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策骑天下 > 第十九章 盐铺开业
    粽子是用芦苇叶裹着黍米和枣泥包的,成对角状。吃着一股清香,别有一番滋味。后世都用粽叶和糯米,中间配上酱过的五花肉,一咬满口留香。李赫还是偏好后世的粽子,吃粽子还是要吃正宗的嘉兴肉粽啊。
    书房,董嗣让李赫靠近了坐。
    “赫儿,郡府君袁钊同意我们开办李氏盐业和李记盐铺。开矿制盐许可批文已经拿到,不日将正式开始。李家铺子那边,某也要亲自去一趟,详细告诉你爹。过两日,袁钊会派军士驻防,保护李家铺子。”说着,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接着说:“盐业这边需缴盐矿税,十税一。商铺这边盐商税很少,缴的是定额税,每个铺子一年缴一千钱。另外许了袁钊一成利,我们以后会少很多麻烦。”董嗣慢条斯理的说的很清楚。
    李赫拜道:“姑父,侄儿代父亲,代村里各邻居感谢你,受赫儿一拜。往后还请姑父多多费心。”
    董嗣道:“赫儿不必多礼,此事重大,姑父也马虎不得。董李两家均有利,做好了功在千秋。还要请两家人抽调人手,共同经营商铺。”
    “侄儿还小,经营的事不甚懂。姑父您多多费心,盐业盐铺的事还要仰仗您啊。”李赫确实也不太懂经营之道,幸亏有董嗣。
    董嗣道:“等你长大,还是要交还给你打理的。主意是你出的,点子值千金。没有你,哪有陇西盐业,多少
    人因你受益?姑父不能太过夸奖你,你懂的。”
    李赫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董嗣已经把李赫当成大小伙子看待,用了成年男人之间的对话方式。李赫思维确实比别的孩子成熟,似乎才学一夜之间装入他的脑子里。族学李赫的表现早有人传到他的耳朵里,徐毅成亦已知道。李赫的表现令他俩感觉做什么事都是值得的,李赫迟早会大放异彩。
    董嗣从郡城回来后就与李家董家几位掌事商议了几个事情:一、徐毅成暂时先不进盐铺管事,只负责训练护师,全力教李赫武功,助李赫早日成长。二、招伙计。陇西郡有十个县,狄道,临洮,襄武,首阳,安故,大夏,氐道,障县,袍罕,白石。需设十家盐铺和仓库,每家盐铺掌柜一人,账房二人,伙计四人,护师二人,仓库伙计四人。盐铺共需一百四十三人。另成立马队运盐,需马夫三十人,护师六十人。总需招二百多号人。护师由徐毅成组织平时的训练,每半个月护师轮岗一次,商铺与马队护师随机互换。三、掌柜和账房在族里挑人。
    隔日,董嗣和李德隆见面告知详细流程后,从李家铺子回来开始一一落实。 李家盐铺拟支月钱掌柜八两银子,账房五两银子。伙计二两,护师四两,马夫三两。(当朝货币换算。金一斤相当于一万钱,银一斤相当于三千钱,土地三千钱一亩,
    普通房宅三万钱,好点的十万钱或更多。)绝对是高薪了,买房买地都没压力。
    高薪刺激下,招人启事在董府门口一张贴,人们马上争相传告,门前人声鼎沸。半日不到人已招满。那些来的迟的,涮下未录的兀自顿足哀叹。族里没有功名,赋闲在家的族人也纷纷提拎着礼物跑到两位掌事那里求掌柜一职,哪怕账房也好。
    袁钊也已发郡府公文,附盐铺批文。令各县三日内安排李记盐铺分号店面事宜。各县接到公文,不一日就安排妥当,只等李家盐铺派人过来。袁钊又派驻一屯军士到李家铺子。屯将把两队人马驻扎在离村一里地的山口,李德隆组织人力在村口建了一排营房供军士休息。因郡守袁钊亲自交待过屯将,出了差子唯他是问。所以屯将也不敢含糊,把几个兵油子单独叫过来训了话。屯将清楚差事办好了,府君也不会亏了他们。军士们就地开荒屯田,此后军民相安无事。
    几日后,第一批精盐由马队驮出,一石盐重四百斤刚好一匹马可驮。三十匹马驮着三十石精盐,货上插小旗,上面刺着李,盐两字,马夫牵着缰绳,由六十位护师押运。浩浩荡荡地上路了,县道窄小,行人纷纷避让。即日就入了安故县的李记盐铺仓房,又连续跑了几趟,李记盐铺的仓库渐渐堆满了。又陆陆续续送往各县的李家盐铺分号。李氏盐
    业、李记盐铺正式挂牌开张。
    开张当日,李记盐铺在门前张贴了两张红榜。第一张上面写着:本店开张特惠活动,三日内,凭安故县户籍证明,每人可免费领一两精盐,三日后起售。第二张写着:起售之日,因精盐产量有限,每斤三百钱,每人限购两斤。
    众人疑惑,“什么盐这么贵啊,比渤海和吴记都要贵多了。”
    “你管他作甚,今日免费领了不就知道了吗?”
    “就是,不领白不领,这盐值不值这个价,吃过就知道了。”
    “你傻呀,平日里吃土盐吃傻了吧,土盐杂质这么多都卖二百钱,精盐的纯度顶的上两斤土盐了。你说谁贵谁便宜?”
    “对,好像有道理。用精盐省,放一点就有咸味了,土盐猛放还不够味。”
    “那我得买,走赶紧排队去,别人脑子比你好使!你个瓜怂。”
    “刚才我听人说,有人吃土盐吃傻了,赶紧把家里的土盐扔了吧,不能再吃了。”有人以讹传讹了。
    “赶紧买精盐,吃土盐要死人的。。。。。。”
    人们争先恐后嗖嗖地往李记盐铺方向跑去。
    只见李记盐铺两侧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各家族送来的花篮摆满了大街,俨然像过节一般。街上挤满了人们,全都是等着排队领盐的,孩子们在边上玩耍,也有些卖茶水的、卖凉皮的、卖小玩意的小商贩把铺子挪到边上吆喝起来。
    一开门
    ,摩肩接踵的人群在此刻沸腾,如潮水般涌入门去。董嗣早有准备,店里四个伙计不够,把家仆都支过来了。护师则忙着维持秩序,让大家排队领盐。前面的领到盐打开一看,均兴奋的叫了起来:“这么雪白的盐真是精盐呐!这辈子没吃过。”说罢,欢天喜地的跑回家。后面的开始骚动起来,不断的往前挤。董嗣看情形不对,跳到高出喊道:“乡亲们,不要往前挤,大家都有。如果发现插队,挤推、踩踏了别人,取消领取资格!”效果奇佳,人群渐渐开始有了秩序。偶有几个闲人混子,想重复领的,被眼尖护师揪出来,扔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