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舍弟诸葛亮 > 第156章 不管祢衡怎么讽刺,我自啊对对对
    诸葛瑾和二弟商量好劝诱袁术的话术和使者人选后,天色也已经全黑。
    俩钓鱼佬收拾好东西,回营吩咐人把鱼收拾了,晚上加菜。
    原本诸葛瑾还想次日一早去刘备那儿汇报的,谁知刘备下午就来过诸葛瑾营帐,得知兄弟俩出去秘议了,晚上就准点带着关张赵一起来蹭饭。
    “可恶,居然被人摸清生活习性了,知道我的‘外出秘议’肯定是一边钓鱼一边议。”诸葛瑾倒也不是舍不得这几尾鱼,反正自己和阿亮也吃不完。
    他只是觉得自己的习性被摸清,微微有点不爽,看来主公太了解他了呀。
    诸葛兄弟提供鱼,张飞提供酒,刘关赵就只带一张嘴蹭吃。半条鲈鱼下肚,刘备问起计划,诸葛瑾就合盘托出。
    刘备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当即吩咐开始部署。
    关羽那边继续负责井阑和葛公车的组装,争取弄出比合肥之战时更多的井阑,压制城头吓住敌人。
    诸葛亮只负责少数几辆重型壕桥车。
    诸葛瑾和孙乾负责劝说书信,写好后就让袁涣带去寿春城内。
    另外,还让张飞、赵云做好准备,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在第一次劝说失败后,再攻破袁军的八公山大寨,作为鞭策教训,让袁术知道拒绝劝说的代价。
    历史上张飞的山地战能力比关羽还强些,但如今却不如关羽,只因他没有历练的机会。
    关羽是打破过丹阳南部六县的丹阳贼的,还攻破了黄山上两个山越部族。眼下的关羽,已经是步骑弓山水多多少少都略懂一点,都有实战经验了。
    张飞得令后,也是内心振奋,表示一定趁这个机会,敌人不强,战意低落,赶紧入门练练手。
    ……
    此后数日,汉军完全按照计划进行着部署。
    三天时间倏忽而过,诸葛亮的重型壕桥车还没有眉目,八月初八,孙卲却从许都回来了。
    刘备只好一边让部队按部就班准备围攻器械,一边亲自接见了孙卲。
    孙卲还带了天使祢衡,这个人选是着实出乎了诸葛瑾一些意料的,也有点尴尬。
    祢衡这家伙,毕竟是两年前被诸葛瑾舌战击败,在许都丢了老大的脸,俩人肯定不对付,心中郁积着一点私人恩怨。
    不过这次对方是朝廷使者,诸葛瑾也就只好暂时陪着笑脸,跟对方解释黄祖和庐江汉军之间的摩擦,
    并且非常大度地表示,自己并不是不让其他诸侯讨逆,也不是争讨逆得到的那些地盘,实在是被黄祖收容的降将里,有好几個此前是顽抗朝廷讨逆之师顽抗得非常死硬,是最后兵败途穷,才不得不投降的,并非真心。
    黄祖却为了全速吞并他们的部众、许诺让这些贼将留用、不打散其编制,实在有通逆之嫌。
    祢衡原本也是挟愤而来,跟诸葛瑾质证时,言辞夹枪带棒,各种暗讽嘲弄。诸葛瑾只当听不懂,始终陪着笑脸。
    祢衡还想扩大喷点范围,无奈诸葛瑾要求确实低,无论祢衡怎么试探,诸葛瑾都不提“我们想要被黄祖占领的地盘”的事儿,丝毫不露破绽,看上去完全就是以朝廷的整体利益为重、以国家大局为重。
    姿态那么光伟正,祢衡也彻底没了脾气,他只是反复警告诸葛瑾:“要是此番不提出领土要求,那么等此事调解清楚后,就彻底不能再翻旧账了”。
    但诸葛瑾才不上祢衡的当,他就是一口咬死刘扬州就是为了朝廷大义!国家利益!绝不是为了自己多占领一些土地!
    话说到这个份上,祢衡的一切诱供都成了废招,祢衡想好了无数羞辱耻笑对方的言辞,都在这样一拳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中,消解于无形。
    最让祢衡郁闷的是,诸葛瑾只在最初一两天出席了调解会面,把问题彻底说清楚后,诸葛瑾居然就开始装病了,不再见他。
    只是让那些没事儿的武将,或者别的什么脾气好的人,陪着他吃酒喝肉,表面谦恭。
    刘备脾气就很好,还亲自陪祢衡吃喝了几天,赵云也来陪了几天。
    无论祢衡怎么挑衅,刘备都是乐呵呵的也不生气。
    赵云第一天也不生气,第二天就听了诸葛瑾的建议,在耳朵里塞了一小团皮革,反正也听不清祢衡在说什么了,只要看祢衡口型、表情,恰好到处的时候“啊对对对”附和几句就好。
    然后注意自己的表情管理,全程自带微笑。
    这种应对,实在是让祢衡完全提不起半点脾气,也完全没有喷人的成就感。
    几天之后,喷遍许都都觉得不过瘾的祢衡,居然觉得很空虚,拳拳都打在棉花上,最后决定不再折腾了。
    他难得地很有礼貌地向刘备告辞,表示他会去黄祖那儿劝说,让黄祖交出投降贼将,供刘备处置。
    刘备耳朵里都没塞皮革,照样脾气非常好,笑呵呵送祢衡去淝水边的码头。
    然后派战船护送他走淝水、巢湖、濡须水、长江一路去江夏郡。
    要知道祢衡为使,可不仅仅只有祢衡一个人,他也是要带随从的,还有其他负责朝廷礼法的小吏。这些人无不被刘备的礼贤下士折服,心中暗叹:
    祢郎中这种人憎狗厌的脾气,在许都都没一个人能忍,最多是孔融、杨修和他交情好,不会挨骂。
    刘扬州居然如此豁达,这么明嘲暗讽都不生气,而且丝毫看不出忍耐的迹象,这气度胸襟,真是令人叹服。
    ……
    祢衡八月初八抵达寿春围城大营,前后刘备招待了他七八天,礼数备至,过完了八月十五才送他再次上路,估计九月初能抵达夏口。
    祢衡在刘备营中盘桓这几日,刘备也恰到好处地向朝廷使者展示了他强攻寿春的准备工作,让使者看到了没装上敏感部件的传统井阑车、壕桥车。
    还给了使团中其他副使、小吏等人一些仪程财物,让他们知道扬州军正在奋力围攻袁术,绝没有半分懈怠,刘扬州也是公忠体国,奋而忘身,绝无私心。
    副使和小吏把这种种迹象看在眼中,也是感动不已:这年头的诸侯,从没有为朝廷讨逆上心的。
    尤其是使团中有几个小吏,去年曾经出使过吕布,看到上官跟吕布讨价还价、讨论共同出兵讨袁的条件。吕布当时那抠抠搜搜、一心全是自家蝇头小利的蝇营狗苟做派,着实是恶心到了不少随行使吏。
    今天跟刘备这一对比,刘备简直就是天下道德楷模了。
    使团离开之后,还满口称赞刘备不绝。
    不过,也就在使团离开后两天。刘备这边组装的井阑和葛公车也组装够了,诸葛亮的新式壕桥车也已经实验成功。
    刘备还特地让人挖坑放水做了测试,壕桥搭好后,真能确保葛公车从上面直接推过去,而不会垮塌。只不过葛公车上不能提前上满人,必须是轻载的状态,才比较安全保险。
    心中有数后,刘备也就有了劝说的底气。次日便让各部秣马厉兵,同时正式派出了袁涣,来到寿春城下喊明来意。
    寿春守军看到使者前来,倒也不会放箭,但也不敢打开城门放人,最后只是从城头坠下吊篮,把携带了书信的袁涣绞上去。
    袁涣手中这份书信,最终的措辞和内容,还是跟诸葛兄弟当日讨论的,略微有所不同——这也是孙乾在和诸葛瑾讨论书信具体怎么写时,两人出于职业素养突然想到的。
    因为诸葛兄弟那天讨论的很多劝说理由,其实有点不上台面。换言之,话可以这么说,道理可以这么讲,但不该落下书证。
    否则万一将来这封信被袁术留下,等袁术覆灭时又没有销毁,被曹操搜去了,这多多少少也会对刘备的名声有点不利影响。
    毕竟跟逆贼私下里谈条件,祸水西引指望逆贼去跟朝廷嫡系王师火并,这种事儿说出去不光彩的。
    所以,孙乾最终确信,可以写到信上的内容,只能是光伟正的威慑,以及一些隐晦的,让人抓不出把柄的内容。至于真正的纯粹利益分析,有些只能指望袁涣背下来,然后口述给袁术听,这样就没证据了。
    为了让袁涣心里好受一点,诸葛瑾还提前额外做了思想工作,暗示他主公完全有尽力讨逆,劝诱袁术的目的只是让他放弃坚城,最终能更容易被消灭,
    同时袁术本人或许能因此而多活一阵子,但对天下整体肯定是有利的,可以少造很多杀孽,别无他意。
    袁涣觉得这番话很有道理,也是真心接受了这个说法,愿意冒着危险入城劝说。
    ……
    当天午前,袁涣便被寿春城内的仲军将士反复搜查后,押到了袁术面前。
    袁术看到袁涣为使,第一反应也是大怒:
    “袁曜卿你这个背主之贼!还有脸来见朕!你把义成咽喉之地白白送给赵云,带头降敌,你当朕不敢杀你么?”
    袁涣面无表情:“袁公,在下投效之时,你尚为汉臣,你我皆为汉臣,而后伱自行篡逆,道合则同,不合则去,有何背主之说?
    我此番前来,也是为袁氏性命血食而来,玄德公有好生之德,不愿数万生灵随你同朽,愿意给一条出路,既能让两军少死数万人马,也能让袁公一族多活一年半载,此两全其美之策,何不细听?”
    袁术怒不可遏,从御座上霍然跃起,抽出宝剑就几步冲过去,架在袁涣脖子上:“巧言令色的狗贼,辱朕太甚,你真当朕不敢杀你?!”
    袁涣叹了口气,语气诚恳:“我曾失足于此,将军杀我,不过是全我汉臣气节,洗刷我昔日之辱。而杀我之后,将军满门必再无孑遗,欲得全尸病亡都不可得,必遭百倍残虐。
    合肥两万七千余众,最后降者过万,被俘数千,全军覆没,刘勋也被乱箭射杀,纪灵在义成被一鼓而灭,此后诸县望风而降,若非玄德公威势如此迅猛,将军何至于龟缩此城?
    寿春坚固,纵然过于合肥,也不过徒增些旷日持久的杀伐,并不能改变结果。而且今年秋粮贵军怕是一粒都收割不上来,此时围城,最终也是饿死。
    真到了那一步,玄德公也不会给你突围活命的机会了——狐死首丘,难道将军不想回汝南看看么?”
    袁术看对方丝毫没有惧色,反而没了底气。
    他也想多留一点后路,至少不急于现在就彻底把路堵死。
    而袁涣看他犹豫,继续说道:“天下诸侯,谁最对不起将军,谁秉公而行,将军应该知道。曹操居于幕后,假借天子让众诸侯与将军为敌,吕布反复无常,曾经与将军为盟,而后突然背盟。
    唯独玄德公,虽也曾奉诏讨逆,但昔年也是将军先攻入徐州境内——说到底,不过是将军持门户之见,觉得曹操跟袁氏皆高门大户,虽得占据州郡,亦可容忍。而玄德公起于织席贩履,得替陶谦而据徐州,将军咽不下这口气。
    然不管往年如何,将军称帝之后,玄德公也一再忍让防守,曹操、吕布皆偷袭侵你州郡,玄德公不过是最后动手的。三方诸侯之中,谁与将军冤仇最深?谁与将军冤仇最浅?
    如今将军想要抛弃汝南宗族,为一时之气长短,与冤仇最浅的诸侯拼到身死族灭,还放弃了逃到英霍山周旋的一线生机,纵然死后,也为天下人耻笑。”
    袁术脸色越来越难看,气急败坏地一挥手,让人把袁涣押下去,先在驿馆内看管。
    然后,袁术足足花了好久的时间平复心情,然后才跟手下文官阎象、杨弘等人商议,
    显然,袁涣那番“各方诸侯与袁术仇怨深浅”之论,也是有所打动他的。
    只可惜,袁术内心对于门第高低的执念暂时怎么都放不下,这番讨论也就一时难有结果。
    论恩怨,曹操和袁术的恩怨,吕布和袁术的恩怨,确实深得多了。
    袁术忽然意识到,当初他不恨曹操得州郡,唯独恨刘备得州郡,就是因为刘备出身太卑贱。一个织席贩履的下等人,也配有前途?他四世三公之门的眼里,哪揉得这样的沙子?
    最终,在一番内部讨论后,阎象表示,如今张勋在汝南,最近是否有坚守,尚不可知,内外消息隔绝。不如先派快马斥候信使,去汝南联络了解情况,再做定夺不迟。
    要是汝南那边近况更恶劣,那放弃寿春只会死得更快。
    而且,还可以通过“刘备军是否会截杀派去汝南的斥候信使”,来判断刘备军有没有诚意,有没有真的四面合围寿春,或者有没有绕去淮河上游枢纽节点楔入一些钉子、卡断咽喉要道。
    袁术觉得有点道理,就先按照这个做了。
    而当天晚上,袁涣虽说被控制在驿馆,但他还是想尽办法展开了活动。
    他对驿丞说自己跟阎象、杨弘有交情,让驿丞帮他把人请来驿馆相见,必然会帮驿丞美言,说不定将来城破能保命,不破也能让他在阎象、杨弘这些大红人面前混个脸熟。
    驿丞觉得有道理,就帮袁涣带了话。
    袁涣成功求见到阎象和杨弘,对阎象当然是讲大道理,告诉他这对袁家对他都是有利的,希望阎象理智一点。
    而对于杨弘,则是许以赦免和好处,告诉他只要劝说袁术放弃寿春突围,将来可以不追究他杨弘的个人罪行,还可以保住他这些年贪婪所得的财物。
    至于直接再给杨弘金钱,这是不可能的,一来太假了,二来袁涣此番是被吊篮吊进城的,还被守城士卒搜身后才“面圣”,根本就没法带财物。
    杨弘果然有所行动,他毕竟也要考虑自己的后路。
    虽然眼下不能立刻给答复,但他还是说服袁术,仅仅两天之后、去汝南的信使斥候已经走脱,便把袁涣放回去了。
    ……
    袁涣初次劝说没有直接成功,刘备倒也不觉得意外,反正已经做好了攻坚的准备,所以汉军立刻按照“佯攻消耗、威慑敌人”的思路,展开了对寿春的猛攻。
    张飞、赵云那边准备万全攻势迅猛,一天就攻上了八公山,把八公山山顶大寨的袁军歼灭——
    那儿的袁军士气实在太低落,发现数倍之敌迅猛强攻,还有张飞这样的猛将当先鼓舞汉军士气,一往无前。袁军根本就没怎么抵抗,被冲破一两处寨墙后,就全军投了。
    汉军只伤亡了数百人,其中大半还是轻伤员,击杀的袁军也只有数百人,最后还俘虏了四千多降兵。
    只能说仗打到这一步,连战连败地盘几乎丢光,野外的袁军根本毫无战意。
    寿春城正面,关羽也按部就班地依照作战计划,大量使用投石机和井阑,隔着护城河输出,
    同时用新式壕桥车支撑葛公车推过护城河,逼得袁军不得不以长矛密集阵严阵以待。
    汉军井阑和投石车大量杀伤城头的长矛兵,辅之以少量的先登肉搏消耗,杀得袁军苦不堪言。
    尤其没见过的葛公车和壕桥车,那种把护城河和城墙直接废掉的可能性,让原本没见识过其威势的袁军极为惊恐,士气低迷到了极点。
    相关的消息,也很快绘声绘色在寿春城内传开,连袁术本人也不得不听说了此事。第二天还亲自上了城楼,在严密掩护下观战。
    亲眼见到了关羽用的攻城武器后,袁术也是极为胆寒,内心愈发动摇。加上对岸八公山山顶也升起了汉军的大旗,夜里还特地放火告诉袁术八公山大寨已丢,寿春守军更是惶惶不可终日。
    那火光,连袁术本人都亲眼看见了。
    刘备做足了威慑的功课,让袁术知道他只是不想强攻死太多人,不是攻不下,这才再次派出袁涣,争取让袁术彻底回心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