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舍弟诸葛亮 > 第140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三更)
    刘备给赵云的命令,是四月初十之前,必须展开对淮陵的进攻。
    但赵云在四月初十当天就拿下了淮陵城,四月十二又马不停蹄拿下钟离县,仅仅休整一天后再度出发,四月十五这天,部队已轻装接近了义成县。
    进度之神速,绝对超越了刘备的计划。毕竟张飞那一路,还要再过两天才会动手呢。刘备和诸葛瑾,更是要在张飞动手后再等五天。
    义成县就是后世的凤阳/蚌埠,也算是淮河上的一个枢纽了,控扼着涡水与淮河的交汇处。陈、谯二郡与淮河之间的沟通,都要通过这个水运节点。
    所以袁术才把大将纪灵安排在这儿,镇守寿春的东大门。
    这个倒t型的河口,西侧是袁术的伪都老巢,另外两面,则是东拒刘备,北抗吕布。
    义成以东那两個被赵云秒掉的小县,与之相比只能算是开胃菜,所以才只有些无名下将镇守。
    ……
    赵云抵达后,立刻在义成城北扎营布防,并且摆出准备攻城的架势,让士卒四出伐木,打造更多器械。
    敌军的动向,当然也第一时间看在义成守将的眼中。
    不过一刻钟后,义成城内的最高文官、伪左内史袁涣,和主要守将荀正,就先后来到了城墙上,观察赵云的军势。
    袁术登基后,因为要以寿春为都城,便改淮南郡为淮南尹。还模仿汉朝制度,要在京城东西各设翊卫,共同构成三辅。
    但袁术又不想直接抄左冯翊、右扶风这些地名,于是就倒退了一步,退到汉武帝之前的古称“左右内史”。
    这位伪左内史袁涣,在袁术登基前的职务,只是豫州别驾,还是三年前刘备挂着豫州刺史名头时,所举的茂才。
    刘备入主徐州那两年,他名义上的官职是陶谦表的豫州刺史。刘备对徐州的统治当时是“有实无名”的,也就是有实控,但没有朝廷官职。
    所以他那两年举的两个茂才,都是豫州籍贯,第一年是袁谭,第二年是袁涣,分别是为了讨好袁绍和袁术,稳住外部局势。
    袁涣虽然也姓袁,但他跟袁术没什么亲戚关系。袁绍袁术是汝南袁氏,袁涣是陈郡袁氏,他父亲是已故司徒袁滂,也是蔡邕的舅舅,袁涣算是蔡邕的表弟。
    历史上袁术和吕布在谯地激战,袁术败了,袁涣被吕布俘虏。而这一世因为蝴蝶效应,袁术拼着把空虚暴露给刘备和曹操,也要孤注一掷跟吕布死磕,暂时击退了吕布,袁涣也就至今尚未被俘。
    袁涣一介文官,对军事不是很在行,看到汉军军势,便忧心忡忡道:“赵云怎么来得这么快?纪将军还没回防么?”
    纪灵的副将荀正好歹有些地理常识,盘算着说:
    “消息才送出去两天半吧,怎么可能这么快回来。要是纪将军在谯县,怕是此时急报才刚刚送到,哪怕在城父,一两天内也赶不及回来。除非刚好在龙亢。”
    纪灵此番北上驱逐吕布偏师的入寇,具体位置在哪儿,义成城里没有人知道。
    因为吕布的骚扰部队行踪比较飘忽,纪灵要随机应变,沿着涡水南岸堵口,最北可能出现在谯县,最南可能在龙亢。
    如果在谯郡的话,纪灵可能还要五天左右才能赶回来,就算不惜体力强行军,也得三四天。如果在龙亢的话,明天应该就能赶回。
    这一切,都怪赵云来得太快了,袁军上下也是没有办法的。
    袁涣神色黯然,得知纪灵暂时指望不上,只好求问荀正:
    “那不知荀将军可有妙法,能破钟离守军描述的那种新的攻城梯车?我军当料敌从宽,凭自己的实力,至少顶住赵云五天。
    赵云能在四五日内,连行军带攻城,连破二城,那攻城器械定然是非常犀利的了。”
    荀正拱手应诺:“内史放心,不管赵云有什么器械,淮陵、钟离之失,终究还是因为兵力薄弱,被敌军偷袭准备不足。
    义成兵马近万,如何是那些小县可比?就算没有城池依托,跟赵云野战,他也未必能胜,些许攻城器械,又何足惧哉。”
    袁涣听后,默默不语,把守城军务交给荀正处理。
    ……
    荀正着实紧张了两三天,但这期间赵云也没有发动任何实质性的攻城,最多只是骚扰了一下。
    而且赵云甚至没有尝试把义成县彻底团团围住,还放任三面袁军出入城,让荀正可以继续派出斥候哨探。荀正见状也就渐渐松懈了下来。
    第三天,四月十八。
    荀正派出的斥候,在这天一大早,终于带来了一好一坏两条消息。
    好消息是纪灵终于回援了,估计当天午后就能抵达。
    坏消息则是往南边派出的斥候,遇见了从乌江、历阳方向来的袁军告急信使,说是刘备军的张飞已经于昨日从滁县出击,攻击了历阳、乌江,如今估计已分割包围此二县。
    报急信使是在张飞围城之前冲出来的。
    荀正了解完情况后,自然也转达给了袁涣,城内的氛围愈发压抑了起来。
    袁涣沉默许久,只是问了一句:“不知荀将军是否打算派兵接应纪将军回城?”
    荀正听到这个问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纪将军兵马过万,何需接应?难道赵云还敢野战拦截?这几日我已观察过,赵云多少有点虚张声势,兵力肯定是不如纪将军多的。我们谨守城池,不出差错便够了吧?”
    袁涣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三年前,袁……陛下还未曾和刘备交恶时,刘备曾举我茂才。当时我只是一介散官,行止自由,去小沛拜见过刘备,也见过赵云。
    纪将军若是绕过赵云,只求回城,或许无碍。若是他直接迎击赵云,我恐他不是对手——荀将军或许还是派出点骑兵、提醒一下纪将军也好?”
    荀正闻言,眼神中顿时流露出戒备:“内史何出此言!这不是动摇军心么!莫非你因与刘备有旧,见形势危急,便生异心!”
    “我只是好心,怕纪灵遭遇不测,奈何疑我。”
    袁涣叹了口气,他没有直接掌握兵权,也只能低调做人,自此缄口不言。
    ……
    当天午后,义成城北。
    强行军奔波了数日的纪灵,终于从对吕布作战的前线赶了回来。
    也多亏了跟他对战的并非吕布亲率的主力,只是吕布的一路偏师,带兵将领是侯成和宋宪。要是吕布或者张辽带兵的话,纪灵估计都脱不了身。
    即使是现在,纪灵依然付出了一两千的殿后部队代价,才摆脱侯成和宋宪。仗打到这份上,袁军已是处处捉襟见肘。
    不过纪灵内心还是狠狠憋着一股气,他觉得自己就如同疲于奔命的项羽,一边要应付刘邦,一边要应付背后的彭越。
    自己跑到哪儿,哪儿的敌人就开始游斗,而自己空虚的那一侧,又会被另一个敌人盯上。
    这股怨气,让纪灵很不冷静,非常想要逮住一支弱敌,尖牙利齿,给上一口,咬住了就不放。
    终于,当他领兵沿着涡水东岸南下、一路杀到淮河边,眼看着只要再迂回绕过前面的敌军营垒,就可以进入义成城。
    但是,营垒中的敌军却杀了出来,沿涡水列阵,主动拦截纪灵。
    纪灵视力不错,定睛一看,老远就看到赵云的旗帜和盔甲战马。
    虽然隔了几百步看不清脸,但那匹白色略带粉红的汗血宝马,颜色实在太鲜明了,全军找不出第二匹。只要看到这马,就知道是赵云了。
    “赵云原来只带了这么几千人来攻我义成?早知如此,我何必这么急着赶回!还把后军丢给了侯成!赵云这是失心疯了么,居然敢背水结阵,不怕我一阵掩杀,杀得他全军覆没、统统赶下涡水淹死?”
    纪灵在短暂的狂喜后,倒也有想到赵云这就是故意诱敌,故意让他看到全歼赵云的希望,让他打这场野战。
    但是,这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
    纪灵也想先多花点时间,慢慢绕过赵云,拉扯敌人。
    先回城跟荀正袁涣会合,来日养精蓄锐再集结更多兵力出来与赵云一战。或者回城后干脆就死守不出,不跟赵云一般见识了。
    可惜,他担心如果今天回城,下次再来找赵云,赵云就不会再卖这种破绽,不会再背水结阵给他全歼自己的机会。
    而且此刻自己想要绕过赵云的话,阵型必然会拉扯得更加松散。
    一旦赵云追击,很容易首尾不能相顾。被拦截的那部分兵马,很有可能再次遭遇前几天在侯成、宋宪那里遇到过的“断尾求生”窘境,可能要付出数千人的代价。
    这时候一旦怂了,部队士气的低落,是完全不可控的,迂回机动可能会演变成被追击而溃败。
    综合考虑各方因素,最终还是不冷静占了上风。已经奔波得怒火无处发泄的纪灵,决定正面一战。
    “赵云小儿!去年你仗着籍籍无名之利,偷袭杀我部将梁纲、乐就。我攻你盱眙三月,你龟缩不敢出,今日倒来送死!本将军便成全你,新账旧账一起算!全军随我冲杀赵云!”
    纪灵把长枪一招,一马当先领兵朝着赵云杀去,近万大军堂堂正正地掩杀。
    赵云那边只有一千骑兵,三千步卒,不过也都是主力战兵,没有临时凑数的民兵、壮丁。汉军士气高涨,以逸待劳,看到纪灵杀来,并没有动摇。
    赵云还特地没把战船留在战场附近,而是让张著带着水手、民夫去淮河南岸泊靠,为的就是防止己方生出撤退之心,不肯死战。
    赵云并不知道,历史上孙权后来好几次北伐,都是因为把战船停靠得离战场太近,导致东吴兵一旦攻坚冲杀不利,就想着上船撤退,从而被敌人掩杀。
    但赵云很清楚,韩信背水结阵是不留退路的,身后有船的话,士兵不会死战到底。
    “铛!”地一声大响,赵云与纪灵错马而过,刀枪相交,还不待拨转马头,后面双方各自的骑兵已经冲杀上来。
    两人也不及斗将,只能各自迎击面前之敌,陷入了往复冲杀的混战。
    好在赵云溃围的速度终究是比纪灵快太多,
    他就如同一把剜肉的尖刀,在袁军阵前杀出一道弧线,所过之处的敌人,都被整齐地切割下来。
    纪灵也不愧袁军猛将,在赵云杀回之前,已经砍杀了七八个汉军骑兵,犹然大呼酣战。
    忽觉侧后方一股寒意袭来,马蹄声尤其密集,纪灵大刀一抡,迫开左近之敌,专心应付追来的赵云。
    赵云的战马爆发速度极快,马蹄的声音也密集得异乎寻常,很难不引起敌人的注意。
    两人终于从一开始的迎头对冲,变成了并马而行,横掠过两军军阵。一边斗将,一边还要提防另一侧是否有零散敌骑冲破己方掩护,威胁到自己。
    赵云与纪灵各自振作精神,奋战十余合,招招用尽全力,毫不留手。
    赵云最初也想过一交手便突然爆发,杀纪灵一个措手不及。但两人毕竟是第一次对战,赵云很快发现自己还是略微低估了纪灵的武艺。
    纪灵挟愤而来,战意昂扬,潜力尽发,扛他数十招或许还是做得到的。
    赵云很快调整了思路,开始渐渐留以守为主,看准机会再出杀招,节奏快慢结合,让抡惯了重兵器的纪灵顿时有些不适应。
    重兵器在慢斗角力时,所需抡转的蓄力距离比较远,一旦适应了角力的慢节奏,出招前摇就会很长。而敌人一旦提速,就极为容易中招。
    斗到二十合后,赵云果然靠着连续的快慢招节奏变化,拉扯出了纪灵一记重击之前的前摇破绽,忽然提速一枪朝着空门刺入。
    纪灵已尽量变招,竭尽最快的速度把大刀下压格挡,却还是慢了半拍,被捅了个结实。
    “呃啊!”剧痛之下的纪灵已无法收住双臂,大刀仍然在惯性的作用下猛力下砸。赵云毫不犹豫弃了枪杆,纪灵一刀重重砸在赵云枪杆上,硬生生把枪杆都砸弯了,但却无法挽救自己的败亡。
    纪灵只觉浑身体力被快速抽离,而赵云弃枪后飞速拔出佩剑以短兵搏杀。纪灵纵有长重兵器在手,但已受了致命重伤,浑身完全不听使唤,连只拿佩剑的赵云都打不过,终于被赵云彻底结果,以佩剑割下头颅。
    赵云因为被砸弯了长枪,也不敢恋战,更没有时间在战场上从尸体上拔枪,当下挥舞着佩剑砍杀蜂拥逼迫而来的袁军骑兵,很快从击杀的敌兵手中随便夺了一条长枪,继续再战。
    纪灵的死讯很快传播开来,袁军士气大跌,面对赵云的冲杀渐渐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