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段誉修仙传 > 106.第106章 童年阴影尹志平
    第106章 童年阴影尹志平
    “你确定这是你的房间?”
    古墓中,小龙女再到昔日的闺房,已然大变模样。
    只见石室中布置得十分雅致。
    碧绿的地毯,仿佛茵茵绿草。
    踩在上面,与厚软的草一般无二。
    中间的寒玉床,上面铺着象牙席子。
    周围是几扇山水屏风。
    屏风旁放置一张轩案,几张小石凳,布置简洁。
    轩案上放着一个瓶,插着几朵茶。
    屋内清香隐隐,闻着舒服。
    更离谱的是,原本黑暗的石室中,居然十分明亮。
    一看竟是墙壁上有着几道符在发光。
    周围悬以月白纱幔,将屋里的光线变得柔和。
    一眼看去,石室显得极为敞亮,却又不失温馨之感。
    “这些东西,你是从哪弄来的?”
    小龙明眸瞪大,备感不可思议。
    两人目光一碰,段誉呵呵笑道:“山人自有妙法,龙姑娘若是喜欢,可以一道住进来,这原本就是姑娘的闺房。”
    “不必了。”
    小龙女明眸似水,在他脸上一掠,轻盈来至轩案上坐了下来,将瑶琴摆在案上。
    琴身呈深紫色,色泽黝暗,仿佛将周围的光泽都吸纳,一点儿不露。
    段誉眸中一怔,此琴竟是自己当年送给林朝英的
    百年前,他在终南山接受林家托孤,将林朝英带回大理,交由王语嫣抚养。
    十八岁之前,林朝英一直住在大理皇宫中,受到良好教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后来才自己闯荡江湖,期间结识王重阳。
    “铮……”
    玉指轻轻一拨,铮铮琴声响起。
    小龙女十指纤纤,根根如羊脂白玉般,在柔光下仿佛变成了半透明。
    她轻拈慢抹,或挑或勾。
    琴声幽幽,时而高亢,时而低深。
    或如鹤唳九天,或如鱼游水底。
    让人听了,眼前不自觉的浮现出一道道美景,心中一片开阔。
    片刻后,琴声渐歇,慢慢变无,一曲终了。
    小龙女转头望来,见他脸上一幅陶醉之色,心中微微喜悦。
    弹琴若无人听,最是无趣。
    若有人能听懂自己的琴声,可谓知音,如伯牙子期,乃是一桩喜事。
    “伱在音律上的悟性很好,可以学琴!”
    小龙女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意。
    “承蒙夸奖,但愿不让龙姑娘失望!”段誉呵呵一笑。
    小龙女横他一眼,道:“学琴不同练武,需得有一定的悟性心境,去感悟世间的美好,若是感受不到,不如不学。”
    随后,她轻声细语为段誉讲解。
    从古乐五音的宫商角徵羽开始,再到手指的弹法,一一道来,娓娓动听。
    小龙女娇躯前倾,越说越投入。
    段誉也将头探过去,时而摆弄琴弦。
    一不小心,两人的脸碰到了一起。
    淡淡体香缭绕,小龙女楚楚动人的玉脸泛起两朵桃,微微的往后移了移。
    只觉一股男人的气息扑面而来,不由心中怦怦的乱跳,眼神有些迷离的轻嗯了一声。
    段誉常年纵横情场,脸皮堪比城墙,脸不红心不跳,对此当做无事发生。
    “师父,姑姑,你们在干嘛呢?”
    不知何时,杨过溜了进来,一脸疑惑道。
    段誉不由呵斥道:“不关你事,赶紧去练功!”
    “好嘞!”杨过缩了缩脖子,一溜烟跑没了。
    再看小龙女,面庞如芙蓉一般渐渐升起一抹红晕。
    她颈下雪白的那一片染上红晕,白里透红,极为诱人。
    “龙姑娘,我们继续吧。”
    避免她尴尬,段誉又问了一些关于音律的问题。
    小龙女心态很好,调整好情绪后继续投入讲解。
    又讲了小半个时辰,她口干舌燥,便让段誉开始实操。
    双手抚摸琴弦,段誉稍作前戏预热。
    须臾,轻拂瑶琴,淙淙之声倾泻而出,如一道清泉,带着一股清和气息。
    彷佛只身深,之中的幽泉,沿着山涧细细流淌,清凉宜人。
    铮铮琴音中,小龙女明眸如水,转头盯着段誉瞧个不停。
    她忽然问:“你先前是不是学过?”
    琴音蓦然停止,段誉安之若素,笑吟吟的与她对视:“全赖龙姑娘教的好,加上段某悟性逆天,这才初窥门径。”
    小龙女有些不信。
    从刚才的琴曲中,她明明听出高超的境界,彷佛身临其境。
    虽然有几处错误,但好像刻意为之。
    “你莫要耍我!”
    小龙女玉脸一红,带着嗔怒。
    段誉摇头,笑道:“怎么会呢?你教我琴艺,我教你玉女心经,我图什么呢?”
    也是哦.也许他真的只是天赋过人。
    小龙女玉脸涨红,白他一眼:“今日就到这里了,明日再来。”
    “也好!”段誉点头。
    “嗯,我先走了。”小龙女站起身,怀抱古琴往外走。
    段誉在她身后笑道:“龙姑娘,你确定不住这里吗?”
    “不住不住!”
    小龙女急忙道,一手提起裙裾匆匆跑回自己的房间。
    “这姑娘,终于有了七情六欲。”段誉微微一笑。
    他之所以让小龙女教授琴艺,并非单纯为了撩她。
    当武功练到一定程度,便是修炼心性。
    道家有性命双修之说,性并非那种,而是心性。
    命则是身体。
    武林中人,大多专求修身一途,一味追求功力增强,武功精妙,对心性的修炼,不闻不顾。
    故而即便武功绝顶了,也始终无法突破那层膜,踏入仙途。
    想要以武入道,谈何容易?
    小龙女心性淡泊,底子很好,若是加以引导,或许能入仙途。
    长生之途漫漫,人生若能有一志同道合之人同行,足矣!
    不一会儿,杨过又来了。
    “师父,全真教那个尹志平在外面,说有要事求见姑姑。”
    “尹志平?”
    段誉有些意外,这偷窥狂开始整活了吗?
    “不见,你让他有什么事直接说。”
    “对了,过儿你顺便揍他一顿。”
    “师父,为什么要揍他啊?”
    杨过挠了挠头:“虽说全真教的臭道士个个不是好东西,但这个尹志平,人品还算不错。”
    人品不错还干那等事?
    段誉差点笑了。
    尹志平这家伙,可是不少人的童年阴影。
    遥想当年,有人甚至跪在电视机前,哭着求尹志平不要。
    这是真事,他前世有个大学同学亲口讲述。
    那一夜,他哭的老惨了。
    真是听者流泪,闻者伤心。
    好奇归好奇,杨过不敢违逆师父的话,当下出了古墓,与那尹志平战在一起。
    尹志平是全真教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丘处机内定的下任掌教,武功自然不会平平无奇。
    当年他去大漠探底郭靖时,可是比郭靖武功还强上一线。
    当然,以郭靖现在的战斗力,能甩他十八条街。
    目前尹志平的武功,在江湖上大概是二流水平。
    加上实战经验丰富,多次和全真六子组队开团。
    在面对缺乏实战经验的杨过,尹志平应付起来还算轻松。
    他一个劲的跟杨过解释,自己此番是有要事面见小龙女。
    杨过却不理他,只管出招攻击。
    练武这么久,难得寻到一个对手。
    让尹志平惊讶的是,杨过这小子越战越强,居然打出了南帝的绝学一阳指!
    一个不慎,他吃了大亏。
    一阳指有质无形,应对起来很是麻烦。
    饶舌了一阵,尹志平忙身退告辞。
    打赢了曾经的“师叔”、全真教首座弟子,杨过大喜过望。
    他欢快的进了古墓汇报。
    对自己的武功信心大增,更加刻苦练功。
    古墓中一派祥和清宁。
    全真教那边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全真七子之首的丹阳子马钰,去世了。
    重阳宫上下一片痛哭。
    早在三个月前,全真教派人送来一些礼品和食物。
    他们担心来历不明的段誉,会威胁重阳宫安全。
    希望能化解双方的一切恩怨。
    马钰甚至亲自带着师兄弟们前来拜见,在古墓前足足等了五天五夜。
    最终还是没能见到段誉。
    不料,这位王重阳的首徒,竟然死了。
    全真七子中,丘处机武功最高,但王重阳却最不喜欢他。
    说他整日钻研武学,荒废了道家的功夫,本末倒置。
    而马钰却得了王重阳的法统,主要修心为主,心境在全真七子中最高,为人也最是低调。
    他非常适合修习全真教的道家玄门内功,内功也是全真七子中最强。
    不过马钰不喜欢练武,外功比较差。
    习武之人往往前期内功不如外功实用,所以马钰的武功不如丘处机。
    马钰最有希望继承王重阳的衣钵,却始终没有突破。
    足见修道之路,何其困难!
    作为天下第一大门派,全真教痛失一位顶梁柱,门中上下不免有些慌乱。
    全真七子只剩下五人了,大名鼎鼎的天罡北斗阵,再也不会重现昔日荣光。
    全真教,王重阳在世时,当属鼎盛时期。
    王重阳死后,周伯通被黄药师囚禁在桃岛十五年,开始走下坡路。
    全真七子时期,五绝几乎不在江湖露面。
    那个时期,全真七子代表武林最高武学水平,丘处机在武林中几乎没有敌手。
    十五年时间内,全真教在武林中有着绝对的霸权,外人根本不敢得罪。
    但自从牛家村一战,全真七子斗东邪黄药师。
    谭处端被杀,天罡北斗阵被破,五绝重现江湖,缕缕出手。
    全真教的地位遭到挑战,由盛转衰。
    如今全真七子之首的马钰逝世,全真教的地位更加尴尬。
    丘处机他们深知,第三、四代弟子中并无出类拔萃的人物,只有仗着人多,或能合力自保。
    但若出去行走江湖,或是遇到强敌打上门来,又当如何?
    在这等危机中,全真五子开始闭关。
    丘处机不愧是武学宗师。
    他从天罡北斗阵中悟出了一个道理。
    认为自己招术变化,断然不及,但可合五人之力,以劲力补招数之不足。
    在丘处机的理论中,于是全真五子开始精思并力攻敌的法门,希望可以创出将五人劲力归集于一点的合击之术。
    取名为:七星聚会!
    至于全真教的未来如何,没有人知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