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 > 191.第189章 郑芝龙盘踞登莱,高迎祥杀向凤

191.第189章 郑芝龙盘踞登莱,高迎祥杀向凤

 热门推荐: 亏成麻瓜从文娱开始
    第189章 郑芝龙盘踞登莱,高迎祥杀向凤阳(求追订月票)
    当初天启帝为了整饬军备,应对辽东的威胁。通过荷兰人得到了红夷大炮、遂发火铳以及盖伦战船的图纸以及制作工艺。
    不过狡猾的荷兰人只是提供了中型盖伦战船的图纸,至于荷兰技工对于大明造船的指导并不是很给力,他们其实不希望大明很快掌握盖伦船的建造技术。
    再加上福建原本没有大型的船厂,连造巨船的木料都没有储备,于是建造的进度十分缓慢。
    福建造船厂已经建成2年多了,仍然没有制造出盖伦战船。
    而大明朝廷中以徐光启为首的一批官员则主张加强同葡萄牙人的合作。
    孙元化作为徐光启的弟子,自然是坚定的支持这一策略。
    孙元化自幼嗜读书,好武略,后从徐光启为师,引进西方数学,万历四十年(1612年)中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进京,孙元化向朝廷条呈《备京》、《边防》二策,后升任兵部职方主事。
    算得上是一个文武兼备的官员。
    崇祯扳倒魏忠贤后,东林党重新得势,孙元化在徐光启的举荐下很快就担任了右佥都御史、登莱巡抚。
    孙元化本身就精通西学,尤其擅长火炮,另外对于荷兰人的图纸也有更深的理解。
    他独立研究撰写了《几何用法》、《几何体论》、《泰西算要》、《西学杂著》等一系列科学专著,对传播和普及西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从担任登莱巡抚以来,他雇佣葡萄牙技工,大力新修火炮工厂,仅仅数月就成功仿制出了18磅红夷大炮,而且在性能上比之荷兰人的更胜一筹。
    于是孙元化得到了崇祯皇帝的嘉奖。
    对于孙元化提出的建造盖伦帆船,加强登莱水师以便应对将来辽东变局的构想更是大力支持!
    登莱的造船厂比福建晚建造一年,却比他们更早建造出了西班牙盖伦帆船。
    当得知孙元化在登州修建炮台,并且仅仅用了不到一年就建造出了2艘500吨的西班牙盖伦帆船时,李献忠更是大为惊讶!
    登州距离旅顺的直线距离还不到200公里。
    尽管500吨的老式西班牙盖伦帆船根本不可能对辽东水师1820吨的新式轻型盖伦帆船构成威胁。
    不过孙元化此举肯定会影响李献忠下一步的行动。
    辽东出兵中原,最快捷的方式便是从旅顺直取登州。
    如今兖州官军控制了水路,情报司对于王希范的物资支援越来越困难了。
    岛上的粮食,弹药贮备充足,但是烧火用的柴已经没有了。
    原本山上那点树木早被砍完了,虽然情报司一直在运送煤炭以及煤球,但是王希范表示他手下的白莲教义军应该撑不过这个冬天了。
    请求李献忠直接出兵山东。
    再加上传来了崇祯要动用羽林营的主力去山西剿灭高迎祥等36营义军。
    迫使李献忠不得不出兵登莱。
    不过毕竟辽东还没有同大明朝廷正式翻脸,所以直接动用辽东军的主力不太合适。
    于是李献忠将辽东招募的2万新军交给了郑芝龙,让他以东琉球公司的名义出兵登莱。
    此前郑芝龙全盘接手了大海盗李旦的手下和产业。
    如今他已经是真正的海上霸王了,他手下的东琉球公司拥50条大型的盖伦战船,此外还拥有300多条大型商船,彻底垄断了日本、朝鲜、台湾等地的海上贸易。
    并且已经将手伸到了澳门同马尼拉。
    不过由于荷兰人的存在,郑芝龙目前在南洋的贸易依旧是举步维艰。
    目前东琉球公司每年的贸易金额有上千万两之多,一年向辽东上缴的利润都有500万两。
    这也是李献忠敢于搞赤字财政的底气所在。
    此时登州的外海上共有4艘1820吨同8艘1200吨的轻型盖伦战船。
    800吨以及500吨的盖伦战船也有30余艘!
    当然了1820吨的战船属于辽东水师,是郑芝龙借来的。
    郑芝龙的发展势头有些太过迅猛,李献忠也不得不采取一些限制措施。
    比如将东琉球公司所有的造船厂补给港口都控制在自己的亲信手中。
    限制东琉球公司战船的吨位,如有需要辽东水师派出更大的战船配合东琉球公司。
    将郑芝龙的长子郑森接到开原,让他作为伴读陪同自己的三个儿子一同读书,接受军事训练。
    除此之外,他并没有太过干涉郑芝龙的行动,东琉球公司还是拥有相当的自主权的。
    面对如此多的巨舰,孙元化手上的2艘500吨小船就有些不够看了。
    很快他们就被击沉在登州的港口之中。
    而孙元化苦心经营的登州炮台,最终也被郑芝龙强大的舰炮给摧毁了。
    面对登城外海无数的巨帆,孙元化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虽然他制造出来的18磅红衣大炮威力并不比对手逊色,但是无奈数量实在太少了。
    敌方一艘大型战船上就装备了上百门火炮,即便是每面只有半数的火炮可以发射,那火力也是相当惊人的。
    只是这种巨型战舰可是一个“吞金巨兽”,对方究竟是有多少银子才能养这样一只庞大的舰队?
    随着一封劝降信的到来,这个答案终于被揭晓了。
    郑芝龙狂妄的在信中写道:东琉球公司看中来登莱地区作为基地,给孙巡抚3天时间,你们赶紧挪地方,不然三天之后我就要炮轰登州城,届时城中玉石俱焚!
    莫说是大明了,恐怕千百年来也没有哪个海盗敢直接叫一个中央王朝直接割让沿海富庶的两府之地?
    但郑芝龙确实有狂妄的资本,他的舰炮足够犀利。
    不过孙元化并不打算就此放弃抵抗,贼寇的海上的火炮再强大,总也要登陆的。
    最多他放弃登州靠海的这面城墙,3天时间足够他调集周边大军同这些海盗决战一场了。
    孙元化一边将莱州府的兵马偷偷调集到登州附近,一边向山东总兵刘肇基救援。
    郑芝龙势大,刘肇基只得放弃了对王希范这些白莲教的围堵,转而北上支援登州。
    此外青州府也派出了部分援军。
    一时间登州附近已经集结了上万明军,孙元化很有信心同郑芝龙这些海盗在陆上决战。
    却不料此时贼寇的目标却是莱州。
    登州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而莱州则连接着登州同整个山东,只要拿下了莱州,那么登州的这一万多明军便是瓮中之鳖。
    卢象升此时已经率领2万辽东新兵在莱州府城掖县登陆了,此时掖县兵力空虚,很快辽东军就占领了莱州府城。
    然后卢象升又分兵南下占领高密、胶州、即墨等城,直接控制了莱州全境。
    这几年卢象升在平虏县(原赫图阿拉)练兵,早就手痒难耐了。
    同时期和自己一起投效辽东的孙传庭已经在台湾打出了一片天地,自己却只能窝在辽东练兵。
    这批新兵都是他一手训练的,所以他本次主动请缨领军作战。
    虽说辽东名将如云,不过这次打的是郑家海盗的名义,自然是不能用熟人,于是卢象升就捡了这么一个大便宜。
    此时山东总兵刘肇基的人马正好赶到了莱州南部的胶州一带。
    结果被高举“郑”字大旗的海盗们用6磅佛郎机野战炮同鲁密铳一顿招呼,直接大败而归,折损了三千多人马。
    听闻刘肇基大败的孙元化再也坐不住了,他没想到这些海盗在陆地上也这么强悍,于是赶紧向京师求援。
    接到孙元化的急报后,崇祯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一边山西的20多万农民军高调反明,一边山东的海盗居然也要公开占据登莱二府。
    他可以不管孙元化的死活,但登州可是他的火炮同战船基地,要是这里丢了后果不堪设想。
    最终决定将羽林营一分为二,曹文诏率领2万羽林营前往山西平叛,而左良玉也率领2万去山东解登州之围。
    卢象升利用左良玉南下的这个空档期,趁机占领了登州外围的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福山卫以及宁海州。
    他们甚至还占领了位于招远的金矿。
    至于登州城,郑家的战舰也只是时不时的炮轰一下登州的北城,给孙元化一些震慑。
    毕竟还要用登州这个“饵”,来钓左良玉这条大鱼。
    如今鱼还没有上钩,自然不能将登州这个“饵”给吞掉。
    左良玉自从加入了羽林营之后可谓是一路高升,用大量农民军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官袍。
    除了在兖州王希范那里吃了一点亏之外,一直都是顺风顺水。
    对于剿匪他可是求之不得。
    山西贼寇势大,这些人很多原本都是边军战力强悍,官军剿了一两年结果是越剿越多,他自然不肯去山西。
    至于登莱那边,虽然孙元化说的挺吓人,不过他估计那群海盗也就是战船犀利,陆战肯定是不行的。
    而且山西那地形实在是太容易被农民军打伏击了,于是他很明智的选择了去山东。
    如今左良玉麾下的羽林营那可是大明精锐中的精锐,不但装备精良,而且粮饷从不拖欠。
    他们跟随左良玉剿匪赏银拿的也不少。
    这次去山东打海盗他们都是磨拳擦掌,跃跃欲试。
    原本要将十天左右的路城,他们只用七天就赶到了。
    抵达青州府后,羽林营很快就向莱州发起了进攻。
    他们士气高昂连战连捷,一路连续攻克了潍县和昌邑,很快就抵达了莱州城下。
    不过在这里羽林营却吃了瘪,辽东军利用的鲁密铳射程的优势给予了羽林营很大的杀伤。
    两天攻下来,羽林营足足伤亡了将近两千人。
    作为大明最精锐的部队,左良玉的羽林营自然也是配备了大炮的,不过他们用的不是辽东军那种轻便的6磅佛郎机炮,而是笨重的12磅同18磅红夷大炮。
    之前羽林营走的这么快,红夷大炮此时自然是还在路上。
    正当左良玉一筹莫展之时,哨骑来报:“启禀左总兵,贼寇跑了,有数千名贼寇冲出了北门,向着海边跑去。”
    这群海寇明明占据优势,为何要跑,其中恐怕有诈!
    海寇的火铳比自己的射程还远,此刻要左良玉攻城他是不敢,谁知道这是不是海寇们的诱敌之计?
    不过如今出城的这些海寇都是步兵应该跑不快,自己利用手中的骑兵趁势掩杀倒是没有多大风险。
    很快左良玉就派出了五千骑兵前去追杀出城的贼寇。
    原本以为骑兵追步兵是很轻松的事情,没想到这帮海寇居然还一路抛洒铁蒺藜。
    虽说他们的战马都装备了马蹄铁,不过u型的马蹄铁无法保护马蹄的中央,所以战马依旧会被铁蒺藜刺痛,从而影响追击的速度。
    结果他们始终是看的见追不上,最后不知不觉中被诱到了距离海岸六七里的地方。
    此时海面上的战船炮火齐鸣,羽林营也没有想到,海寇的舰炮居然可以超过7里,他们的18磅红夷大炮一般最多打4、5里。
    而且海寇的战船使用的是开弹,几乎是一瞬间他们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十多艘主力舰的数百门18磅红夷大炮齐鸣,这动静无异于地动山摇,甚至连十多里外的莱州城的感受到了震动。
    当然这射出去的几千发炮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不过战果也是十分辉煌,羽林营的骑兵伤亡了大半,最终只有2000余人逃了回来。
    但此刻城里的辽东骑兵已经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这群惊弓之鸟哪里还有战意?
    不一会的功夫就,就失去了抵抗的意志,最终半数人直接向海寇投降了。
    此时左良玉手中已经没有骑兵,他本次南下山东一共就带了5千骑。
    谁能想到水寇不但火器犀利,还有骑兵?
    这一仗羽林营直接被这些水寇吓破了胆,左良玉赶紧躲进了青州府。
    在“击退了”海寇的几个哨骑后,左良玉谎称“青州大捷”。
    声称贼寇有5万之众,且装备了西式的火铳以及火炮,自己的羽林营在付出了七千人阵亡的代价后,才将贼寇击退。
    并派部下大肆屠村,硬是凑出了上万颗“贼寇首级”。
    击退了左良玉之后,郑家的战舰开始炮击登州城,最终卢象升指挥上万辽东军,在舰炮的配合下发动了对登州的进攻。
    登州总兵余化林一看情况不对,赶紧绑了登莱巡抚孙元化向郑芝龙投降了。
    孙元化这样的技术型人才则是被送往了辽东。
    而此时蛰伏了数年的王希范又一次在兖州死灰复燃了,举兵数万杀向登州。
    此时青州的左良玉不敢出城,只能眼看着这些白莲教众同海寇汇合。
    郑芝龙占领了登莱二州之后,京师震动。
    最终京师又发来了1万羽营,崇祯帝同孙承宗也一再要求左良玉进兵收复登莱。
    不过此时左良玉已经被打怕了,而郑芝龙也主动派人同他取得了联系。
    郑芝龙表示他的东琉球公司只想要登莱二州作为根据地,并无意进犯青州,只要左良玉不来打他,他也不会主动找他的麻烦。
    最后两军搞起了默契战,哨兵时不时的在青州同莱州的边界搞一些“小摩擦”。
    不过很快崇祯就没有心情关心登莱了,因为闯王高迎祥,又有大动作了。
    曹文诏进入山西后,同义军大战了十数战,连战连捷!
    将“曹操”罗汝才等几部义军逼入了磨盘山。
    羽林营的骑兵实在太厉害,在加上曹文诏勇不可当。义军在平原地区根本就不是官军的对手,只能依托山区抵抗。
    闯王高迎祥明白义军虽然人多,但是他也很难从正面击败曹文诏的羽林营替罗汝才等人解围。
    最终在军事种光道的建议下,义军进行战略大转移。
    义军放弃了泽州、寿阳等地,高迎祥率部南逾太行,攻济源、清化、修武;然后又围怀庆,潜入西山,直捣顺德、真定,进逼京畿。
    曹文诏的主力正在磨盘山围剿义军,他没想到高迎祥居然放弃山西的地盘一路杀进了北直隶。
    此刻左良玉正在青州同郑芝龙交战,京师只剩下了最后3万羽林营的新军。
    原本崇祯准备让蓟州的边军南下,不过此时却传来了辽东军在山海关外频繁调动,很可能会有大动作。
    崇祯不敢冒被李献忠“偷家”的风险,调动蓟州的边军南下。
    他连忙召见成国公朱纯臣以及英国公张维贤要他们率领“京师三大营”南下剿匪。
    虽然二人极不情愿,不过以崇祯的脾气,如果他们拒绝南下,很可能会将这2人一撸到底。
    最终二人在讨要了一批军资同粮草饷银后,还是率领5万人马南下御敌了。
    不过由于害怕同义军主力交战,他们的进军十分缓慢。
    高迎祥很快就判断出了这二人有意避战。
    于是他干脆将真定府让给了他们。
    果然朱纯臣同张维贤在占领了真定后,立刻向崇祯报捷,然后就按兵不动了,坐视流寇自由活动。
    尽管崇祯数次催促二人进兵,但是他们以贼寇故意放弃真定,肯定是诱敌深入。一旦他们放弃真定,同贼寇野战很可能遭遇贼寇的埋伏。
    若是真定得而复失,那么京师将失去屏障。
    就连孙承宗也认为,高迎祥很可能就是这么想的,京营的战力不强。
    此刻张朱二人虽然没有歼敌,但是好歹稳住了真定,巩固了京师的安全。
    若是冒险出击,很可能得不偿失。
    最终崇祯只得下令曹文诏东出太行,进入北直隶追剿高迎祥!
    磨盘山的贼寇虽然不是全部主力但是也有四五万人之多,此刻放弃着实可惜。
    但是皇命难为,最终他之能留下少量兵马看守,率军东出太行。
    罗汝才等人抓住机会突破了官军封锁,逃出了磨盘山。
    如今山西的形势对义军很不利,罗汝才等人决定南下河南。
    于此同时高迎祥等人也得到了曹文诏即将东出的消息。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能在北直隶呆着了。
    北上京师虽然能够直捣黄龙,但是大明的京师异常坚固,高迎祥知道他们无力攻破京师。
    所以最终还是要南下,南下有两个选择。
    一是去山东,据说郑芝龙的海寇占据了登莱。
    不过登莱是一块死地,很容易被朝廷封锁住,所以他放弃了去山东的想法。
    郑芝龙是海寇,到时候他们可以坐船撤退,自己手下这十多万弟兄怎么办?很显然河南更符合他们目标,那里多是平原,义军来去自由。
    最主要陕北同山西已经被义军抢得差不多了,河南还没有被抢过。
    而且河南的藩王众多,大明的藩王可都肥的流油,若是能抢上一两个,义军的钱粮就全都有了!
    为了分散官军的注意力,高迎祥派出了两路疑兵,一路绕过真定,进攻沧州,大有要北上京师的势头。
    而另一路则是从河间府向东进入山东,很显然义军是想同登莱的郑芝龙海寇汇合。
    这两个目标无论让贼寇实现哪一个都是崇祯无法接受的。
    他赶紧令曹文诏解沧州之围,确保京师无忧;然后又令左良玉进入济南一定要阻止流寇同海寇汇合。
    崇祯二年十一月,高迎祥突然转向由河间杀入河南卫辉府,然后一路向西甩开各路官军,直奔怀庆府同罗汝才等人汇合。
    又利用黄河封冻的机会,从毛家寨飞渡入河南,连破破渑池、伊阳、卢氏三县。
    义军很快就包围了洛阳。
    洛阳可是福王的就藩之地,说福王是大明第一藩也毫不为过。
    河南巡抚不敢不救,于是赶紧令开封副将毛勇率七千人支援洛阳,最终在洛阳东面的荥阳遭遇了义军主力。
    官军大败,毛勇直率千余人逃了出来。
    而义军则是趁势占领了荥阳。
    此时曹文诏率领的羽林营已经到了黄河边上,很快就要渡河了。
    于是高迎祥召开了“荥阳大会”,为了避免被曹文诏聚歼,最终他们决定化整为零,四面出击,让朝廷失去目标。
    由“老回回”马守应率领“左革五营”向北杀回山西。
    “曹操”罗汝才等人向西进入陕西,“八大王”张献忠向南杀入湖广,高迎祥同李自成等人则向东南杀入南直隶。
    这招果然奏效,朝廷摸不准义军的方向。
    处处设防,处处漏洞。
    而高迎祥、李自成等人则是一路高歌猛进杀向南直隶,逼近了大明的中都凤阳。
    感谢各位书友月票、推荐票、追订支持!
    不好意思,今天有事发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