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将夜:吾为当世仙 > 第139章 去了青天上,为旁人诉说冤屈!

第139章 去了青天上,为旁人诉说冤屈!

 热门推荐:
    第139章 去了青天上,为旁人诉说冤屈!
    日暮黄昏,长安城池内,那经久不息的雷霆,终究还是偃旗息鼓。
    那块所谓神石上的神谕,在众目睽睽之下沐浴了泪光后,其上的字迹亦是有了变化。
    这样的变化,让唐国那些平日养尊处优的朱紫门户们,收到了巨大的惊吓。
    在这偌大的长安城中,本就没有什么秘密能够,永久的保存下去。
    尤其是神殿的神官们,意有所指的宣扬着,神石上的谶言。
    这一块历经了荧惑守心,坠落至长安城的神石,一开始唐国扛着其向前走,现在则是换了神殿扛着其向前走。
    关键是,现在的唐国,还无法反驳之前的言论,治国之道中,最忌讳的就是朝令夕改。
    朱雀天街外!
    黄杨大师说道:“国师大人,现在谶言,有些凶了。”
    “天街踏碎公卿骨,府库烧做锦绣灰!”
    “唐王崩,而地分!”
    这样的谶言,于唐国而言,过于凶险了些,神石坠于长安城东,谶言一变再变。
    只是为何,如此的南辕北辙呢?
    国师李青山叹息道:“悔不该当初,徒呼奈何?”
    若当初将这块所谓的神石,藏于府库之内,不让其见到天日,如何会有如今之变化呢?
    残阳如血,行走在朱雀天街上的李青山,感觉往日晴朗的天空,如今变得很是压抑。
    “阿弥陀佛!”
    黄杨大师宣了句佛号,掉头往王宫内走去。
    ——
    雁鸣湖畔,陈府内!
    临湖一侧的廊道内,莫山山目光平静的看着,在雁鸣湖的湖面上,站了数个时辰的陈玄。
    从今日的申时,到现在的暮日黄昏,已知晓陈玄神通的莫山山,亦在猜测这位陈先生,又去了何方呢?
    今日这长安城内阴云密布,雷声滚滚如潮一般,经久未曾停歇。
    直到此时方才消停下来,甲衣碰撞声,哪怕是是在雁鸣湖,这般偏远之地,也是清晰可见。
    巡城的金吾卫,也不知道在找什么,已经敲门而入四五次。
    依道门真修之身份,敲门而入勘察,那普通百姓,遭遇的事情,可想而知了。
    雁鸣湖面上,那一对鸳鸯,从陈玄的脚边游过,那一双小眼睛里面写满了不可思议。
    似乎实在想,这个大活人,站在水面上,咋还没沉底嘞!
    鸳鸯戏水而过,黄昏残阳映照在湖面上,洒满了一层金辉,似是神光万千。
    慕然间,伴随着一声叹息响起,陈玄睁开了双眸,看着那一轮如血的残阳,呢喃道:“千古的冤屈,怎么可能一朝洗尽。”
    “田野间的荒坟茔,那个无有冤屈呢?”
    “渡此界易,渡人心难矣!”
    在这人世间,最难以看透的就是人心,人世间都在传闻的唐王勤政爱民。
    事实也的确是真实不虚,可谁才是民呢?
    那些唐国的普通百姓算是民吗?姑且应该算是民,在这个人世间,有普通老百姓一口饭吃。
    就能吹成盛世,可是这偌大的盛世,跟普通的百姓有关系吗?
    说甚道德天命,无非是成王败寇!
    陈玄神色从容的从雁鸣湖中,走入了临湖的廊道,陈玄看向了莫山山,说道:“山主,在此等了多久?”
    莫山山微微一笑,说道:“不多,也就几个时辰。”
    “今日乍闻,长安城中雷声震震,不知你神游去了何处?”
    这位陈先生喜神游人世间,虽不知其用了何等玄妙神通,可见久了总还是能猜出几分。
    哪怕是陈玄,再怎么性情平淡,也不至于在雁鸣湖面上,待上三四个时辰。
    况且,她也不认为,这位陈先生的性情,真的就很是平淡。
    陈玄坐在椅子上,双手瘫在了扶手上,平静的说道:“去了青天上,为人诉说了一段冤屈。”
    “只是动静大了些,扰了长安城的普通百姓,一日间的安静。”
    若非是夫子升至青天上,今日这雷声,应该会响到入夜,待到人们入睡时间,方才会停歇。
    那一头在他面前张牙舞爪的朱雀,他很不喜欢,若非他以太上所传之神通。
    焉有气运,显化之状?
    这好大的一座阵,也是让很多人,都喘不过气来,书院虽未曾名言,死保唐国。
    可在千年唐国的历史上,那一次的叛军,都是望长安而扼腕,这座阵报了唐国千年的安稳。
    于唐国王室而言,需要的是安稳,如何安稳呢?
    使民不得知,犹如井底之蛙即可,见不得天地,何以寻得超脱,心都被束缚,那么再难解脱。
    书院前院啊!
    那一摞是朱紫门户、那一摞是将相出身、那一摞是开国勋贵,最后一摞是师徒传承。
    普通百姓想要入书院,有道是难于上青天,可人世间诸国的学子,想入书院轻而易举。
    哪怕是草原上的蛮子,也可入书院,只是蛮子素来不好学,无人来此罢了。
    书院有教无类不假,只是在入学前,将人划分出来了,将昊天的子民,明确的划分三六九等,这是神殿都不敢说的事情。
    有些事情神殿只敢去做,却不敢去说,因为昊天说不定,哪一天真的会给个报应。
    而唐国不同,有这座惊神阵,谁又能看到呢?
    莫山山问道:“怎样的冤屈?”
    今日这座城很热,犹如炎炎夏至天的热,不少师弟师妹们,因此中暑被灌了冰水。
    陈玄平静的说道:“冬日酷暑,白日起惊雷,天打五雷轰!”
    “只是大概不会有人会敬畏,在我看来人们需要去敬畏,而不是去畏惧。”
    “是敬畏律法,而不是畏惧律法,或是恐惧!”
    “昔日上官扬羽担任长安府尹时,闹出了好大的动静,但是唐律约束的普通百姓,可约束不了百姓。”
    “有这座阵在,天理不得昭昭,唯有见太平,唯见我!”
    “普通百姓,不等于普通百姓,故唐律没错,只是有普通百姓,非要与百姓相比。”
    “唯有悠悠黄天,天意人心之下,方才相等!”
    他是道门真修,为渡此界而来,入九难而行,承刀兵之劫。
    他并不想行以杀劫渡世,可灵宝门人用的,难道太上门人,就用不得吗?
    莫山山不禁问道:“何为黄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