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权后倾城 > 第一百七十七章:证物失踪
    王清晨接到宫里传来的消息时,没有丝毫迟疑,带着那柄短剑乘轿入宫。
    四人红账小轿晃荡着穿过长街小巷,鼎沸人声不断传入王清晨的耳中,内容无非是眼下流传最广的‘白凰翡弑君’。
    高温令他额上布上了一层汗珠,可王清晨的心却莫名其妙的紧张起来,有凉意钻入四肢,不自觉地握紧了那柄短剑。可乌金短剑触手冰凉,他十指刚刚收紧,又被火烧似地松了手。
    “快些。”他忍不住喊了一声,也许是多年与罪犯打交道形成的本能,心里不好的预感愈发的强烈。白凰翡的话在脑海中交织成一团,丝丝缕缕地将他网住。她究竟是那个忠肝义胆铮铮铁骨的凰翡将军,还是睚眦必报充满了仇恨的止戈郡主?
    王清晨正思衬着,忽听外头一阵骚动,湍急的脚步声伴随着惊叫声飘进他的耳中。还不等他询问,轿子晃荡一阵后,‘哐咚’一声落地,震的他五脏六腑几乎要移位,整个人贴上车壁,撞得双眼发花,身体不受控制地随着车倒了下去。
    等他缓过神来,抓着乌金短剑从侧翻的轿子钻出来,顾不得形容狼狈,厉声喝问:“什么情况?”
    可一抬头,看到的是摩肩擦踵四下奔逃的人,四个轿夫已经躺倒在地,昏迷不醒。多年行政本能告诉王清晨,必须离开这里。可他刚刚跑出两步,一柄泛着冷光的长剑便落在他的脖子上,力道不轻不重地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痛意与凉意,却未破肤见血。
    长剑的主人荆钗布裙,是多数妇人的打扮,只是用一方黑巾蒙住了脸,只露出一双布满了皱纹的杏眼。那双眼漠然地看向王清晨手中的那柄短剑,微露笑意,不由分说劈手夺过。
    王清晨正欲喝骂,那人剑锋一扬,拍在他的肩颈处,人便软倒下去。而那妇人随即弃剑抽身而去,随着一众奔逃的人远去了。
    二十七日,不是上官伯乐去自来馆的日子,但他却必须得去。白凰翡行刺的事传了开来,自来馆的学子们定会口诛笔伐,亦或者为她说话,总之不会像从前那般太平,他需要去主持大局。
    虽如此,他也没去的多早。人在听到最好最坏的消息时,总需要点时间来缓冲 一下,而在这段时间里,情绪的波动会非常大。是以,他虽然一早就从相府出发了,却是弃车徒步而去的,只要赶在正午那道最烈的阳光出来祸害前抵达便可。
    许是一个人实在太无聊,他带着秋应良出来。但两人一前一后行在路上,虽为主仆,却形同陌路一般,即便有些对话,也是寥寥数语结束话题。
    在秋应良眼里,上官伯乐除了是秋拣梅宿敌外,无一处可取之地。或许还有一点,那就是此人心够冷手段够阴险,这是他跟在上官伯乐身边的理由,但远远不能令他对这个男人心悦诚服。
    他的脑海里快速地闪过了几个人的剪影,最后,一个手持红缨长枪的女子脱颖而出,成功地占据了他所有的思绪。
    白凰翡。
    比起将军,她似乎更适合做一个土匪,永远都是‘我说了算’的态度,这世间没有规矩能束缚她,也没有人能……不对,有一个人令这头倨傲的猎豹蛰伏了,但也只是暂时了。如今,她向一国之君露出了獠牙,谁也救不了她,等待着她的只有死亡。
    他心里有点不舍,但也紧紧是一点点。
    转过主街,喧嚣一下子没了踪影。衙门的差役早已将小小街道封锁,围了个水泄不通,但还是让二人看到中间指挥的那一坨地黄色的身影。
    上官伯乐一向不过问朝中的事,至少明面上是如此的。因此,他只看过一眼后,便打算折身离开寻另一条道去自来馆。
    秋应良却已经同就近的差役了解情况了。从前仗着秋拣梅没约束,没少同这些人打交道,倒也叫他轻轻松松地套了话出来。
    “王清晨被人袭击,白凰翡的短剑丢了。”秋应良紧跟上上官伯乐,细声地快速说完,顿了下,又问道:“她出来了吗?”
    上官伯乐想了一下,摇了摇头,却转了个方向,往皇宫的方向行了去。他二人脚程慢,抵达午门时,知府衙门那顶比常规的四人小轿略高大些的小轿也停在了落马桥头。浑身冒着热气的林滨顾不上擦一下额头的汗水,甩着满身的肥肉小跑步入了宫,瞧也没瞧站在门口的二人。
    上官伯乐瞧着他的背影皱了一下眉,悠闲地转向了长巷。秋应良则随着登云道而去,过紫武宫后,折向翠羽小院去。
    一个时辰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紫武宫偏殿的四人都是极有耐心的人,但他们的耐心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显然有所欠缺。荆自影是头一个坐不住的,他着人往外去探了两次,都还没有消息传回来,他索性负手在殿中来回踱步。
    其余三人虽然没有似他那般焦躁,但面色皆不大好。
    断定白凰翡是金水村命案的嫌凶便是凭的那柄不寻常的乌金短剑,若真有两把,杀死刘吴氏的嫌疑她便去了大半,而真正弑君之人,亦待商榷。如今,王清晨手里的那柄短剑决定了白凰翡的生死,一定不能有任何的意外。
    然而,意外却偏偏发生了。
    林滨是被两个小太监架着步入偏殿的,他累极了,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顾不得行礼,也顾不得说话,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扶他进来的两个小太监利索地退出门后,歪倒在廊下歇气。
    众人的呼吸跟着他急促起来,仿佛随时都会一口气提不上来。
    秋拣梅起身递了一杯温茶给林滨,看着他囫囵地灌下,又狠狠地抽了两口气,才说:“王大人出事了。”
    清秀的眉眼微微向上一挑,秋拣梅又续了一杯茶递上,不动声色地问:“那柄乌金短剑还在吗?”
    林滨摇了摇头,道:“下官抵达现场时,王大人已经受袭昏迷,据现场的人说,袭击他的人确实从大人手中夺走了一柄短剑。”
    屋子里的四人脸色皆变了一变。
    林滨此时方反应过来,视线扫过屋子里一众人,起身揖礼告罪。
    “我早该想到。”秋拣梅面上微露苦笑,“他们煞费苦心设计,怎么会留下这么大的漏洞呢。”
    荆自影恨声道:“如今短剑没了,白凰翡的嫌疑更难洗脱。就这么一个上午,请求将她斩立决的折子已经堆满了上书房。”
    白奕道:“圣上未醒,白凰翡便斩不得,殿下也不必理会这些折子。”
    荆自影自知朝堂之上自有白老将军与相爷在,风浪再大也能平息。大荆自建国以来,便提倡以法治国,他更是立志将荆国治为太平盛世,如今幕后之人如此嚣张,堂堂太子却束手无策,这让他如何不气不恼?
    林滨虽不知昨夜发生的具体事宜,但今日早朝百官口诛笔伐的情景他是看见了的,看在场几人的神色,恐怕王大人手里那柄短剑是关键。
    几人默了片刻,外有宫人来报,说是公孙皇后来了。
    公孙幽早已将自己情绪收拾妥帖,进入偏殿时端的是国母的派头。眼见几人神色凝重地行了礼,她凝眉问道:“本宫现在能做什么?”
    荆自影扶她坐下,勉强一笑:“母后又要照顾父皇,又要主持后宫,已经十分操劳,前朝的事……”
    “白凰翡的事本宫是必定要过问的。”不等太子的话说完,公孙幽便冷冷地打断,“说是后宫干政也罢,等圣上醒来治罪便是。”
    众人皆知,二十六年前那桩旧事隐藏起来的真相,令这个一向温婉贤淑的皇后心凉了。皆不言语。
    只有秋拣梅拱了拱手,道:“既如此,拣梅倒有一事相求。”
    荆自影转头瞪他一眼,意思很明显,他不愿将皇后牵扯到这件事里来。
    秋拣梅却没理会太子那一眼警告,在公孙皇后的示意下,继续道:“请娘娘下旨,将楼家一干人等拿下,再将上官伯乐下狱审查。”
    众人皆是一愣,尤其是上官谦,看向幼子的眼神中闪烁着不确定。他刚才听得不错,秋拣梅要拿的人,是上官伯乐?
    那是他上官家的长子!
    就连公孙幽也愣住了,“凤妃入宫多年,从未有失格之处,就是楼统领守卫宫门,也不曾出过大错。还有上官伯乐……”说到这里,她看了上官谦一眼,“他在朝中并无供职,自来馆也没犯事,本宫以什么罪名拿下他们?”
    秋拣梅低下头避开众人的视线,不动声色地道:“二妃小产案为楼青凤主使,因她的父亲楼启为那封手书才遭杀身之祸。楼崖与她同出楼家,即便没参与此事,但荆皇受刺,便是他守卫不利,以这个借口拿下,应当妥帖。至于上官伯乐,他私通敌国,此罪当不容赦。”
    秋拣梅声音沉稳平缓,但字字句句都叫人惊讶不已。
    荆自影本是有意扶持楼家为自己所用,却不料背后竟有如此惊人的阴谋。而上官谦则惊讶于上官伯乐私通敌国一事,他太了解秋拣梅,若非掌握有实据,断不会在如此场合公布出来。
    倒是白奕经历的事多,沉得住气,至少,他的神色一直是漠然的。