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 第165章 待价而沽,多城相争,1200亩工业用

第165章 待价而沽,多城相争,1200亩工业用

 热门推荐:
    第165章 待价而沽,多城相争,1200亩工业用地?
    “老板,陈河宇胃口很大,若是不出点血,恐怕打动不了对方。”
    吴秘放下电话,转身走进一间办公室,低头汇报。
    “说说他的要求,我倒要看看是什么内容,能把你这个第一大秘都吓住了?”
    沙发椅上,一个头顶发白的男人,穿着一套精心剪裁的深色西装,身材高大挺拔。
    脸上带着淡淡微笑,眼神如闪电般锐利,气场显得异常强大,严谨而不失亲和力。
    “起码得1500亩工业用地,50亿华币超长期低息贷款,额外的优惠政策一个都不能少……”
    吴秘小声说道,生怕触怒到大老板。
    “他能为庐城带来什么?”
    男人轻轻一笑,打量着书案上的文件,随口问道。不怕商人狮子大开口,就怕对方不敢提条件。
    “五十万就业岗位,带动周边企业和产业链发展,推动本土工厂向高技术和高附加值方向升级。
    稳定的收入群体,同样可以刺激消费,繁荣服务业……”
    吴秘快速整理完思路,不紧不慢道,他知道,这是老板在考验他对问题的思考判断能力。
    “不错!这两年水平见涨,想不想出去闯一闯?”
    大老板露出满意地神色,开口询问道。
    “老板,我还是待在您身旁才安心,多见多学,才能进步。”
    吴秘立刻表忠心道。
    “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你和陈河宇也算老熟人,比其他人具备优势。
    抓紧时机,提前敲定。我听说了,不少人都在打着超级工厂的主意。”
    大老板收起笑容,沉声叮嘱道。
    “是,老板。”
    吴秘点点头,明白领导的意思,这是对他充分放权,只要未来科技制造厂可以落户庐城,一切都可以谈。
    “出去吧,拿不准的再来找我。”
    大老板摆摆手,示意吴秘离开。
    “张助理,立刻组织人手,针对未来科技的新厂落地,我要两天内见到一份完善的招商计划书,大家辛苦点,一定要拿下这个项目。”
    吴秘回到座位,开始召集下属。
    既然觊觎这个项目的城市颇多,他就要做得更加细致,方才有机会拉拢陈河宇。
    “好的,吴秘,我现在就去喊人来开会。”
    张助理回道。
    接下来,十几人的工作组奋战48小时,终于捣腾出一份详尽的方案。
    “用地保障:针对投资项目所需用地,制定用地政策和用地保障措施。
    产业优势:介绍庐城当地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前景,重点展示优势产业和重点发展方向,以及配套的供应链。
    财务预算:对未来科技工厂的投资总额、资金筹措、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预算和规划。
    风险评估:对投资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以提高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甚至,吴秘提前圈好了工厂地址,设想好交通、物流、招工等多方面的问题。
    而后,他带着张助理前往沪城,准备拿下项目。
    ……
    “徐导,这是《九鼎记》的剧本。”
    陈河宇取出一份厚厚的文件,递给徐昊峰。
    “陈总,好的,我先看看。”
    徐昊峰接过来,认真研读起来。
    自打上次见面,一别数月,手上的工作忙完后,他猛然想起山海影视老板的邀请。
    拍摄网络小说,是他没有过的体验。
    趁闲暇之余,提出上门拜访的想法,陈河宇欣然应允。
    《九鼎记》是编剧部的劳动成果,毕竟招聘了十几名资深编辑,不可能一直白白养着。
    把小说内容剧本化、影视化,就是这群人的主要工作。
    陈河宇慢悠悠泡着茶水,见徐昊峰看剧本还有一段时间,端着茶坐回位置上,抽空更新一章《神秘复苏》。
    山海视频app即将上线,林世维去了一趟港岛,买下大量经典港片的播放版权。
    并启动“第一届山海原创微电影大赛”、“第一届山海网剧大赛”,旨在扶持优秀的原创视频,扩充网站内容。
    《九鼎记》是他内定的自制主推剧,配合一档上一世超火爆的网综,力求一炮而红。
    许久之后,徐昊峰放下剧本,推了推眼镜道:“本子不错,我接了,就是特效镜头比较麻烦,太烧钱了。”
    “烧钱?徐导,听说过未来科技电影特效公司吗?”
    陈河宇喝了一口茶,轻飘飘问道。
    “燕城的一家新公司,据说采用最先进的ai处理技术,《捉妖记》的特效业务就外包给了他们,价钱只要其他公司的7成。”
    徐昊峰笑着回道。
    “所以,陈总是打算找这家公司做特效?”
    他继续追问道。
    “未来科技也是我的公司,特效费用方面不用担心。”
    陈河宇摆摆手解释道。
    “什么?!”
    徐昊峰愕然道,有些难以置信。
    未来科技估值数千亿,在海内外均有不俗的成就,尤其在并购大米手机后,已隐隐有华国第一科技公司的声势。
    它的掌权人竟然只是一位年轻人。
    “徐导,这部网剧我想采用季播形式,慢慢打磨,让观众养成追剧的习惯。”
    陈河宇没理会对方的惊讶,自顾自说道。
    费三十多亿买下胜达文学,自然不会放任不管,热门ip他会一步步改编,动漫、漫画、电视剧、电影等形式,一一尝试,开发出最大价值。
    黎雪的《极品家丁》上星播放后,遥遥领先的收视率说明,华国的观众对待网络小说的影视化,并没有抵触之情。
    “陈总,合作愉快,那我在特效上就不客气了。”
    徐昊峰眼前一亮,咧嘴笑起来,背靠山海影视和未来科技两座大山,还怕拍不出经典作品吗?
    “咚咚咚!”
    “进来。”
    陈河宇抬头应道。
    “陈总,中原省的万秘书找您。”
    方盈看了一眼办公室的情形,小声提醒道。
    “徐导,你先坐,我失陪一小会。”
    陈河宇把选址工作,交给了章楠,这些人怎么还找上了门,就不能让他休息几天吗?
    “陈总,你请便,我喝会茶就好。”
    徐昊峰回道,表示不在意。
    陈河宇起身,跟在方盈身后,顺便问道:“对方几个人?”
    “五个人,都在一楼的会议室,我让行政的同事,准备好了茶水。”
    方盈笑吟吟说道。
    “嗯,越来越像我的秘书了,要不要给你升一级?”
    陈河宇打趣道。
    “别来,您老人家记得给我多发奖金就行。”
    方盈浅笑拒绝,她一个沪城本地小囡,那么辛苦做什么。
    “咸鱼一条,没救了。”
    陈河宇撇撇嘴,点评道。
    走进电梯,来到一楼待客间,他直接走了进去,见到几位穿着行政夹克的男男女女,很快分辨出坐在主位上的男人,应该就是万秘书。
    “万秘,大驾光临,我这个小公司都蓬荜生辉了起来。”
    陈河宇上前握了握手,礼貌说道。
    对待这类人,初次打交道,小心无大错。
    “陈总太客气了,你的这家影视公司,在全国都是第一的民营企业,谈不上小公司。
    过度谦虚,我就当你在自吹自擂了,哈哈。
    此前,我们在电话里沟通过,只要你愿意把未来科技的工厂选在中原,条件随便你开,我们这次来抱着极大的诚意。”
    万秘书诚恳道。
    “坦白说,这个项目的选址,我交给了章楠处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才是我的风格。”
    陈河宇推脱道,他打着待价而沽的目的,当然不会轻易松口。
    “陈总,不管谁来负责,拍板的人不还是你吗?这份是我们的招商计划书,你先过目。”
    万秘书不为所动,坐在他这个位置,什么大浪大风没见过,对方想要优惠,那就直接上大餐,通通摆在桌面上。
    陈河宇笑笑,没有说话,拿起计划书看了起来。
    “1200亩工业工地免费送!”
    “20亿低息贷款,贷款年利率3.9%!”
    “10亿建设资金和税收减免政策,扶持力度让人心动啊!”
    “……”
    几分钟后,陈河宇放下文件,不得不说,万秘书的诚意满满,比吴秘的报价还要丰厚。
    比其他几座城市开出的政策、补贴、扶持,都要更宽松优渥,只要他答应,在未来五年,未来科技要在中原累计投资100亿。
    两年后,每年缴纳15亿税费即可。
    对方可以给到20%的优惠税率,也就是说,未来科技在建厂后,要迅速完成一年75亿的销售额,否则就得无偿归还土地。
    “万秘,这个条件非常丰厚,我恨不得立马答应下来,但是公司也有相应的流程要走,希望您能理解。”
    陈河宇坚持道。
    庐城、江汉、金陵还在报价中,他怎能可能答应,拖时间也要再拖一阵子。
    谁给的土地多,贷款多,要求低,他就选择谁。
    “陈总,既然如此,我们在沪城等你的回复。”
    万秘书心意已决,打定主意,拿不下这单,坚决不归。
    陈河宇坐在楼下,陪着几人喝了一会茶,才把几人送出门。
    返回办公室,和徐昊峰敲定合作细节,《九鼎记》正式宣布立项,又一本网络小说即将改编成电视剧。
    “形意宗师,武破九州,山海影视再次出手,《九鼎记》开拍在即!”
    “最后一位大侠徐昊峰,成为《九鼎记》导演!”
    “《九鼎记》拍摄规模空前,特效惊艳,必将成为2015年的观剧热门!”
    “……”
    书友群里。
    “番茄大大,恭喜恭喜,山海制作必属精品!”
    “大大这本书又要火了吗?”
    “我为什么要说一个又呢?”
    番茄躲在后面窥屏,开怀大笑起来,这本书倾注了他大量心血,却没取得一个满意成绩。
    如今,能被山海看中,证明了他的能力。
    想到这里,他乐呵呵在群里发了几十个红包,又给《神秘复苏》打赏了一个白银盟,表达他对老板的感谢。
    “河宇老弟,我到沪城了,亲自拜访你,有没有时间?”
    陈河宇拿起电话,听到对面的声音,有些诧异,看来他还是低估了超级工厂的重要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