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超时空史记 > 第160章 夜语,大逆不道
    李世民回到长安。
    此时正是夜晚,他从箱底翻出了足有两个月没用到的充电宝,再去到自己书房,令四周宫女宦官退下。
    关上门后,李世民将台灯用的充电线,小心的接入槽内,再摁了一下开关。
    “嗒!”
    伴随清脆的声音,灯光亮起来,照到的范围却不大,仅是一张桌子大小。
    李世民试着拿出一本书,放在台灯下看,每一个字都能清晰的看到。
    远比蜡烛和油灯方便,闻不到烟火气,香薰蜡烛闻多了也头疼。
    还是楚先生送的台灯好。
    “嗒!”
    李世民再摁一下,灯关了,再摁一下,灯又开启。
    在楚先生家里时,还未觉得这台灯有多神奇,楚先生家里类似的事物太多了。
    但如今他回到承乾殿,试用了之后,方才觉得这台灯真好用!
    让他有些舍不得只自己用它。
    他若是去打仗,这台灯放着就太浪费了。
    思考片刻后,李世民站起身走出书房外,掩上门,叫了一个宫女过来,吩咐她道:“你去叫王妃过来。”
    宫女领命。
    很快,长孙氏来到书房,见丈夫就站在门外等着,她便加快脚步走过去。
    “二郎。”
    “观音婢你来了?来来,我跟你说件事!”
    “什么事值得二郎如此开心?”
    长孙氏看得出来,丈夫是发自内心的开心,仿佛卸下一件心事似的。
    “你看了就知道!”
    李世民拉着她进书房门,并关上。
    “啊?”
    长孙氏被他拉着手,很是惊讶,“二郎怎么不点灯?”
    屋内黑漆漆的,她都不敢乱走,只跟着丈夫。
    “就是要不点灯才好……看好了!”
    李世民摸黑找到桌子,又用手摸到了开关。
    “嗒!”
    伴随声音,长孙氏看到了一個发着光的神奇灯具。
    她惊讶看向丈夫,见他颇为得意的神情,又再看向这灯具,笑道:“看着不像是油灯,也不像是蜡烛,二郎快说,这又是你从楚先生那得来的?”
    “观音婢果然聪慧!”
    李世民笑着拉她坐下,给她介绍了充电器,太阳能板,以及这个台灯。
    长孙氏捂住了嘴,满是惊讶表情:“二郎你是说,这太阳板子,能将白天的日光收起来,在晚上的时候再放出?!”
    她震惊得不行!
    “这么说也对。”
    李世民笑着说道:“我在……我遇到楚先生时,他手中有好些个这台灯,可惜我只拿回一个。”
    他未说为何只拿回一个。
    长孙氏却猜到了,轻声道:“二郎是担心和那望远镜一样……”
    李世民顿时沉默。
    握住她的手,歉意道:“观音婢,是我让伱忧心了。”
    “二郎何故说这些?”长孙氏慢慢靠入他怀里,“楚先生赠给二郎的皆是宝物,此等宝物,合该只能天子所有。”
    她话语很轻,落到李世民耳中却如巨石滚滚。
    半晌,方才道:“观音婢,你说什么?”
    “妾说的不对?”
    长孙氏笑着看他:“那两个望远镜,父皇不就不许你拥有?二郎非是天子,不能拥有此物,否则只会招来祸患。”
    李世民看着那台灯散发出的光芒,久久不能言语。
    长孙氏伸出手,关掉了台灯。
    书房内一片漆黑。
    夫妻两窃窃私语,聊些绝不能让第三人听到的话。
    许久后,长孙氏才带着一个包袱离开。
    宫女们都有些好奇里面是什么,可惜王妃并未使唤她们,而是亲自收了起来。
    第二日。
    李世民进宫,过进玄武门,来到临湖殿,给正和裴寂、刘文静等人宴饮的李渊,献上了十辆玩具车。
    “楚先生送给承乾的玩具?二郎快拿来我看下!”
    李渊对这些看着就很精巧的小车来了兴趣。
    盘腿坐在席子上的李世民笑道:“父亲请先看!”
    说着,拿起一辆消防车,在地砖上往后滑了下,松开手。
    车子跑起来,撞到了对面的刘文静矮桌腿上。
    刘文静也很感兴趣,正拿起,坐李渊旁边的裴寂就喊他道:“刘侍郎,快给陛下拿过来!”
    一声刘侍郎,让刘文静只觉心头火起,哼了一声,拿着车子学着秦王,让小车对着萧瑀跑去。
    “楚先生造的小车?果然玄妙。”
    萧皇后同母弟萧瑀,对此也颇感兴趣,捡起小车,仔细看了几遍,又问李世民,这车楚先生是怎么让它跑起来的?
    “楚先生说,类似于弓箭,里边有一块卷起来的铁片,弹性极佳。”
    “铁片?”
    萧瑀听得云里雾里,试着将车子开动后,越发惊叹:“这竟然是给小孩子玩的!”
    何等浪费!
    这工艺造点什么不好?
    李渊和裴寂都忘记喝酒,看着这辆玩具小车在众大臣之间跑来跑去,众大臣交头接耳,皆被这小车的精巧工艺所折服。
    李世民这才站起身,去给父亲献上来自楚先生的玩具车。
    李渊心痒难耐,拿起一辆车顺手在地上一滑。
    车子开走。
    李渊又拿起一辆来,继续开。
    七八辆车一起冲出去,众大臣连声叫好。
    李渊哈哈笑起来:“楚先生真大才也!”
    裴寂适时提醒:“陛下,您已经封楚先生为鲁国公!”
    “哦对,是鲁国公!”
    众人这才醒悟过来,也改口叫鲁国公。
    李世民自然没反对。
    李渊又问他:“二郎,鲁国公还不肯来为大唐效力吗?”
    李世民只摇头。
    李渊叹道:“可惜了……二郎,你见了他再问,想要些什么赏赐,朕都答应了!”
    李世民思量着,要不要这时候开口。
    “陛下。”
    裴寂笑道:“鲁国公造了这些模样奇怪的小车,似在言陛下千乘出征,得胜归来之意!”
    李世民看向他,猜他这话的用意。
    裴寂给了他一个眼神。
    刘文静恰好看到了。
    “你是说……”李渊犹豫了。
    裴寂笑道:“陛下,秦王已经休养了半年,想来也养足了精气,而在洛阳的太子殿下也疲乏了,不如让秦王去围攻洛阳,召太子回来。”
    李世民大喜。
    李渊看了看他,又看向宴饮中的群臣。
    “陛下,臣愿随秦王再次出征!”刘文静请战道。
    “刘侍郎你就不必去了。”
    裴寂一口回绝。
    李渊笑了起来,对众人说道:“既如此,那就让秦王代替太子,领军对洛阳的战事!”
    “儿臣领旨!”
    李世民压下激动,跪着领了旨。
    给了裴寂一个感激的眼神后,李世民大踏步离开了临湖殿。
    回到秦王府,他即刻下令:
    “凡秦王府的将,立刻回来听候差遣!”
    消息很快传到长安的酒楼。
    “你说什么?!”
    程咬金一把抓住出来传话的人,瞪大铜铃般的双眼,巨大的嗓门嚷起来:“陛下让大王领兵去打洛阳?!”
    酒楼内,众人纷纷看来。
    “咬金放开他,我们走,回去!”
    秦琼拎起一壶酒,拖着程咬金出了酒楼,骑上马赶回秦王府。
    不久后。
    秦王李世民领着一千人,再出了长安城春明门,直奔东边的潼关。
    不到第二日,长安百姓就都知晓了这消息。
    “你们说,秦王要多久才能大胜归来?”
    “半年?”
    “半年打完,回来至少得一年!”
    长安百姓竟没几人认为秦王会打败仗。
    长孙氏听说了这些传闻,不禁再次忧虑起来。
    丈夫打败仗她固然不愿看到,可打了胜仗,秦王府竟也不好过。
    “如今之计……”
    长孙氏回到房内,又看了看那些东西,方才安心一些。
    或许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楚先生,能解开眼下这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