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 202.第200章 走,去赣州!
    第200章 走,去赣州!
    宴会结束得很早,因为闹出了些许的不愉快。
    正是那场大名鼎鼎的“商汤”“伯夷”之辩,弄到最后差一点刀兵相向。
    “宁王有不臣之心,绝对有!”马车上,王守仁信誓旦旦地对严凌说道。
    如果说之前,他还只是因为朱宸濠的一些不合常理的行为而有所猜疑,还可以用宁王只是缺乏安全感与喜欢敛财来搪塞的话,但是现在这一番对话,宁王等于是赤裸裸地把自己的野心给暴露了出来。
    严凌也说出了幕僚对于随从们的贿赂,显然已经在为某些事情做准备了,这是在拉拢两人的身边人,伺机而动呢!
    之所以在已经撕破脸的情况下还放他们一条生路,不是朱宸濠多么仁慈,而是杀了这两人,就是真的明着造反了,朱宸濠还没有准备完毕。
    但是对方敢于放了他们,也表现出对方的有恃无恐,他根本不怕两人去弹劾他。
    也是,先不说口说无凭,只凭他们的诉说想要扳倒一个藩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单就论宁王府每年的那笔巨额支出,就不知道有多少是在了朝臣的身上,就连首辅杨廷和,也没少拿宁王的银子。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他当然会帮助朱宸濠压下一些事情。
    王守仁自然是明白这一点的,他的脑袋耷拉了下来。
    “若是宁王起兵,又将是一场生灵涂炭。”
    他低声说道。
    “可是,他是藩王,我们只能后手出招……宣瑞,我好不容易平定了这匪患,却要让这江山再度陷入战火之中。”
    “我只是,想要让这江西的生灵欢颜而已,怎么就这么难呢?”
    “所谓权力,在他们这些上位者眼里,真的比这无数百姓还重要吗?百姓何辜?”
    “伯安,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样,将天下人置于心间的。”严凌轻叹:
    “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快平定叛乱,将他对于这片土地的破坏降到最低。”
    “黎民们没有错……硬要说的话,只能说,他们太弱小了吧……”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严凌又问道:
    “你向镇国府要的调兵敕令,到了吗?”
    原本历史上王守仁是向兵部尚书王琼要的,但是这个时空镇国府几乎替代了兵部在运作,兵部只剩下了运输粮草器械的权力,他自然是改向镇国府要。
    不过申请敕令的进程还是很顺利的,没有人卡他,当然他不知道的是这其中少不了陈国公府的助力。
    “我派去的仆役已经先行回来通告,按照他说的,最多再有十来天,朝廷传令官员便会到。”
    严凌点了点头:
    “那就好,宁王乱起,怕是也就只有月余时光了。”
    “为何?”闻言,王守仁有些诧异,他当然知道宁王很快便会起兵,但是这样精准的判断,却是少见。
    “因为陛下打算南巡南直。”严凌的脸上出现了无奈的神色,这个时空的群臣们已经压不住皇帝了,所以他更加地肆意妄为:
    “现在已出北直,估计一个月之后,便会南渡长江。”
    “那个时候,将是宁王与陛下距离最近的时候……”
    王守仁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他的脑袋微微一转,便已经将一切全部串联了起来,这令他的内心剧烈起伏,额头上有冷汗冒出。
    南昌离南京太近了……只要宁王顺流而下,可以说旦夕可至!
    “对了,肃王可有异动?”而在这时,严凌却突然好似想到什么,问道。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当初肃王对于自己的封地也挺不满的来着……
    王守仁深呼吸,使自己冷静了下来,想了想,他摇了摇头:
    “当代肃王除了贪财、好色、时常鞭打下人之外……没什么劣迹。”
    你管这叫没什么劣迹。
    好吧,对于大明的皇帝而言,这确实不算什么劣迹,只要藩王老老实实的,那他们就是好藩王。
    尤其是在严铿给朱棣上了建议之后,他们连王田都没多少了,更不用说侵占土地危害大明什么的,所以对于这些宗藩的一些行为,每一代的帝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得他们。
    严凌吐了一口气,决定不去管这个肃王,只要对方没有宁王这样的不臣之心就行。
    王守仁显然对于肃王的所作所为也很是气不顺,但是当务之急是宁王。
    “伯安,还是回赣州去吧,这南昌毕竟是宁王的地盘。”严凌建议道。
    王守仁点点头,他也正有此意。作为朝廷的提督南赣军务都御史,他的职责本来就是巡抚南江西的四府之地,现在在南昌,只是因为匪患已平,才到这江西的政治中心参与到对此地的治理。
    回赣州,一点问题都没有。
    计议已定,两人来到了孙府,打算拉上孙燧一起。
    不过听说了他们的来意之后,孙燧却并没有答应。
    “就算有敕令,宁王不反也用不了。”他摇了摇头:
    “伱是南赣的巡抚,离开这里也顺理成章,可我是朝廷钦派的江西巡抚,怎能擅离职守!”
    “等到宁王拿下我的人头之时,便是伯安你起兵的时刻!”
    听完这一席话,王守仁的眼眸中浮现出了钦佩的神色。
    弑杀了一省巡抚这样的大员,宁王叛乱的事实将无可辩驳,孙燧将用自己的生命确定宁王叛乱的事实。
    他张口,正要说话,然而就在此时,严凌却突然说道:
    “南昌里朝廷的大员多的是,并不少孙巡抚你一个,死了其他的人,一样可以证明宁王反了,就算一个不死,南昌被占领还是可以证明宁王已反。”
    “孙巡抚,我很佩服你敢于杀身成仁的勇气与骨气,但是身为江西巡抚,江西行省的父母官,你要做的可不只是在危难来临之时一死了之!”
    “如果你真的有一省巡抚的责任心,就不要轻易谈生死,就算真的要死,也该死在将来与叛军搏命的阵地上!不然你是一死成就身后名了,失去你这个巡抚的统领,平定叛乱要更加的艰难,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会因此受尽折磨!”
    对于孙燧,严凌还是很惋惜的,也很佩服他的气节,所以在这个时候出言反对。
    王守仁闻言呆了一呆,显然他没有后世人这般清奇的思维,对于他而言,孙燧既然决定殉国,那就要成全他的忠义。
    而孙燧听闻此言也是怔住了,他知道此人是王守仁的好友,没想到出言竟如此犀利。
    然而竟字字珠玑。
    是啊,自己这么一来是一死了之了,或许后世名声也不错,但是在江西巡抚的任上,他却是不称职的——叛乱未平,就这么丢下自己治下的子民,自己安然去了?
    孙燧的额头上冒出了些许的冷汗,他很快便想明白了,不由地连声说道:
    “阁下所言,有理,有理!”
    “燧若是束手死于宁王之手,倒好像是一心求死,逃避责任一般!”
    “我乃是江西巡抚,需要保一方安宁!就算我真的有罪,也当在平定叛乱之后,向朝廷自请治罪,而不是就这么伸脖子等死。”
    计议已定。
    走,去赣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