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段誉修仙传 > 第20章 六脉神剑
    第20章 六脉神剑
    天龙寺在大理城外,点苍山中岳峰之北。
    背负苍山,面临洱水,极占形胜。
    寺有三塔,建于唐初,为五宝之首。
    此时,天龙寺一片宁静,唯清风徐徐,吹过屋檐下的风铃,发出隐隐的清鸣。
    牟尼堂。
    “阿弥陀佛……”
    一声悠悠佛号响起,面壁而坐的枯容大师头顶白气一敛,慢慢睁开眼睛。
    双手合什一礼:“老衲枯荣,见过段施主。”
    段誉合什还礼,微笑道:“久仰了,枯荣大师。”
    按辈分,枯荣大师比段誉高两辈。
    但天龙寺出家人既不拘君臣之礼,也不叙家人辈行,两人以平等礼法相见。
    枯荣大师合什一礼,缓缓说道:“强敌将至,世子将来是我国嗣君,身系全国百姓的祸福,何必亲身犯险。”
    他容貌怪异,一边枯老,一边年轻。
    但声音和缓,弥漫着沧桑的气息,令人肃然起敬。
    段誉笑了笑,温声说道:“晚辈身为大理段氏子弟,与天龙寺有着无尽渊源,寺中有难,理当尽力,大师不必客气。”
    段氏历代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为僧,都是在这天龙寺中出家。
    因此天龙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庙,在大理国诸寺之中最是尊荣。
    每位皇帝出家后,子孙逢他生日,必到寺中朝拜,每朝拜一次,必有奉献装修。
    但枯荣大师不同,他觉得出家后,就和世俗无关了。
    和尚就是和尚,皇室还是皇室,不可混为一谈。
    枯荣大师是延庆太子的亲叔叔。
    段延庆本是大理下一任国君,结果因为宫变,差点一命呜呼。
    二十年前他苟延残喘来到天龙寺,想要找他的亲叔叔枯荣大师主持公道。
    但枯荣大师正在参悟枯禅,拒绝了他。
    段延庆心灰意冷之下就此离去,恰好在天龙寺外邂逅了观音打扮的刀白凤于是有了段誉。
    “晚辈听伯父、爹爹说起,我段氏祖上有一门‘六脉神剑’的武功,威力无穷,晚辈不才,想试一试。”
    段誉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出了心中所想。
    枯荣沉吟半晌,又向段誉打量良久,说道:“世子内力有限,恐未必能练成六脉神剑。”
    “试了才知道。”段誉淡淡道。
    枯荣没有拒绝,让他进入堂内禅房。
    入眼便看到四壁悬挂着六幅图形,每幅图上都是纵横交叉的直线、圆圈和弧形。
    正是六脉神剑剑谱!
    禅房中,但听得剑气嗤嗤声响。
    天龙寺的五位大师,正各自伸出手指在空中虚点虚划,专注自己所练一剑的剑气图。
    段誉隐隐感觉到,这段氏五大高手在一阳指上的造诣,不在大伯保定帝之下。
    要知道,保定帝段正明可是大理俗家第一高手!
    “六脉神剑乃本寺镇寺之宝,大理段氏武学的至高法要,不能向世俗之人泄露。”
    “段氏俗家子弟若想研习,也需得剃度。”
    枯荣大师向段誉招了招手:“你且过来,我为你剃度。”
    出家当和尚?
    段誉摆摆手,笑道:“这样啊,我就看看,不学。”
    几位大师听了,纷纷瞧来。
    也是,小伙子太年轻了,还未曾体验过皇权和美色,如何心甘情愿的出家?
    大师们都是过来人,表示能理解。
    “既然施主无心向佛,此事作罢。”枯容大师暗自摇头。
    他又看向五位大师,严肃道:“强敌日内便至,天龙寺百年威名,摇摇欲坠,诸位莫要耽搁!”
    众和尚齐道:“师叔教训得是!”
    各人收回目光,继续演练剑气。
    段誉厚着脸皮没有出去,就地坐下,目不转睛看向六幅图。
    六脉神剑以段家的一阳指为基,若是内力足够,修习起来并不难。
    段誉学了一阳指,对段家的心法理会甚深,再看六位大师施展六脉神剑,感觉好像并不难。
    “这六脉神剑不就是为我量身准备的?”
    段誉暗自嘀咕一声。
    他用的是灵力催发,修炼六脉神剑,似乎更加得心应手。
    “咳咳!”
    眼瞅着段誉上手比划,枯荣大师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说道:“段施主,你这也叫看看?”
    一旁的天龙寺方丈本因大师也道:“想学就剃度嘛,我们天龙寺的伙食很好的。”
    “.”
    被他们这么一说,饶是段誉脸皮再厚,也得站起来解释一下:
    “呵呵,晚辈来时走的太累,在此休息了一下,诸位大师勿怪,我这就出去。”
    嘴上这么说,他身体却很诚实,纹丝不动。
    “世子.”枯荣大师发话了,准备撵人。
    正此时,屋外传来一声高呼。
    “大雪山大轮寺大轮明王吐蕃国师鸠摩智到!”
    霎时间禅房中寂静无声。
    过了好一会,只听得枯荣大师道:“本因,去请明王法驾移步牟尼堂。”
    “是!”
    众人开始前往接客的牟尼堂。
    段誉跟在后面,带着浓浓的兴趣,想要一见逼王鸠摩智真容。
    须臾,堂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明王请!”
    “有劳方丈领路。”
    段誉听这声音甚是亲切谦和,彬彬有礼,绝非强凶霸横之人。
    鸠摩智举步进了堂中。
    段誉入眼所见,一个黄衣和尚,四十余岁,耳垂硕大,面如冠玉,莹光在肤下隐隐流转,宝相庄严。
    “吐蕃国晚辈鸠摩智,参见前辈大师!”
    鸠摩智向枯荣大师合什为礼,又奉上一句四句偈言,听得枯荣大师心中一惊。
    心道这大轮明王博学精深,果然名不虚传,一见在面便道破了他所参枯禅的来历。
    枯荣大师凛然道:“明王远来,老衲未克远迎,明王慈悲。”
    “天龙寺威名,小僧素所钦慕,今日得见庄严宝相,大是欢喜!”鸠摩智面露微笑,谦谦有礼。
    双方从见面,到入座,客套了半天。
    看的段誉惊叹连连。
    小智是真礼貌啊,一口一个小僧,晚辈模样。
    客套完,终于说到正事了。
    鸠摩智双手合什,道:“小僧生平有一知交,是大宋姑苏人氏,昔年小僧与慕容先生邂逅相逢,谈论当世武功,慕容先生言下对贵寺‘六脉神剑’备致推崇,恨未得见,引为平生最大憾事。”
    鸠摩智长叹一声,惨然色变:“近闻慕容先生仙逝,小僧哀痛无已,为报,拟向贵寺讨求该经,焚化于慕容先生墓前。”
    段誉淡淡扫一眼鸠摩智:“国师所说的慕容先生,是慕容博吧?”
    鸠摩智抬头扫一眼段誉,微微一笑没有回答,显然未把他放在眼中。
    段誉修的是仙,身上并无深厚的内力波动。
    在这个世界,武功强弱决定江湖地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