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55章 大眼仔和小眼镜
    第55章 大眼仔和小眼镜
    学四食堂内,沿着四周墙壁,摆起一圈桌子。
    每个系一块地界,泾渭分明。
    李建昆瞅了瞅:
    文科有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国际政治系、经济学系、法律学系和图书馆学系,共7个系。
    理科有物理学系、化学系、地球物理学系、地质学系和地理学系,共5个系。
    语言类另有两个系:
    西方语言文学系。
    俄罗斯语言文学系。
    ‘火急火燎都能整出14个系,北大底子还是厚啊。’
    也不知是不是各地区入校时间有别,现场特安静,迎新的老生比新生多。
    徐庆有摆摆手后,大步走向中文系阵营。
    李建昆也来到自家组织这边。
    无需提醒,掏出通知书和准考证,递过去。
    两男一女三位学长,核对之后,眼里皆爆发出某种光彩。
    “你是研究生啊!”
    “呃对。”
    “学弟辛苦了,稍等会哈,马上给你办手续。”
    这服务……容我给个五星好评。
    总觉得有丝不对。
    坦白讲,在火车上时,那群der讨论怎么和工农兵学长互怼时,贬低的话,他不赞同,但对于双方意识形态间存在的矛盾。
    李建昆深思后,觉得只怕必不可免。
    然而实际,从接车的学长,到这三位迎新的学长,还真没察觉到半分。
    ——
    初入燕园。
    一伙新生刚登记入户,就忙不迭探索起来。
    脸上皆洋溢着猎奇的兴奋与喜悦。
    ‘这群der是真的精力旺盛啊!’
    没记错的话,燕园好像有30000平方米,der们说,高低得逛一圈……
    好吧,只要你们别突然暴毙一个,哥们舍命陪君子,反正觉睡饱了。
    不想搞得特立独行。
    宁一个刚入校的新生,面对这样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举国仰慕的园林式校园,提不起丝毫兴趣。
    不合理。
    喏,徐庆有还搁边上。
    倒也不是不感兴趣,前世来游玩过,那时风景可比现在好太多。
    珠玉在前。
    跟着他们瞎晃,李建昆抬手掂掂,掌心有沓粮票,用根橡皮筋箍着。
    登记完后发的。
    与自己所知,有些出入。
    只有粮票,没有菜票。
    他的粮票定额为32斤,徐庆有只有30斤,这和个头体重有关,还挺人性化。
    7斤大米票,12斤玉米票,其他全是面票。
    每天一斤多粮,嗯,一斤多碳水,反正他是觉得够够的。唯一问题是,南方同志估计得适应一阵面食。
    倒也有个解决之道,找北方同志换。
    有粮了,那菜呢?
    真没有。
    发钱!
    没错,发钱。
    这是李建昆所不知道的,这年头国家还真给大学生发钱。
    官方称谓叫“人民助学金”。
    之前听他们市里的领导提过一嘴,以为类似奖学金性质,并非如此,每个大学生都有,由国家发放。
    市里想给他的,显然是地方单独补助。
    他详细做了番了解,研究生、高等师范、体育和采煤等特殊专业学生,一律享受100%的人民助学金。
    其他普通专业是75%。
    发放标准,不仅要衡量学历层次和学科性质,还要以地域为依据。
    也就是说每个地方都不同。
    首都这边,全额助学金能达到20元。
    有了这笔钱,吃菜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包括攒钱买点衣服啥的。
    节约的学生保不齐还能寄些回家。
    这年头别的不提,大学福利政策,李建昆这个后来人,是真的慕了。
    偏偏国家并没钱。
    只因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且极度匮乏,勒紧裤腰带也要干。
    用心良苦啊。
    一群der欢快地用脚丈量着燕园,多半人都搞迷糊了一点:
    以为南门是主校门。
    主要南门距离教学区和宿舍区近,出门就是日后的四环路,拐个弯即到中关村,再拐了弯,就是五道口。
    而真正的主校门,西门,距离学生活动区域太远,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脸面。
    门口立一对威武石狮,进门有诸如校友桥、镜春园和致福轩等名胜古迹。
    先前他们从成府路入校,实际走东门最近,特地绕了一圈。
    正是想让新生们,感受一下校园风采。
    但带队学长没理解,这帮der不知道。
    北大东门呢,外面是成片的居民区,平房胡同错综复杂,这年头远没有大道通衢。
    至于北门,推开就是圆明园。
    不过目前处于半封闭状态,正在大力修复,会在88年夏天,向社会全面开放。
    “停停!算了吧,不逛了,逛不动。”
    “是啊是啊,以后时间大把。”
    “那走,找宿舍去。”
    以为伱们多狠呢。
    收工,闪人。
    北大学生宿舍区。
    清一色四五层的直筒房。
    几片活动场地,毗邻宿舍楼,3月的京城春寒料峭,一些光杆白杨参差不齐散落着。
    有个活动区内,正在打排球比赛,边界线是用石灰粉临时洒出来的,这群高年级的工农兵学员,发现李建昆一伙后,下意识停手,驻足观望。
    眼神有些微妙。
    这时李建昆才嗅到一丝不祥。
    旁边徐庆有轻哼一声,满脸不屑,大步流星。
    37号楼。
    一路走过,总觉得不对头,也没见多少人呀。
    进入宿舍后,才算热闹起来。
    嚯!不少房间在把酒言欢。
    307。
    系里给他安排的宿舍号,据说这幢37号楼,就是他们经济系的男生阵地,但不是全部,还混杂着些其他系男生。
    徐庆有他们文学系男生,在33号楼。
    没多远。
    木板门开着,里面三张木质的上下层双人床,标准的6人间,空间逼仄,摆下床后,基本也就一过道。
    有俩人在。
    一个浓眉大眼,身材敦实。
    一个瘦瘦弱弱,戴副黑塑眼镜。
    “哎哟,来人了!哥们你可算来喽!千盼万盼啊,来来,请进请进。”
    大眼仔显然是个自来熟,不由分说上前接行礼。
    小眼镜颇为内向,忙起身,一副手脚不知道该往哪放的模样,傻兮兮笑着。
    “哥们你东北的吧,有点高啊。英雄,你那张下铺匀出来吧。”
    “诶好!”
    小眼镜忙不迭转移床铺。
    六张床铺,上铺全空着,暂时搁行礼,三个下铺被占。
    “英雄?”
    李建昆没矫情,就这小床,他这个头,睡上铺,不说自己遭罪,下铺指定也难受。
    “哥,我叫吴英雄。”
    小眼镜傻傻一笑,忙自我介绍。
    “我叫胡自强!”大眼仔道。
    这扑面而来的年代气息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