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诸葛重生,熬死司马老贼 > 第702章 曹刘暂罢战

第702章 曹刘暂罢战

 热门推荐: 亏成麻瓜从文娱开始
    第702章 曹刘暂罢战
    诸葛亮最终还是将魏延劝了回去,如今河东郡虽然拿了下来,但是河内郡与弘农郡的大半尚且在曹魏的手中。
    想要保住河东郡不出现意外,就必须有一个大将驻守才行。
    诸葛亮和刘备用牵招调换魏延,就是为了让他能够帮助大汉驻守河东,成为下一次大战的先锋大将的。
    同时,诸葛亮也开始频频书信长安和塞外,让麋芳想办法与张燕取得联系,同时让长安继续调派人手过来。
    另一边的徐庶在数次进攻都无法攻破司马懿的防御之后,也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个老乌龟是算准了诸葛亮和庞统的性格,专门过来恶心自己来了。
    “孔明带兵想来是攻破一地治理一地,不断将自己的战线前移,以免造成后方运送粮草压力过大的局面。
    士元此时虽然好奇谋,但现在手中兵马严重不足,就算是拖住了河北的兵马,但这也是他所能做到的极致了。
    最终恐怕还是要退入辽东的,短时间之内无法突破辛毗的防御。
    至于青徐豫州罢了,罢了!”
    想明白这些的徐庶也不再犹豫,立刻纠集麾下的大军,以关平带兵断后,自己亲自带领大军撤出颍川,然后直接趁着那从并州撤下来的曹军立足未稳来了几场突袭。
    虽然没能将他们再次击溃,造成他们多大的损失,可也吓得他们连连后退,让本就惊魂未定的他们士气更加的低落
    同时徐庶也通过这几次突袭直接绕到了那函谷关的后面,并且联合麾下的“大军”对函谷关发动了猛攻。
    函谷关曾经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险要,护卫老秦人安危,为大秦一统天下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的。
    但那是曾经啦,现在的函谷关仍然是易守难攻的一处关隘,可时过境迁,他曾经的地位已然不再了。
    不禁让人找到了许多绕过函谷关的道路,更是因为当年孝武皇帝从杨仆之言,将函谷关做了一次迁徙,也就是造就了如今的弘农郡。
    这导致如今的这座函谷关虽然还是那么的雄俊,也有张既等兵马驻守,不过在面对徐庶与关平等人的攻杀之下。
    不过十余日便宣告攻破。
    而等到函谷关攻破之后,那逃难的张既都没看到援兵在哪来。
    从并州撤退的兵马无人指挥,郭淮王凌只能等待命令,司马懿虽然敢违令做出那先斩后奏的事情来。
    但是他此时就在颍川开始进行豫州的平叛工作
    好像也不在乎函谷关是否会被攻克,或者在司马懿看来.攻克与否都不重要了,守住崤、渑之间才是真正的防御之策。
    徐庶攻克函谷关后,立刻将傅肜父子加上关兴张苞四人驻守此地及其周围,方便后方大军稳固收复的大汉疆土。
    而他自己则是带着关平再次离开,这一次.他直接攻入了汝南之中。
    “司马懿既然堵住了颍川,那有本事就让他再来汝南!
    反正吴班已经绕到了淮河,他司马懿大不了和庶在汝南死战,你看徐某怕不怕他!”
    此时的徐庶,只要听到了司马懿三个字就忍不住生出来一肚子的火气。
    学了一身的本事,最后满怀激烈而出,在即将成功的那一刻让一只老乌龟给挡住了。
    这对于徐庶来说可是相当不舒服的。
    而司马懿在得到了消息之后,也并没有过多犹豫,直接再次调动兵马进入汝南,但是却未曾和徐庶对阵。
    反而是
    “截杀吴班!”
    司马懿突然将自己的目标对准了那淮河流域的吴班,最开始徐庶还没有想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因为在他看来,唯一可以在青徐之地镇压住现在情况的那个人,现在还跟着曹真攻打吴郡呢。
    司马懿本身有没有水军,在徐州也算得上是人生地不熟,他凭什么和吴班抗衡?
    凭他属乌龟的么?
    可很快,曹丕清醒过来,徐州新任刺史韩宣赴任,并第一时间征辟王祥为别驾的消息就传到了徐庶的耳中。
    也让徐庶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王祥.卧冰求鲤的那个?”徐庶听到这个名字之后也是忍不住抚了抚自己的胡须,“怪不得这江东打了这么久,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呢.”
    “立刻下令,通知吴班带着徐州百姓撤入汝南!”
    “传令荆交二州的兵马,调动上庸兵马,全力进攻汝南,将汝南拿回来!
    再传令荆州水军,调文聘,黄权两人乘船接应,此时江东水军不会再阻拦下去了。
    不要深入建业等地,进入淮河接应吴班,快!”
    徐庶明白吴班绝对不能再继续待在徐州了,若是再待下去的话,恐怕这家伙就要替臧霸送命了。
    他们虽然没有彻底达成南北纵横的战略意图,但也算是完成了一个跳板。
    可就是这种打法,阴差阳错之下将王祥这个后手提前暴露了出来,如果徐庶没猜错,这应该是曹丕要准备替调臧霸的手段了。
    只不过还没等到曹丕正式动手,吴班就已经搅乱了整个徐州,甚至影响到了青州。
    因此曹丕不得不提前行动。
    王祥回归徐州已经很长时间了,作为琅琊王家的当代执掌家族之人,也作为这天下数得着的名士之一。
    若是王祥出面他还真能够镇得住这徐州之地。
    至于为什么?
    用诸葛亮曾经说过的话来说就是
    “这江东之所以难缠,不仅仅是江东本地豪族不想挪动地方,而且在情急之下做事好不将就手段底线。
    就连那淮泗一脉都算是破落户,他们也不想动地方。
    但凡是真正的世家豪族,都会在淮泗安稳之后再次回归,而回不去的.毫无疑问就是真的回不去了。
    比如亮那大哥还有子敬的鲁氏等等,即便是想回去都无法立足了。”
    而在众多淮泗迁徙的世家豪族之中,王祥能够平安回到徐州,并且快速站稳脚跟,其势力在徐州便是可想而知了。
    在徐庶的命令之下,大军快速扑杀进入了汝南郡中,同时吴班带领大量的徐州百姓和屯田客也撤入豫州境内。
    逐渐朝着汝南迁徙。
    沿途除了下邳等地的百姓之外,还有沛国等地的百姓随之而来。
    这一路浩浩荡荡的迁徙在徐庶的荆州大军牵制之下,总算是有惊无险的扯了回来。
    至此,诸葛亮全下并州,徐庶连克潼关函谷,夺取汝南,庞统远走辽东,刘禅进入江东。
    刘备在决战之前的初步战略算是完成了。
    剩下的,就看曹魏如何快速结束自己手中的内忧外患了。
    江东淮泗一脉,嗯..不用疑惑基本上就是一群破落户。
    不用说什么琅琊诸葛家,还有周瑜的周家。
    诸葛家是那代人开了挂一样,论实力.先不说底蕴就几乎等同于没有这个事儿,他但凡有实力诸葛诞也不至于前期混成那德行。
    最重要的是诸葛家这四处开的,哪儿哪儿都有人,这个说辞可以换一个更好理解的。
    直接被曹操给打散架了。
    只能说那一代人是挂开的严重了点。
    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诸葛直,诸葛虎,诸葛虔。
    要文有文,要武将有武,还有水军大将,我记得还有一个修仙的来着
    查诸葛家那一阶段的人才,有一种.他家是不是偷摸打劫了东观蔡邕的感觉。
    至于周瑜这一脉,他和诸葛正好相反,人家之前是真阔啊。
    不过后面你们还听过周什么?
    ps:周舫周处和周瑜不是亲戚,五百年前都不是的那种。
    再ps:亲人们,还有月票推荐票么,求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