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 第45章

第45章

 热门推荐:
    可诈骗秦始皇虽然可行度看起来不小,但是也解决不了燃眉之急。
    黑石的财政以一种极为庞大的速度吞吐着资金,所幸赵不息今年不用自己亲自算账。
    ——尽管负责算账的范增已经破口大骂了好几次。
    什么明明黑石有这么多钱还要压榨他一个老头,什么赵不息腰缠万贯却连一顿饭都舍不得免费给他吃……在接手黑石的账务之后,范增终于明悟自己是被赵不息欺骗了。
    那竖子哪里是没钱,分明是太有钱了!还要虐待俘虏,一开始振振有词说要替他养老送终,后来就成了俘虏也得凭借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了。
    赵不息对此厚着脸皮只当没听到,只写了一封信劝范增要向他的偶像——姜尚姜子牙学习,姜子牙七十多岁了才开始跟随周文王创业,你现在才五十八岁,正是拼搏奋斗的好时候啊!
    只不过赵不息也没想到的是,范增居然信了?
    似乎是为了给自己寄人篱下的生活中增添一些人生价值,范增在收到赵不息写给他的劝工书后就在自己屋中挂上了一幅姜子牙的画像,每日早起晚睡坚持工作,甚至为了节省饭钱欠债还开始少吃肉多吃素……
    赵不息不由感慨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如陈长那等懒人毕竟还是少数。
    为了给自己心爱的墨家弟子们弄到研究的资金,赵不息用了两天的时间门派人到河内郡去买了一车糖。
    秦朝的时候还没有白糖,只有用土法将甘蔗熬成汁水,再将汁水熬干得到的黑褐色红糖,甚至连红糖也算不上,更准确的名称是黑砂糖——如黑色的砂石一般的粗制糖。
    口感粗糙,里面含有的各种杂质也多,除去甜味之外还带有涩味。可即使是这样粗加工熬出来的糖在这个时候也是和金等价的奢侈品。
    赵不息打算用黄泥水淋红糖和草木灰木炭过滤法将这些黑砂糖制成白糖,然后送到咸阳,让赵朴将这些白糖高价卖给咸阳的权贵们。
    当今天下聚集最多权贵的地方就是咸阳城,六国的财富都在咸阳,在那里权贵买东西从来只看珍稀不珍稀而不看价格。
    “先在缸上放漏斗,在漏斗的下口用丝布裹着的草木灰将出口整个堵住。”赵不息吩咐给她打下手的墨家弟子墨期将东西准备好。
    原本的黄泥水制糖是用稻草堵住漏斗的下口。
    但赵不息先前做其他试验的时候发现论起过滤能力草木灰比稻草要好很多。
    其实用活性炭吸附效果才是最好的,可惜现在的技术距离能把活性炭弄出来还有很远的一大截。
    最后赵不息就将草木灰和木炭碎块混在一起再用丝布将它们缝起来,用来过滤杂质也够用了。
    将黄泥水顺着漏斗的边缘浇到红糖上,然后只要再等数日,等到黄泥水吸附红糖中的色素和杂质沉淀下去后,漏斗上面的红糖就会变成白花花的白糖。
    做完这些之后赵不息就吩咐给自己打下手的墨期盯着这个大缸,等三天后若是能成功将红糖变为白糖,那就再将剩余的红糖也按照这个方法提纯。
    若是失败了,那就按照这个思路用控制变量法再尝试几遍,直到找出准确的方法。
    给赵不息打下手的墨家弟子连连点头,看着赵不息的眼神中满是崇拜。
    控制变量法、等量对照法……多么实用而美妙的方法啊,多么准确而直白的形容啊。
    墨期家中世代都是墨家弟子,数代之前本是普通黔首,在他的爷爷跟随一位墨家的大能学习墨家技术后就以墨为姓氏。
    他原本是在秦少府中供职的,后来就被莫名其妙的送到了黑石这个地方来。
    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他虽然不说但是心中也有些怨气,原本在秦少府中能和许多的墨家弟子一起交流研究是多么的快乐啊,为何要将他送到这个偏远的地方呢。
    直到黑石子将他们带到了山中的研究基地——
    墨期觉得,自己肯定是三生有幸才能遇到黑石子这样的贤人。
    有一些学问是在墨家弟子之中世代相传的,这些学问无法用语言和文字表述只能靠自己去体会。
    比如墨期自己,他原本在秦少府中是负责修理攻城机械的,当攻城的器械有问题出现的时候,墨期知道应该先将这个器械和另外一个完好的器械对比,然后找出需要他修理的地方在哪里。
    可他却不知道如何将这个方法教授给别人,只能让他的弟子跟随他学习,等学习的时间门长了自然而然也就会了。直到黑石子听了他的描述后告诉他这个方法是“对照法”。
    并且黑石子还告诉他这个方法不仅在修理东西的时候可以用,在研究发明的时候也可以用。
    黑石子还告诉他对照法更适合去修理完善,在研究改进的时候可以用控制变量法,在进行实验改进的时候可以用模型法……
    比如制造水车可以先做一个等比例缩小的巴掌大的水车,然后再扩大成半米大小、两米大小、十米大小,这就是模型法。用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减少研究中失败而造成的材料损失还可以提高从理论到实践的验证速度,毕竟巴掌大的水车做起来比十米高的水车要省钱省时间门太多了。
    还有要是他想要增大水车的输水量,可以在其他零件不变的情况下单独改变一个零件观察变化……
    墨期隐隐有一种感觉,黑石子告诉他们的这些如何提高实验效率和实验准确度方法要比告诉他们具体的如何冶铁、如何制造火药的方法对墨家更重要。
    原本他们这些墨家人都是在一条满是迷雾的小路上摸索前行,黑石子告诉他们的这些学问并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应该往左拐或者往右拐,而是直接递给他们一把火把,让他们能够拿着火把更轻松的在迷雾之中寻找到未来。
    墨期想,他早晚有一天能做出鲁班曾做出过的木鸢,飞到天上去看一看。
    赵不息还不知道自己手下的墨家子弟中有一个年纪已经不算小的中年男人有着一场关于飞行的梦。
    她正在给远在沛县的好友写信,打算虽年礼一起寄出去。
    几年前她去沛县的那一次,虽然和刘邦吵了一架,但是也借着机会认识了沛县那群大才们,为了看好自己的大才们,赵不息每隔一段时间门就会给他们寄信。
    只是现在的关系还只存在于普通朋友的层面上。
    而且先前她也只有黑石一个村子,不好意思开口邀请吕雉、萧何等人做她的门客,估计邀请也请不来,中央朝廷的监御史征召萧何人家都不应召呢,更别说自己一个小小的村子了,哪怕现在已经从黑石扩大到怀县了,可何德何能凭借一封信能请来萧何啊。
    “等年后得去一趟沛县。现在我有一个县了看看能不能请几位大才过来。”赵不息自言自语,“还得再往南去一趟,买红糖再提纯成白糖成本太高了不是长久之计,应该在南方设一片甘蔗种植场,就地提炼白糖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赵不息想着想着又叹了口气。
    只是,买地种甘蔗容易,找一个能替她管事的人不容易啊。她要在怀县不能久居南方,糖类买卖又是一桩利润极大的生意,必须要有一个信得过的人替她掌管她才能放心。
    还是缺大才啊。
    赵不息坐在书桌后面,提笔写信给自己看上的大才们写增加好感度的书信。
    先写给吕雉,吕雉是赵不息在沛县关系最好的人了,甚至当初赵不息想要邀请吕雉跟她来黑石的时候要不是吕雉她父亲阻拦,现在吕雉都应该已经在黑石帮她干活了。
    【娥姁,我现在地盘大了,已经是名闻河内郡的贤人了……我年后去看你……到时候把你带回黑石,你爹要是不同意我就带你私奔……千万别听你爹的随便嫁人,你爹要是觉得刘邦好就让他自己穿女装嫁给刘邦去……刘邦不是良人……】
    娥姁,就是吕雉的字。
    赵不息回想起自己初见吕雉时候的事情。
    是在她和刘邦吵的正激烈的时候,刘邦怪不得外号叫流氓皇帝呢,和一个几岁大的小孩也能吵得起来……总之,就是路过的一个温柔漂亮的姐姐看到刘邦正在欺负她一个小孩,然后就替她出头,在她和刘邦吵完架之后还带她去吃了顿饭。
    那时候赵不息才知道这个温柔漂亮的一看就是贵族养出来的淑女居然就是吕雉。
    赵不息以为这位事实上的汉朝第二位掌权人会是冷硬、聪慧、果断,一看就很严肃的样子,可实际上那时十六岁的吕雉看起来似乎和这个时代的普通贵族小姐没什么不一样。
    美丽、温柔,说话细声细语,唯一能看出来日后不凡的就是吕雉满腹诗书,和赵不息聊天的时候聊的是天下大势。
    还没经历过被自己夫君逃命的时候一脚把她和他们的孩子踹下车,没有经历过自己和他共患难,夫婿富贵之后却把宠爱给小妾还想把天下留给小妾生的孩子的吕雉,温柔平静、窈窕淑女。
    甚至现在的吕雉在和赵不息聊到秦律的时候还会说秦律刑罚苛刻。
    两人都是饱读诗书的女子,志趣相投一拍即合,吕雉在得知赵不息是自河内郡到沛县游玩之后还主动邀请赵不息去她家中住。
    恰好吕雉的父亲吕公不在,赵不息干脆就在吕雉家中住了数日,整日带着吕雉到处乱窜,去“偶遇”萧何、曹参等人。
    后来吕公经商回家,在他回来的前一天赵不息才搬出去。
    没过几天就是吕公的寿辰,赵不息知道后特意多留了几天就为了打卡这个史书上记载的“名场面”。
    刘邦大摇大摆走进来,喊出了名流史书的那句“贺万钱”,吕公起身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