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策骑天下 >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颁布新政
    孙秀面色凝重,微微闭目说道:“陛下,事到如今不用非常手段无法遏制来自东西南三面的威胁,更何况北面的南匈奴看我朝纷乱,不排除趁机起兵作乱的可能。”
    “先生有何良策?”
    “各路藩王中,西域王李赫实力最为雄厚。镇远军加镇西军总兵力高达七十万人,且有巨大辽阔的关中、河西、西域作为后盾,诸王均不及也。他的目的和别的藩王无异,无非想要争权夺利。莫不如承认他为关中王,让其坐镇关中,河西、西域官职如旧,他必感激陛下!蜀地已被流寇李特占据,益州刺史罗尚虽然与之周旋,但收效甚微。可以责成关中王李赫派兵南出大散关夺取汉中,从蜀道围剿蜀地贼人,双方交战,朝廷坐收渔翁之利可也!”孙秀侃侃而谈,似乎胸有成竹。
    司马伦拍案叫好,说道:“先生不愧是鬼才,这招驱虎吞狼之计实在是妙哉!朕要封李赫为西北王坐镇关中,还要封他为一品威武大将军,执节都督雍州、秦州、凉州、西域四州诸军事。诏令河间王司马顒回洛阳,责其回到封地静闭思过。诏令幽州刺史王浚、并州刺史司马腾、东海王司马跃、良城王司马淖、常山王司马敦率兵齐聚洛阳,一来可以解洛阳之危,二来如果李赫不听诏令,以防万一。”
    孙秀皱了皱眉头,说道:“陛下,幽并两州之兵是戍边的方镇兵,调他们
    挥师南下,鲜卑人必会乘虚而入,万万不可。”
    司马伦蹙眉道:“调司马跃应该没问题吧?”
    “司马跃是无利不起早的小人,除非陛下给他点甜头。”
    “朕封他为太子太保,司空兼一品镇东将军,执节都督徐州诸军事。诏令其率军攻击司马颖和司马冏的侧后方。”司马伦咬了咬牙说道。
    这一步到位的封赏,势必让诸王垂涎三尺,司马跃也一定成为众矢之的,不得不向自己靠拢。
    。。。。。。
    李赫在长安城的雍州都督府中连续颁布了诸多法令。他结合实际情况,决定参照均田令制定了土地法令,雍州、秦州、凉州、西域均适用:
    凡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四十亩,女子二十亩。露田都是无主荒地,因考虑休耕轮作,故授田时—般按休耕周期加一或两倍,也称“倍田”。拥有奴婢和耕牛的人,可以额外获得土地,奴婢同普通农民一样受田,人数不限,土地归主人;丁牛(四岁以上)每头受露田三十亩,一户限四头。所受之田不准买卖,年老身死,还田给官府。
    初受田者,男子每人另授桑田二十亩,限三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枣、榆等树。桑田可作为世业田,终身不还,可以世袭,但限制买卖。在不宜种桑的地区,男子每人另授麻田十亩,女子五亩,奴婢同样受田,按露田法还受。新定居的民户还可分到少
    量的宅田,每三口一亩,奴婢五口一亩,宅田也属世业。
    桑田按现有丁口计算。“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桑田为世业,允许买卖其一部分。原有桑田已超过应授田数,“无受无还”;达到应授额的,不准再受;超过应授额部分,可以出卖;不足应授额,可以买足。
    若全家都是老小残疾的,十一岁以上及残废者各受丁男一半之田,年过七十的不还所受,寡妇守志,虽免课亦授妇田。
    地狭的地方,居民可以向空荒地区迁徙受田;地广的地方,居民不许无故迁徙,可随力所及向官府申请借种受田以外的土地。因犯罪流徙或户编无人守业的土地,收归国家所有,作均田授受之用。
    各级地方官吏按照官职高低授给不同数额的公田(职分田),离职时移交后任官。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新旧任相交接,不许出卖。
    另外又规定,按田地的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着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
    对于人才和官吏的选拔,规定一个月以后在长安城同时举行文科和武科考试,考入前一千名以内的考生参加复试资格。复试之后按照排名酌情录用,文科考生录用为各级衙门的官吏,武科考生录用到军中任伍长以上的武
    官。
    公文在长安城城门一张贴,一时人头攒动,百姓们奔走相告,群情激奋。整个长安城霎时热闹非凡,当日前来报名者将报名点围得水泄不通,排起的长队足足有七八里。
    之后,消息传遍了整个关中大地,连居住在秦岭深处的猎户们都为之振奋,纷纷收拾盘缠前往长安城。
    原本想着前往蜀地投奔李特的氐人、羌人听到消息也纷纷停下了脚步,他们将信将疑摇摆不定时,太白县、凤翔县等地县衙也纷纷张贴出土地公文和文武双科考试的公文,他们才决定这是真的。当即便调头而回,加快脚步赶回家乡等着分田地。
    在蜀地的流民听闻后,更是纷纷离开蜀地,沿着艰难的蜀道,翻过剑阁,拖儿带女返回家乡。
    。。。。。。
    蜀地的李特傻眼了,他是氐人的首领。当初他们兄弟几个随着流民逃难时,带领氐人、羌人在蜀地谋得一席之地。建立氐人自己的政权,氐人的地位凌驾于其他部族之上。他希望天下的氐人无条件拥他为王,无条件地待在蜀地为他打仗、为他流血、为他牺牲。
    可是现在为何氐人纷纷弃他而去,不再为他卖命,不再为他打仗流血?
    为了笼络人心,将追随者全都加官进爵。为了缓和与蜀地百姓的关系,自己也颁布了法令,与蜀民约法三章,遍施恩惠,取消劳役,赈济灾民,礼贤下士,提拔人才;而且严格约束军
    队,禁止扰民,政务严肃井然。原本蜀民、氐人、羌人等都拥戴他,现在为何又纷纷弃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