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后,我虐渣奋斗成女帝 > 129.第129章 官军先锋
    第129章 官军先锋
    绍武帝他费那么大的劲才禁绝边境走私,显然早就有北征草原,和东胡一决雌雄的打算,毕竟强邻总是让帝王睡不安稳嘛。
    甚至今年倒春寒,北地百姓都反了,绍武帝依然死死捂住粮仓没有开仓放粮赈灾,
    反而算计臣子,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防备东胡的入侵,或者在为北征东胡做准备,他脑子抽了才会卖东胡粮食!白白助涨敌方势力!
    那东胡会入侵大魏吗?一定会!哪怕给了他们粮食物资也会入侵,所以这种割肉饲虎的事,绍武帝不干!
    边境交易,得两方收益的事才叫交易,如果只有一方收益,那交易多半就成不了!
    不过倒是可以嫁个“公主”给卜罗进,看看能不能迷惑东胡两年,大魏体量比东胡强,制度比东胡先进,现在两国都刚刚处于稳定之中,
    但是比积累,大魏一年能积蓄的物资可以当东胡五年,到那时候大魏完全可以凭时间耗死东胡……
    四河县。
    此刻的四河县城,县令马岱小心翼翼地看着排队涌四河县东门拖家带口,逃难而来的百姓,又看着城外的绵延不断起的百姓队伍,皱着眉头,表情相当的难看……
    红巾贼流窜到四河县附近的消息已经传开,现在的百姓已经知道刘金光的贼军是一伙什么样的人了,他们不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圣人,而是烧杀淫虐,无恶不做、泯灭人性的畜生,
    四河县的百姓都知道,那群贼军不会因为他们也是平民百姓就会对同为平民百姓的他们手下留情,网开一面,
    刘金光只会把他们所经过的地方变成废墟,废墟上的所有人都都变成流民,然后用这些人都命填城墙……
    西和县东边的城门是不断涌入人群,而西边的城门门,却是一副不同的景象,一架马车连着一架马车地飞快跑出去,这是四河县里稍微有点权势有点门路的人家在逃命!
    因为他们知道,小小的县城城墙挡不住凶恶的刘金光贼军,他们要到郡城里去,只有郡城才能保障他们的什么安全。
    转头对身边的县尉典闻说:“还请闻县尉派人前去探问一下来由,看他们有何要求,我等好做安排。”
    “什么!”马岱也大喜,“你确定是朝廷平叛军队?”他拉着典闻的手再次问道,
    傍晚,东门入城的人少了,西门出城的人直接没了。
    这也是马岱没有阻止灾民入城的原因,因为这些日子以来,县城里能跑路的人家早就跑了,
    整个四河县空了一半,有的地方收容这些百姓,而且,贼军来袭,不也要人手抵挡吗!
    ‘是朝廷兵马?还是世家部曲?大概是世家部曲吧!朝廷兵马里四河县还有段距离。不过,有如此多的兵马出行,也是大世家了,不可怠慢!’
    “在下姓马,单名一个岱字,敢问这位将军贵姓……”马岱拱手向刘和问道。
    “是,是的。”“县尊,不是世家部曲,而是朝廷的人马?”典闻没一点不耐烦地再次强调,实在是这个消息太好了,太及时了,这意味着他们都可能不用死了。
    “我是凤凰卫左军都统刘和,这位是陛下任命的此次平叛都督,沈大都督麾下参军高参谋!”
    “是,对,快快请他们从西门入城。”四河县城只有东西两门,东城门现在堵满了进城避难的百姓,所以马岱让人从西门进。而且一个县城城池也不到大,绕一个城门进来也没关系。
    马岱他也想跑,可惜他作为县令,有守城之责,不能跑,跑不了……现在跑路了只能暂时得活,但不久后自己不仅会被砍头还会连累子孙家族!
    因为对于大魏来说,灾民造反只是一时之患,等平定了造反,肯定要秋后算账的,秋后算账,除非后台硬,有人死保,否则失土逃跑的县令,绝对会被问责,
    县衙,
    不一会儿,典闻带着一脸喜色跑了上来,,“好消息,县尊,大好消息!来的不是世家的部曲,而是朝廷军队,是朝廷平叛的军队!”
    “原来是刘都统,高参谋,幸会,幸会。”
    外头一片闹腾,惊动了还未休息的马岱,他带着一群人快速走上城墙,
    看着惊慌失措的百姓,对左右说:“大声呼告百姓,不要慌乱,昨天探子来报,贼军离四河县还有五十里,这段距离,没有三天时间他们到不了。”
    “那,快,快请他们入城!。”马岱说。
    所以他还不如死在这里,与城共存亡,如此还能给子孙留下富贵。跑了,除非他能去东胡不然,天涯海角都逃不了大魏的律法!
    突然,远处传来马声,听动静,应该是千人以下的队伍,还在排队入城逃难百姓慌乱不已,城中也喧闹起来,
    这也是他此时并为慌乱且不关城门让百姓入城的原因。
    衙役齐声大喊,这才让百姓安静下来,不过进城的速度加快了。
    这些青壮,也是抵御贼军的人手呀!
    其实在东城门进城的百姓也知道,进城早晚也逃不过一死或者从贼,但能迟一点也好,说不定就因为迟了一点,朝廷大军就会来解救他们了呢?
    当然也可能是他们的财力也不足以支撑他们跑到郡城……
    “职责所在,当不得县尊言请。”典闻抱手,然后转身下城墙。
    “不知大都督的人马到了那里?不知朝廷的平叛大军几时可以到此……”马岱终于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事关生死,他不得不慎重!
    “大都督率领的大军还在六谷郡修整,到此大概需要八天时间,所以遣我等为先锋,来此为四河县御敌,同时将贼军拖留在此地,令其不流窜。”高凌应说道。
    虽然高凌应说得不是很明白,但马岱听明白了,什么叫做把贼军拖留在四河县,不就是要把四河县当做剿灭贼军的主战场了嘛!
    “如此说来,沈大都督是打算将四河县作为剿灭贼军之地了。”
    “然也,尔可有怨言?”高凌应看马岱也明白了四河县接下来的命运,所以他问了一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