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段誉修仙传 > 173.第172章 帝王之相
    第172章 帝王之相
    渡过汉江,到了太平店。
    可这里并不太平。
    大队元兵到处搜索朝廷重犯,说是一伙魔教反贼跑到此处,正挨家挨户的搜查。
    “这帮元兵,又来行凶作恶,残害良民。”贝锦仪柳眉微蹙。
    “反贼在这里!”
    凝目瞧时,见前面正打成一团。
    几十个元兵围攻一个虬髯大汉。
    那虬髯大汉颇有神力,舞着一杆虎头湛金枪,虎虎生威,逼得元兵无法靠近。
    但毕竟元兵众多,后面又站着四名番僧,另有七八名蒙古武官。
    这帮番僧,是元廷专门对付武林人士的。
    “射死他!只要尸体即可!”
    蒙古武官一声令下,元兵们弯弓搭箭,向那大汉射去。
    但听得羽箭破空,呜呜声响。
    虬髯大汉挡不住如此多的箭,身上中了数箭。
    “师兄,我上了!”
    贝锦仪最恨蒙古官兵残杀汉人,当下便出手相救。
    一路上和段誉交流多日,贝锦仪武功精进极快。
    她又吃了培元丹,内力增强了数十年,已然跻身一流高手。
    长剑飞舞,贝锦仪将来箭一一挡开击落,手法甚是迅捷。
    “什么人多管闲事,不想活了?”
    七八名蒙古武官和番僧将贝锦仪团团围住。
    贝锦仪二话不说,对待鞑子挥剑就砍,当场杀了一名蒙古武官。
    几人惧她武功高强,不敢造次,一武官喝道:“你知这人是谁?那是袁州魔教反贼的余孽,朝廷钦拿的要犯!”
    贝锦仪心下一惊,暗道早知道对方是魔教人物,就不管此事了。
    可是既已伸手,总不能半途抽身。
    左右为难之际,只听段誉的声音传来:“锦仪,我来吧。”
    那武官回头看了一眼,道:“你是何人?”
    段誉微微一笑,说道:“杀你们的人。”
    他话音刚落,两名蒙古军官突然发难,手举长刀朝他肩头猛劈下来。
    段誉一掌拍出,如同拍死两只蚊子。
    两名武官身子飞起,砰砰两响,身体上的甲胄爆开。
    至于人,已然被掌力震死了。
    为首的武官张大了口,结结巴巴的道:“你……你是何门何派?”
    “将死之人,话真多。”
    段誉一指点去,将那武官爆头。
    “射死他!快射死他!”
    一众元兵齐齐射箭。
    四名番僧互视一眼,也趁机出手。
    段誉袍袖挥动,以袈裟伏魔功将羽箭震飞,而后左掌挥出,登时两名番僧倒飞出去。
    元兵们见他犹如天神下凡,一出手便将两名武功甚强的番僧震飞,无不惊惧。
    一时间,元兵们齐声惊呼,争先恐后的四散而逃。
    “他们说你是魔教之人,可是真的?”贝锦仪上前询问。
    明教已有数百年,自北宋以来,官府对明教诛杀极严,称其为魔教。
    武林中人也对之甚为歧视,因此明教教徒行事十分隐秘,不敢泄漏自己身分。
    那虬髯大汉全身鲜血淋漓,毫不犹豫地道:“二人于在下有救命大恩,自也不用相瞒,在下明教洪水旗常遇春。”
    “真是魔教之人?”
    贝锦仪眉头微蹙,手按剑柄。
    峨眉派和明教的仇恨,早已根深蒂固,师父灭绝曾言,凡见了魔教弟子,杀无赦!
    可此人,看着相貌堂堂,不像是罪大恶极之人。
    常遇春也发现了她的异常,不由看向段誉,跪下磕头:“少侠救了在下性命,遇春感激不尽,不知二位是何门何派?将来也好报答。”
    段誉笑了笑,道:“峨眉派段誉,这位是我的师妹,贝锦仪。”
    说着伸手将常遇春扶起,又让贝锦仪取一颗九玉露丸为其疗伤。
    常遇春见他将蒙古众武官打得落流水,早已万分敬畏。
    但一听他们竟是峨眉派弟子,心中不由担忧。
    峨眉派的灭绝师太,是出了名的仇恨明教,向来对明教出手狠辣,毫不留情。
    可眼前这位公子,不仅对明教没有恶意,还给自己丹药治伤。
    常遇春当下更加敬佩。
    只听贝锦仪说道:“你虽然投入魔教,但陷溺未深,及早回头,一点也没迟了。”
    “贝女侠,你似乎对我们明教误会颇深。”
    常遇春道:“朝廷官府当我们是十恶不赦之徒,名门正派的侠义道瞧我们不起,甚至打家劫舍、杀人放火的黑道中人,也说我们是妖魔鬼怪!”
    “可我们是抗元义军啊,只反抗朝廷,从不滥杀无辜!”
    常遇春今年二十岁,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一番慷慨辩解,把自己都给说感动了。
    贝锦仪却没听进去,说道:“奉劝你即日洗心革面,弃了邪教!”
    常遇春大笑一声,朗声道:“贝女侠,感谢你的救命之恩,但小人身属明教,终身不敢背教!”
    “你这人”
    贝锦仪又劝了几句,不再说话。
    若是换做峨眉派其他弟子。
    劝魔教之人?
    见了就杀,还废什么话!
    贝锦仪瞧他执迷不悟,不由得摇头叹息。
    此时,忽见东边有七八人手执兵器,快步奔来。
    “常兄弟,我们来救你了!”
    几人大声吆喝,奔了过来,见一地鞑子兵尸体,无不愕然。
    其中一人道:“常兄弟,这些鞑子兵都是你杀的?”
    常遇春笑了笑:“我哪有这本事,这帮鞑子兵是峨眉派的两位高人杀掉的。”
    说着,替段誉一一引见。
    一个方面大耳的,名叫汤和;
    一个英气勃勃的,名叫邓愈;
    一个长身高颧,面貌清癯的,名叫徐达。
    两个白净面皮的亲兄弟,兄长吴良,兄弟吴祯。
    最后是个和尚,相貌十分英俊神武,双目炯炯有神。
    常遇春道:“这位是朱大哥,名叫朱重八,刚从皇觉寺还俗加入我教,立誓推翻暴元!”
    朱重八道:“咱们汉人受胡奴欺压,受了一辈子的窝囊气,如今饿殍满地,这样的日子,如何再过得下去?不如反了他娘的!”
    朱重八一家八口,在一个月内之内饿死了四人,对这朝廷如何不恨?
    徐达朗声道:“今日人命贱于猪狗,鞑子把我们良民百姓当成牛羊,不如跟鞑子拼一拼,复我汉家江山!”
    常遇春也道:“男子汉大丈夫若不能救人于水火之中,拯救天下苍生,活着也是枉然!”
    各人越说越气愤,破口大骂鞑子害人。
    朱重八道:“兄弟们,光说没用,得干!咱们这就回凤阳府起事如何?”
    常遇春、汤和、邓愈等人齐声叫道:“好,回凤阳起事,杀鞑子!”
    徐达道:“重八哥,你年纪最大,大伙都听你的话。”
    朱重八也不推辞,说道:“今后咱们同生同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同诛灭暴元,复我汉家河山!”
    众人纷纷拔刀呼应,豪气干云。
    周芷若瞧着众人,见他们暴躁的样子,暗自有些害怕。
    段誉心中却想,若想推翻元廷,明教或可一用。
    眼前这几个土包子,更是难得的人才。
    他笑了笑,随便提了一嘴:“既为诛灭暴元,这位朱兄弟不如叫朱元璋好了。”
    “朱元璋朱元璋!”
    朱重八默念几遍,越发激动:“好,俺改名就叫朱元璋了!”
    说着哈哈大笑两声,对这名字十分满意。
    众人也跟着大笑起来,似是庆祝重八兄弟有了个高逼格的名字。
    “师兄,我们走吧。”
    贝锦仪实在不愿与魔教中人多打交道。
    段誉点点头,看向常遇春等人:“诸位兄弟,后会有期!”
    常遇春愣了下。
    六大门派的人当明教似毒蛇猛兽一般,谁还愿意后会有期?
    “多谢恩公的救命之恩!”
    常遇春又再拜谢。
    段誉摆了摆手,带着贝锦仪和周芷若,继续一路向西。
    “师兄,你为何要给那姓朱的起名?”
    三人风尘仆仆,贝锦仪的鬓发有着几分散乱。
    她深受段誉的滋润,别有一番妩媚的风情。
    段誉道:“这帮人不简单,尤其是那个朱重八,浑身龙气缭绕,有帝王之相。”
    “什么?他.将来会当皇帝?”
    贝锦仪不敢相信,一个和尚能当皇帝?
    段誉点头道:“不错,将来推翻暴元称帝建立新朝的,很可能是他。”
    忽然间,他心生一个想法:不如自己当个开国皇帝玩玩!
    建立王朝,称帝做祖,听起来挺有意思的样子。
    不过段誉也清楚,想要实现当太祖的计划,得大费周章提前布局。
    起码手中要有一股强大的势力。
    经过两个月时间的赶路。
    峨眉山,已是肉眼可见。
    此时已是傍晚时分,夕阳残照,金光万道,将峨眉金顶,照得瑰丽娇艳。
    “芷若,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
    段誉指了指山上层层叠叠而上的建筑,及那如同展翅欲飞的楼阁,对周芷若说道。
    周芷若一袭白裙,正抬头睁大眼睛打量峨眉山。
    她心中既是紧张,又是兴奋,还带着隐隐的惶恐,对于未来的一丝不安。
    贝锦仪看出了她心中的激动与紧张,于是笑着安慰道:“芷若别担心,你的几位师姐皆是良善之人,相信师父会很喜欢你的。”
    周芷若点头,努力平息心中的紧张。
    但情绪往往并不随人意,她虽然控制心绪的能力极强,此时重要关头,却仍难免紧张。
    心想着万一师父不满意自己,不满意段师兄擅自代她收徒,将自己逐出师门,那可就不得了。
    “走吧!”
    段誉拉着她的手,迈步上山,一步踏出两丈远。
    贝锦仪跟在身后,惊鸿步越发熟练,同样一步两丈。
    若让旁人看到,必然惊呼一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