜碧海,泳沧流,沉鳃于勃海之中,掉尾乎风涛之下,而豪鱼井鲋,自以为可得而齐焉。鹏之为鸟也,刷毛羽,咨饮啄,戢翼于天地之间,宛颈乎江海之畔,而双凫乘雁,自以为可得而亵焉……”
    借用“鲲鹏”这一意象,渲染今日声势,大气昂扬。
    陈青兕也在万众的期待下,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
    既然要为新体诗对仗定律,七绝岂能落下?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一首劝人读书的惜时诗,很符合陈青兕自身的定义。
    诗会也因陈青兕这一首诗,完美落幕。
    从此以后,江南兴起了盛唐体的热潮,无数学子受到感召,向宫体诗宣战。
    青溪诗会过后的第二日,骆宾王、富嘉谟、许自牧三人来向陈青兕告辞了。
    “为何不多呆一会儿?”
    陈青兕有些不舍,骆宾王才华横溢,人又豪迈洒脱,非常值得深交。
    富嘉谟面冷心热,与陈青兕接触不多,为人也是谦诚君子,只是或许因第一次印象不佳,或许就没有理由的性格不合,只是点头之交。
    许自牧就不用多言,因为许圉师的关系,特别亲近。
    骆宾王遗憾道:“学生得先生教导,心中迷茫尽去。拜别先生是为追寻心中梦想,并非不愿留在先生身旁受教。”
    陈青兕意外道:“观光这是有了目的?”
    骆宾王眼神中神采飞扬,说道:“此去边陲投军杀敌,以手中剑,胸中韬略,一展所学。学生记得先生说过,历练方是最好的老师,边塞豪情,也是我辈男儿向往之地。”
    陈青兕想起历史上的骆宾王本就是允文允武的人物,历史上骆宾王就曾西域从军,参与过姚州平叛,写了不少的诗作,号称边塞诗之祖,只是后来不服武则天牝鸡司晨,拒绝了程务挺的推荐,前往扬州与徐敬业一并起兵推倒武则天,因此有了酣畅淋漓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想不到因为自己的缘故,骆宾王没有在齐鲁迷茫蹉跎十二年,在而今春秋鼎盛的年纪,直接选择从军。
    “如此!在下就不劝了,祝观光前程似锦,名扬北疆!”
    骆宾王躬身拜别,走得坚定决然。
    陈青兕有些期待,这个世界的骆宾王应该不会重蹈覆辙了吧。
    骆宾王的离去,让陈青兕留有一丝遗憾以外,并没有影响他的生活。
    依旧是读书练剑,处理公务,日子过的很是充实。
    郑容、韦暠也没有闹出任何的幺蛾子。
    夏去秋来,一季飞逝。
    青溪县迎来了最鼎盛的季节。
    青溪县最美之处,莫过于生于山崖的野桂,最好的美食,莫过于肥美的青溪桂鱼。
    陈青兕为了吸引游客,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特地盗取了宋朝朱熹的《咏岩桂》来赞美青溪县的山崖野桂。
    经过青溪诗会,陈青兕正式成为了江南公认的士林领军人物。
    他的诗句天下追捧,不再需要任何人举荐,自有士林中人为之疯狂宣传。
    以至于有了青溪三绝之说。
    桂绝,桂鱼绝,还有青溪先生陈青兕这一绝!
    新书能追定的弟兄们尽量追定,有票的也支持一下!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